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图书馆
甘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甘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尚友錄卷二十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尚友錄》
古籍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2219
颗粒名称:
尚友錄卷二十一
分类号:
K810.2
页数:
50
页码:
卷二十一 駱 一
摘要:
本部分為尚友錄卷二十一。
关键词:
姓氏
研究
中國
古代
内容
尚友錄卷二十一
閩綏安 廖用賢 賔于編纂
楚晴川 張伯琮 鶴湄補輯
男 張坦讓 遜菴參訂
孫 張狂鄭 若虔
張任郎 夢選 校正
駱内黄商音齊太公子駱之後以
王父字爲氏又望出河南㑹稽
駱俊
三國㑹稽人有文武才生子統字公緖年二十試爲烏程相孫權召爲功曹後爲濡須督數陳便宜前後書數十上所言皆善爲建忠將軍 嘗値歲饑統爲減食姊問故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獨飽姊助粟若干 統一日散盡統娶孫權兄輔之女
駱之才
南北字旗門年十二相者曰此兒遠致陳文帝引爲將勇冠三軍
駱賓王
唐義烏人七歲能賦詩與王勃楊烱盧照隣以文章齊名海内稱四傑初爲趙王府屬嘗使自言所能賔王不答歷武功主簿武帝時數上疏言事除臨海丞怏怏不得志棄官去徐敬業討亂署賔王爲府屬爲敬業傳檄天下斥武后罪后讀但嘻笑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矍然曰誰爲之或以賔王對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有如此才而使流落不偶宰相之過也敬業敗賔王亡命不知所之當是之時狄仁傑委曲以圖大功徐敬業慷慨以申大義而賔王則佐敬業者也或者乃謂敬業反賔王被誅謬矣詩文好用數目對人謂算博士 宋之問嘗遊靈隱寺月夜行吟見一老僧問曰何不寐之問曰偶欲題此寺詩思未屬僧請吟上聨卽曰何不云樓觀滄海曰門對制江 潮之問愕然有知者曰賔王也
駱登
宋大平中爲殿中丞出守筠州廣脩橋梁 索武威商音殷人七族索氏之後又望出汝南燉煌
索靖
晉字幼安燉煌人父湛爲北地太守累葉宦族善草書婉若銀鈎漂若驚鸞與衛瓘齊名仕爲尚書郎初與鄉人汜衷張甝索玠索永同詣大學馳名海內稱燉煌五龍四人並早亡惟靖累官尚書郎後爲游擊將軍與賊戰被傷而卒 靖有遠識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㑹見汝在荊棘中 子綝字巨秀少有逸群之量靖每日綝廊廟之材非簡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兒也累官至尚書 左僕射後爲劉聰所獲遇害
索紞
晉字叔徹善占夢令孤策夢立氷上與氷下語紞曰媒介事也索克夢虜脫上衣紞曰此男字當生男也張邈奉使夢諸州狠惔腳統曰腳內被啜却字也必不行凡所占皆驗
索襲
