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全新世和中全新世时期(距今10000~2000年之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唯一号: 292134020220000130
专题名称: 早全新世和中全新世时期(距今10000~2000年之间)
文件路径: 2921/01/object/PDF/2921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2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气候转为第四纪最温暖最湿润时期,自然环境最佳,各类动植物得到发展。特别是人类,由以狩猎为生过渡为农耕,当时祁连山区冰川后退至较高山顶之上,平原区降水增多,河川径流量增大,湖泊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是在距今10000~6000年之间,张掖、临泽、高台等地为大片湖沼,野生动物和我们的祖先围水泽而栖息在民乐、山丹、高台红崖子、新坝等地势较高地区。大约在距今4000年之后,由于降水和融冰化雪的逐渐减少和湖沼范围的萎缩,先民又逐渐移向乌江、板桥、平川、蓼泉、高台、骆驼城、许三湾城和草沟井城等地势较低地区。 大约在距今2000年以来气候逐渐转向干旱少雨,特别是近1000年左右,降水量减少,气候更显干旱,沙漠和沙漠化范围逐渐扩大,湖沼范围缩小,并形成盐湖和盐沼。高台盐池的食盐和芒硝矿就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湖水和地下水大量蒸发浓缩逐渐形成的化学沉积。 纵观史实,气候和古地理环境嬗变,对动植物生存繁衍和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极大。保护植被,改造自然,维护和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艰巨而伟大的系统工程。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