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苦水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680
颗粒名称:
苦水村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
页码:
187
摘要:
明沙窝是有名的“苦水村”,是酒泉市贫穷、落后的乡村之一。解放前居住在人家,不仅生活贫穷困苦,就连吃水也极为困难。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内容
全市有名的“苦水村”明沙窝是银达乡东北隅的一个偏僻村落。这里距县城虽只有二十多公里,但却是泉水片的穷乡僻壤。境内沙丘绵亘,碱碛连片,土地脊薄,古长城贯穿东西,交通很不方便,是酒泉市贫穷、落后的乡村之一。解放前居住在这里的百十来户人家,不仅生活贫穷、困苦,就连吃水也极为困难,夏秋季尚能以黄水沟的咸水维系人畜饮水,每逢冬季实则如临劫难。有条件的农户用人担或以畜驮、车拉,从四、五里外的清水河取来冰块,熔化供人畜饮用。大部分贫困农户则只能打取涝池或水沟闸窝的遗积冰块熔水使用。当地群众曾有“春天喝的迷魂汤,夏秋咸水肚里装,冬化冰块水更苦,一年四季肚子胀”的民谣。由于长期饮用含氟的苦水,致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个个面色萎黄,乏困无力,腹鸣便稀。有人还说:“吃的人饭,拉的狗屎”。牲畜也毛色不正,乏弱者多。地薄、人困、水苦,生活艰难,迫使一些人家逃往他处,至解放前夕已有十来家农户人去屋空。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政治军事、人物轶事、文教体卫、财税经济、社会、历史、民族宗教、咏诗抒情七个栏目,收入资料三十余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明沙窝村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银达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