晉字偉祖燉煌人虛靜好學不與當世交通或獨語獨笑長歌涕泣或請問不言累辟不赴精于隂陽著天文地■十餘篇多所啓發卒年七十九諡元居先生
藥 望出河南
藥崧
漢河内人天性朴忠嘗爲郎獨直臺上家貧無衾枕每食糠覈帝入臺見而嘉之詔大官賜朝夕飧歷官南陽太守
藥玩
唐撰諸姓 世家十卷
藥元福
宋晉陽人有膽氣善騎射晉天福中擊敗契丹以功累加至檢校太尉宋初加檢校太師卒贈侍中元福雖老筋力不衰人言其尚堪領兵必大喜時稱驍將
鄂 武昌商音晉鄂矦之後子孫 以國爲氏又巴蠻七姓之一
鄂千秋
漢沛人高祖定功封千秋進曰蕭何萬世功當封第一上曰進賢受上賞何功雖高得鄂君乃益明卒封安平矦
薄
薄昭
漢太后之弟 文帝舅也 鐸望出絳州今絳州有此姓
鐸恭
漢藝文志春秋有鐸氏遺旨三篇
博 望出河南廣平
博子勞
漢善相馬
約 見姓苑
約續
上古賢人 見韓子
洛 見姓苑本落氏去草爲洛氏
洛下閎
漢巴郡人 撰太初歷
十一陌
石 武威徵音春秋公子譜石駘仲之後又望出渤海
石奮
漢河內溫人景帝朝爲九卿長子進次子慶叔季失其名皆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十石景帝號奮爲萬石君奮歸養于家歲時過宮門闕必下車趨見路馬必式賜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家以孝謹聞雖齊魯諸儒質行皆自以爲不及 石慶元鼎中拜相子孫至一千石者十三人有姊能鼓瑟 漢武召爲美人
石崇
晉字季倫小字齊奴父苞字仲容位至司徒臨終分財與諸子獨不及崇母爲言之苞曰此免雖小後能自得及爲荊州刺史使客航海致富置金谷別墅在河陽一名梓澤爲衛尉遷常侍與貴戚王愷羊琇之徒奢侈相尚愷以飴澳金崇以蠟代薪崇以椒塗壁愷以赤石脂愷春遊作紫絲步障四十里崇作錦帳五十里愷得珊瑚樹高二尺示崇崇以鐵如意擊碎之愷惋然崇曰不足悵怏命左右取三四尺高者六七株愷恍然自失愛妾十數人以沉香塵布象床上使踐之無跡賜珍珠百琲有跡者節飲食閏中戲曰爾非細骨輕軀那得百琲珍珠後孫秀索綠珠崇不與秀譛崇于趙王倫竟棄市劉璵兄弟少時王愷憎之𡮢召與宿欲默加害石崇素與璵琨善聞就愷宿徑夜往愷問二劉所在愷卒迫不得諱答曰在後齋中宿崇便徑入自牽以出同車而去語之曰少年何以輕就人宿
石垣
晉字洪孫自云北海劇人居無定所不娶妻妾不營產業食不求美衣必粗敝或有遺其衣服受而施人有丧塟輙杖策而弔之路無遠近時有寒暑皆在其中或同曰共時咸皆見焉又能闇中取物如畫無差姚萇之亂莫知所終
石文德
五代連州人弱冠讀范曄漢書摘其瑕百條爲之辨駁先逹見曰公羊墨守不能過也楚王夫人卒文德挽歌云月沉湘浦冷花謝漢宮秋王異之授水部號其鄕爲儒林鄉後以抗■■貶
石守信
宋浚儀人仕周爲鎭南軍節度使入宋累加中書令河南尹封魏國公卒封武威郡王謚武烈子保興知澶州保吉鎮安軍節度使保興子元孫仁宗時爲鄜延副都總管
石熙載
宋太宗朝拜樞宻副使諡元懿子中立家富於財悉推與諸父元祐中參大政
石亘
宋字彦名同安人嘉祐中第進士累遷司農寺幹當公事熙寧中淮浙江東饑從司農張諤出賑所至盡發府庫置場給散又募人收養遺棄小兒所全活以日計淮浙七十餘萬江東三十餘萬有司劾不循常法與諤俱罷亘曰使事有措將以施惠于民也若以法繩之敢迯罪邪終陜西運屬當編漢唐名臣奏議五十卷文集十卷
石延年
宋字曼卿永城人氣節自豪不務世事爲文遒勁而詩尤工中歲隱于酒其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爲當世所嘆賞徂徠作三豪詩謂歐公豪于文曼卿豪于詩杜默豪于歌也官太子中允嘗進備邊策不報巳而西方用兵帝思其言欲召見則巳死矣死爲仙王芙蓉城
