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重胤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唯一号: 292130020220000243
人物姓名: 乌重胤
人物异名: 保君
文件路径: 2921/01/object/PDF/2921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386.pdf
出生年: 761年
卒年: 827年
籍贯: 张掖人
亲属: 乌承

传略

乌重胤(761~827年)字 “保君”,张掖人。乌承玼之子。少为 “潞州牙将”,兼任 “左司马”。不久任昭义节度使卢从史部下为 “都知兵马使”。〔唐〕元和五年(810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叛乱,卢从史奉诏讨伐,暗中却与王承宗勾结,被重胤缚卢从史于帐下。卢部下吏卒骚动,被重胤喝令制止。宪宗赏其功,授为 “潞州左司马”,迁 “怀州刺史”,并兼任 “河阳三城节度使”,封 “张掖郡公”。 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举兵叛乱,重胤率军配合平乱,历时3年,与叛军进行大小百余战,配合李愬奇袭蔡州,彻底平定吴元济叛乱。因功加检校尚书右仆射,转司空,进封 “邠国公”。 元和十三年(818年),迁横海军节度使。到任后,上书建议以刺史领州兵,曰:“臣以河朔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见。盖刺史失其职,反使镇将领兵事。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所以河朔六十年能拒朝命者,祗以夺刺史、县令之职,自作威福故也。”他并以自己所管三州,实行刺史领州兵制度。建议得到德宗赞同, “诏并从之”,于是 “法制修立,各归名分”。 821年,穆宗即位。在讨伐王廷凑时,重胤屯军深州,未能及时出兵,被召回朝改任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长庆末年,又任天平军节度使,郓、曹、濮等州观察使。后加太子太师、平章事,兼领沧景节度使。卒于任所。赠 “太尉”,谥 “懿穆”。 重胤 “出行伍,善抚士,与下同甘苦。”卒后, “军士二十余人,皆割股肉以为祭酹”。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