石介
宋字守道兖州人號徂徠先生少時與胡安定孫明復同讀書泰山攻苦食淡慶歷中擢太子中允時富韓范同時執政歐公徐靖等並爲諫官介遂作慶歷聖德詩所著有唐書糾謬
石景略
宋字仲謨萬石君四十二世孫祖待舉秘書丞死雲翼之難父深之台州司戶景略資治平中發解登進士任杭州司户遷奉議郎贈特進配虞氏封華原郡夫人母劉氏封清源郡太夫人子彦初崇寧進士中奉大夫知衡州後景略與弟景畯退居洪亭
石𢘅
宋字敏若禹勤孫弱不好弄書過目成誦元符登進士中博學宏詞科閹宦梁師成當事或勸𢘅一見𢘅愀然曰腐夫弄柄愧未能手批蠧根柰何因取富貴遂被排𢷤山谷贈詩云才似謫仙惟欠酒情如宋玉更逢秋神宗朝試舘職
石泰
宋號杏林初紫陽得道於海蟾海蟾日異曰有爲汝脫韁解鎻者當以此授之餘皆不許其後紫陽三傳非人三遭禍患誓不妄傳乃作悟眞篇行於世曰使宿有仙風道骨者讀之自悟耳中罹鳳州太守怒坐黥竄經由邠境㑹天大雪紫陽與護送者俱飲酒村肆杏林適入旣揖而坐見邀同席杏林問故紫陽乃具以告之杏林與邠守有故舊之好因爲之先容紫陽遂得免紫陽德之故授以丹法云
石起宗
宋字似之晉江人乾道中鄭僑榜及第第二人先是紹興巳卯雙蓮生于梁文靖讀書堂次年梁魁天下至是生于貢院起宗第二慶元中生于學槐亭曾從龍第一
石正行
宋眉州人後徒居江安淳熙中登進士第力學不倦尤工於書得黄庭堅筆法自號笑齋有文曰毫芒集邑宰趙邁榜其居曰止齋
白 南陽商音黄帝之後秦大夫白乙丙白楚有白公勝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
白善
周春秋時楚白公勝之族爲楚將家澧陽公勝欲亂國召之善曰從子而亂其國則不義于君背子而發其私則不仁于族遂棄官治圃以灌園自適
白起
周郿人善用兵秦昭王用爲左庶長戰勝攻取凡七十餘城後封武安君
白圭
周人也樂觀時變嘗曰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吾治生猶伊呂之治國孫吳之用兵故曰治生祖白圭
白孝德
唐李光弼驍將也永泰中封昌化郡王
白居易
唐字樂天其先太原人元和進士遷左拾遺貶江州司馬喜曰匡廬在念久矣今得青山綠水中爲風月主人幸甚後入主客郎中遷知制誥晚年放意詩酒居東都疏沼種柳號醉吟先生居香山稱香山居士與僧如滿結社與胡杲吉政等九老宴集俱年八九十繪九老圖所吟詩文人争傳寫雞林行賈售其國相率一篇一金與元稹多酬詠號元白以刑部尚書致仕年七十五卒贈右僕射謚曰文二妓一名小蠻善舞一名樊素善歌有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五卷 子龜年一日於嵩山東巖遇李白曰吾與汝父皆仙矣山一軸素書曰讀此可辯九天禽語試之悉驗又名金鑾十歲寫北山移文樂天買石刻 居易纂六帖以陶家瓶數十瓶各題門目作七層臺架列齋中命諸生求集事類投中倒取鈔錄成書故記代無次 開成二年李珏字待價爲江南尹三月三前一日啓留守裴度召白居易蕭籍李仍叔劉禹錫鄭居中裴揮崔晉李道樞張可續盧吉苗愔裴治裴儔楊魯談弘謩十七人宴于舟中簪組交映歌笑間發前水戲而後妓樂左筆硯而右壺觴望之若仙觀者如堵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若不紀錄謂洛無人晉公首詩鏗然玉振居易舉酒抽毫奉韻以獻詩云金鈿耀桃李絲管駭鳬鷖水引春心蕩花牽醉眼迷舞倦紅腰礙歌連翠黛低夜歸何用燭新月畫樓西白傳塟龍門山四方過者必奠酒塚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濘
白敏中
唐字用晦居易從弟與白行簡相繼及第樂天詩云桂折一枝先許我楊穿三葉盡驚人咸通中拜相加中書令 王起典文衡欲舉敏中第一嫌其與賀拔惎爲友宻令所知喻意旣而拔惎造門左右紿以他往敏中躍出見賀曰吾可以第一負素交耶遂不得首舉
白厚
宋貧士也娶富室劉純材女送烏璫十事麩紙爲書純材大笑答以珍珠一升紫鴨千頭又使家僮撒燭花盈路厚大慙
易 音亦太原徵音齊大夫易牙之後卽雍巫也善知味又望出濟陽今江東多此姓
易雄
晉字興長瀏陽人少爲縣史念無由自逹乃掛憤縣門而去後舉孝廉遷春陵令㑹王敦作逆雄奮義兵討之爲魏人所虜抗詞不屈被害
易重
唐字鼎臣㑹昌閒張濵榜第二翰林再考張被黜升重爲第一詩云六年鴈序忍分離詔下今朝遇巳知上國風光初曉曰御階恩渥暮春時内庭再考稱文異聖旨宣明獎意竒故里仙才若相問一年攀折兩重枝官至大理評事著文千餘篇游宦筠之上高生子文䝾仕南唐爲雄州刺史降周 孫延慶字餘慶幼聰慧長慈順以德行稱宋乾德中以父丧廬墓墓西北產紫芝一本後又產玉芝十八莖好事者繪而爲圖翰林徐鉉諫議薛映作詩頌以揚孝感未幾有詔採天下忠孝之士延慶與選以母疾不起太宗朝擢大理寺丞以塟母去官母平生嗜栗乃植二栗於墓前樹長而連理蘇易簡朱台贊述褒美時稱爲純孝先生
易言
宋字應之少任俠有口材眞宗朝覆水蠻寇宜州邊帥不能制募辨士往説之言應召單騎而往酋長迎之喜待之甚恭後竟歸順休兵言書永和二字於木填之以金因廣西帥遣使入貢眞宗嘉之賜以官言任氣居官不能久後元昊擾邊近臣多薦言可任上見其老不欲遣行但銓注樞府司户叅軍嘗著排姦黨說極論崇寧人材之𡚁
易充
宋字正翁分宜人唐狀元重之後幼聰敏拔群年十六七博通易書詩號三經處士教授鄉閭遠近從學者甚衆所著有中州文集
易袚
宋字彦偉長沙人工小詞春詞驀山溪云郊拾翠截袖沾飛絮寶馬趁雕輪亂紅中香塵滿路十千斗酒相與買春閑吳姬唱秦娥舞拼醉青樓暮淳熙乙巳袚爲釋褐狀元丁未湯瓙爲省元王容爲狀元潭州有三元坊袚官至尚書有周禮總義行世
翟 南陽徵音黄帝之後代居翟以地爲氏
翟璜
周下邽人魏文矦與士大夫坐問曰寡人何如君也皆曰君仁君也翟璜曰君非仁君也文矦怒問在座對曰仁君也曰子何以言之對曰臣聞之其君仁者其臣直向璜之言直是以知也文矦曰善復召璜爲上卿
翟公
漢下邽人文帝時爲廷尉賔客填門及罷門外可設雀羅後復用賔客欲往公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翟方進
漢字子威年十二而孤西至京師受經後母隨之織履以給朝夕永始中拜相後母猶在以儒雅緣飾吏事號爲通明相封高陵矦
翟牧
漢蘭陵人有子曰兄與同郡白沛同受孟子易仕爲博士由是易有翟孟白之學
翟酺
漢字子超四世傳詩善圖緯天文歷算安帝朝詔六百石試對政事酺對第一拜尚書
翟湯
晉字道淵南陽人漢方進之後也篤厚任素義讓廉潔饋贈無所受值亂多寇聞陽名德皆不敢犯𢈔亮臨江州聞翟湯之風束帶躡履而詣焉亮禮甚恭湯曰使君直敬其枯木朽株耳亮稱其能言表薦之徵國子博士不赴主薄張玄曰此君臥龍不可動也終于家子莊字祖休篤守父操不交人物辟徵皆不就亦高士也莊子矯矯子法賜克世其德時稱潯陽四隱 法賜南北少守家業立屋于廬山頂䘮親後便不復還家不食五穀以獸皮及草爲衣雖鄉親中表莫得見焉州辟主簿舉秀才徵著作佐郞並不就後其家人至石室尋求因復遠徙違避徵聘遁跡幽深後卒于巖石之閒不知年月
翟普林
南北事親以孝躬耕色養鄕里稱爲楚上先生
翟乾祐
隋有道術以考召著名雲安一邑江流之險十有五處一日召其灘神使平之至者十四最後至乃一女人曰㳂江小民藉江流之險爲人挽負以資其生豈可平也於是命灘神悉復其險
翟光業
五代事繼母以孝聞不殖財產假官舍以居蕭然僅蔽風雨曰與賔客飲酒聚書爲樂仕後周爲樞使
席 定安商音晉大夫藉談之祖伯脩鯈司晉典籍因氏裔孫環避項羽名攺爲席
席希秀
南北撰辨林三卷
席固
南北字子堅爲襄陽著姓歸魏持節爲驃騎將軍
席豫
唐字建矦舉賢良方正開元中韓休舉以自代拜吏部尚書典選六年時以爲知人號席公帝登朝元閣賦詩群臣屬和帝以豫詩最工詔曰詩人冠冕也
席汝言
宋字君從元豐五年以尚書司封郎中致仕與文富諸公爲耆英㑹又與潞公程珦司馬旦爲甲同㑹又與司馬公兄弟王安之王不疑楚王叔等爲眞率㑹司馬公詩云七人五百有餘歲同醉花前今古希走馬闘雞非我事紵衣絲髮且相輝
席益
宋紹興中爲四川制置薦人任縣令者十三員
郤 濟隂音晉大夫郤文生豹豹生芮芮生缺又望出山陽
郤缺
周晉大夫芮之子耨於冀其妻饁之相敬如賔臼季使過冀見之與之歸言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文公用爲下軍大夫復與之冀爲釆邑因以爲氏稱冀缺云子克克子錡世爲晉卿 克謚獻子魯成公二年爲魯伐齊凱旋成公賜之先路三命之服
郤穀
周行唐人晉文公蒐於被廬作三軍謀元帥趙衰曰穀可公曰何以知其可也衰曰榖說禮樂而敦詩書必知御兵之道公乃使穀將中軍使郤溱佐之
郤犨
周缺從子景公時爲大夫食邑於襄陵與郤至郤錡並稱三郤至有才辨爲使有禮謀事有智臨戎有文
郤仲信
漢博士著春秋圖緯
郤正
三國字令先博覽墳籍弱冠能文澹於榮利著詩賦論垂百篇仕蜀爲巴西守
郤詵
晉字廣基博學多才瑰偉倜儻不拘細行對武帝曰臣舉賢良對策第猶桂林一枝崑山片玉爲右丞遷雍州刺史
柏 魏郡啇音風俗通古柏皇氏之後又望出濟隂
柏招
上古顓頊師
柏同
上古帝嚳師
柏良器
唐字公亮魏州人父友王奐見之曰爾額文似臨淮王■黑子似顏平原乃薦之李光弼年二十四更戰陣六十二德宗朝封平原郡王圖像凌烟閣 子耆有縱橫之術元和中王承宗叛耆謁裴度曰願得天子一節徑至鎭河可掉舌下之乃拜爲左拾遺往仗大義動承宗承宗請獻德棣二州以二子入質
柏良
唐開元中學士杜甫題其山居云山居精典
籍文雅涉風騷又題云筆架沾窗雨書籤映■曛
伯 晉大夫荀林父之後父爲中行伯其後以王父字爲氏又云魯伯禽之後
伯虔
周魯人孔門弟子儒行著稱後世追封沐陽矦
伯牙
周善瑟嘗學於成連先生三年不成成連云吾師方子春在東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俱往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子善習之吾將迎之刺船而去旬時不返伯牙延望無人但聞海水洶湧山林杳冥愴然嘆曰先生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水仙之操曲終成連囘剌船迎之以還伯牙遂爲天下妙矣與鍾子期善子期死伯牙不復鼓琴痛世無知音也
伯宗
周晉大夫好直言每朝其妻必戒之後果以直言及禍梁山崩晉矦以傳召謀之子州黎仕楚爲大夫問鄭囚爲高下之手 子嚭爲吳太宰
麥 高要 始興有此姓今望出汝南
麥鐵杖
隋保昌人驍勇有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馬煬帝時進爲柱國轉汝南太守明習法令群盜屏息遼東之役没于難諡武烈子孟才果烈有父風帝以其父死節授光祿大夫武賁郎將次仲才季才 正議大夫
帛
帛和
漢吳君神仙傳
帛道佺
晉卽佛圖澄永嘉四年來洛陽已百餘歲矣
赤 帝嚳師赤師子之後
赤松子
上古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往往至崑崙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至高辛時復爲雨師今之雨師本是焉
赤斧
漢巴戎人爲碧雞祠主簿能作水傾煉丹與消食服之三十年反如童子毛髮生皆赤後數十年上華山取禹餘粮餌賣之蒼梧湘江閒累世傳見之
劇 洛陽角音齊大夫食釆于劇因氏
劇辛
周戰國時燕昭王卑禮厚幣以招賢者於是辛自趙而往相王任國政下齊之計辛之功居多焉
劇孟
漢洛陽人以俠顯文帝時吳楚反周亞夫乘傳至河南而得孟喜曰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爲也孟常過高陵袁盎盎善待之或曰孟博徒耳將軍何自屈盎曰孟雖博徒然母死客㑹塟者千餘乘此亦有過人者且緩急人所有一旦扣門不以親爲解不以存亡爲辭天下所望者獨季心劇孟爾革 望出河清
革鑑
漢著秘■秘圖一卷
十二錫
狄 天水徵音周成王封少子於狄城因氏焉
狄儀
周賢人
狄黑
周衛人孔子弟子
狄仁傑
周字懷英太原人舉明經嘗赴并州法曹登太行山見白雲孤飛曰吾親舍在其下同府參軍鄭崇質母老且病當使絕域仁傑請代行長史藺仁基義之曰斗南一人而巳後以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委曲請武后還政所薦張東之姚崇等皆爲中興名臣或謂之曰天下桃李盡在公門公曰薦賢爲國非爲私也聖歷中詔各舉尚書郎一人仁傑舉其子光嗣稱職后曰昔祁奚內舉得人今卿是也公爲江南巡撫吳楚多淫祠公毀一千七百餘所獨留夏禹吳泰伯季札伍員四祠遷幽州都督賜紫袍金帶親製金字十二於袍以旌其忠中宗時封梁國公謚文惠 仁傑爲昌平令時有老婦泣訴虎害其子仁傑移文籲神未幾虎伏階下乃告於衆而殺之又爲彭澤令奏赦大辟三百餘邑人德之立望雲亭以祀
狄青
宋宇漢臣西河人風骨竒偉善騎射仁宗時西夏叛青爲延州指使每戰餙以銅面具敵望之如神後宣撫廣西時儂智高守崑崙關青至賔州値上元節令大張燈首夜宴將佐次夜宴參軍次夜三鼓青忽稱疾蹔起如内服藥數遣左右行酒客至曉未得散忽報云三鼓巳破崑崙
戚 東海商音衛大夫食采於戚因氏焉
戚壽
晉著雜禮義問十卷
戚同文
宋字同文楚上人絕意祿仕從邑人楊慤授禮記讀書累年不解帯慤常勉之什對曰長者不仕同文亦不仕性好施與未嘗營居室鄕里有不循孝弟者同文必諭以善道遠近推服年七十三卒楊徽之云陶隱君號堅白先生今同文純粹直以道義自富遂與其門人追號堅素先生
戚舜臣
宋字世佐楚上人知撫州惠困窮扶善類毀淫祠郡有號大帝祀者百餘所舜臣卽除之後官虞部郎中
錫 錫壽之後望出樂安
錫光
漢西城人哀平時爲交趾太守教民夷以禮義王莽篡位據郡不附光武嘉其忠節拜爲大將軍
酈 音力新蔡徵音黄帝支孫食釆於酈以邑爲氏
酈食其
漢高陽人商之弟爲里監門沛公麾下騎士適食其里中旅食其見謂曰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眞吾所願從遊騎士曰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未可以儒生説也酈生曰第言之騎士從容言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牀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生長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於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生上坐謝之問曰計將安出酈生曰足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彊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天下之衝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於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酈食其爲廣野君爲說客使諸矦後說齊下齊七十餘城及韓信破齊以食其爲賣巳遂烹之漢封其子介爲高梁矦
酈炎
漢字文勝有文才志氣靈帝朝辟命皆不就作二詩云靈芝生河洲動靜因洪波蘭榮一何晚嚴霜悴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泰山阿又云抱玉乘龍驥不逢樂與和安得孔仲尼爲世陳四科後死獄中
酈道元
南北字善長涿郡人爲御史中尉執法清刻爲時所忌遂遣爲 使平生好學歷覽群書注水經四十卷
十三職
力 黃帝臣力牧之後出臨安
力僧護
唐江陵人父力昌死其母欲從俗薦父家貧不能悲哭不止僧護時年五歲謂其母曰何不將兒賣以易錢母乃哽咽抱兒出市賣與蜀客得錢二貫薦之母卒以憶子目盲僧護隨客之蜀已三十年繼父母俱亡每念親母痛死者數後復還江陵尋母得見以母因已目盲中甚感傷遂齋戒稽顙叩禱天地以水嗽口爲母舐其目目遂明人以爲孝感
墨 梁郡宮音孤竹君之後本墨胎氏攺爲墨氏
墨翟
周宋人也仕宋爲大夫外陳經典內修道術著書十篇號爲墨子公輸子嘗爲楚王造雲梯以攻宋墨子說楚王而罷之年八十有二乃嘆曰世事已可知巳榮位非可長保將委流俗以從赤松子遊矣乃謝遣門人精思至道想像神仙於是夜常聞左右山間有誦書聲每臥後每有人以衣覆之墨子乃伺之見有一人乃起問之曰君豈非山嶽之靈乎願誨以道教神人曰子有仙骨志且好道故來相候子欲何求墨子曰願得長生與天地相畢耳於是神人授以素書朱英九方道靈教戒五行變化凡三十五卷墨子拜授合作遂得其効乃撰集五行記五卷至漢武帝時遣使者楊迫束帛加璧以聘墨子墨子不出視其顏色如五六十歲人周遊五嶽不止一處也
國 下邳角音鄭穆公子子國之後以王父字爲氏齊有國氏
國淵
漢字子尼幼從鄭玄學玄稱之爲國器漢末曹操辟爲司空掾典屯田事遷魏郡守
翼 晉翼矦之後
翼奉
漢字少君治齊詩與蕭望匡衡同師宣帝朝上封事拜爲中郎子孫皆爲儒官
職 周禮職方氏之後以官爲氏見風俗通
職南金
唐開元間人註史記
直 漢國商音楚人直躬之後
直不疑
漢南陽人文帝時爲郞同舍有告歸者誤持同舍郎金去金主意不疑不疑買金償之後告歸者至而歸金亡金郞大慙以此稱爲長者景帝朝爲御史大夫以功封塞矦
十四緝
習 東陽宮音習國名以國爲氏
習郁
漢爲侍中於峴山南依范蠡養魚法作魚池池邊有高隄種竹及長楸芙蓉緣岸菱芡覆水山簡每臨此池未𡮢不大醉而還曰此是我高陽池也
習鑿齒
晉字彦威襄陽人習郁之後博學洽聞以文章著稱桓温辟爲從事甚器遇之累遷別駕温覬觎非望鑿齒著晉漢春秋以裁正之凡五十四卷
汲 清河羽音衛太子汲之後居汲因以爲氏又望出濮陽
汲黯
漢字長孺濮陽人性倨少禮不容人過景帝時爲太子洗馬以嚴見憚武帝時爲謁者往視東粵以便宜持節發倉粟賑貧民■折廷諍武帝憚之後出爲淮陽太守淮陽鑄僞錢吏不能禁黯爲太守不壞一罏不刑一人高枕而臥而淮陽政清建元末入爲主爵都尉武帝問莊助曰汲黯何如人助曰使黯立朝居官無以踰人至其輔少主守誠操堅招之不來麾之不去雖賁育不能奪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汲黯近之矣上𡮢坐武帳不冠黯前奏事令人可其奏其見敬如此弟仁官至九卿子偃爲諸矦相
汲固
南北孝文帝時爲兖州從事剌史李式坐事被收吏人皆送至河上時式子憲生始滿月式大言於衆曰程嬰杵臼何如人也固曰今古豈殊遂便潛還不過徑來入城於式婦聞抱憲歸藏及捕者收憲屬有一婢產男以婢兒授之尋洲固乃携憲迯遁遇赦始歸後高祐爲兖刺史嘉固節義以爲主簿
隰 姜姓齊莊公子廖封於隰隂爲大夫故以爲氏焉
隰斯彌
周見田成子田成子與登臺四望三靣皆暢南皇隰子蒙之樹蔽之山成亦不言隰子歸使人伐之斧離數創隰子止之其相室曰何變之數也隰子曰古者有諺曰知淵中之魚者不祥夫田子將有事事大而我知之知微我必危矣不伐樹未有罪也知人之所不言其罪大矣乃不伐也
隰朋
周齊公族爲大夫助管仲相齊嘗受命平戎於晉升降揖讓進退閑習管仲寢疾桓公往問其代對曰隰朋可朋之爲人好上識而下問臣聞之以德予人者謂之仁以財予人者謂之良以善勝人者未有能服者也以善養人者未有不服人者也於國有所不死政於家有所不死事必朋乎言終喟然嘆曰天之生朋以爲夷吾舌也其身死舌焉得生哉是歲仲朋皆卒
十五合
蓋 汝南商音又望出漁陽洛陽音盍
蓋公
漢膠西人善治黄老言曹參爲齊相遣使聘之既至對曰治道貴清淨而民自定參避正堂以舍蓋公後用其言齊國大治及參入相皆用蓋公之道故天下歌之蓋公雖爲參師未𡮢仕以壽終
蓋寛饒
漢字次公仙帝朝舉賢良對策高第爲司𨽾校尉平恩矦入第丞相衆官皆賀次公不行許伯謂之東嚮獨坐伯自酌之次公曰母多酌我我乃酒狂魏其矦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
蓋延
漢字巨卿漁陽要陽人長八尺彎弓二百斤始與吳漢歸光武拜虎牙將軍從平河北有功累封安平矦自是拔擊攻戰皆捷増封定矦食萬户卒圖形雲臺
蓋勳
漢字元固燉煌人家世三千石梁鵠爲州剌史時欲殺從事蘇正和訪之于動動素與正和有隙或勸勲可乘此以報勳曰乘人之危不仁乃諫鵠而止正和造謝勳不見曰吾爲梁使君謀耳非爲蘇郎也董卓廢少帝勲寓書曰賀者在門弔者在廬可不慎哉公卿以下莫不侫卓惟勳長揖抗禮見者失色卓亦憚其威望不敢屈也官京兆伊
蓋泓
南北著朱崖傳二卷
葢文達
唐□文達冀州人博涉群書光明春秋三家太宗時與十八學士之列其祟人文懿亦以儒學稱時號二葢文懿官至國子助敎
十六葉
葉 南陽羽音風俗通沈尹戍生諸梁字子高食菜於葉因氏焉
葉子韶
晉建昌人有道術辟穀服氣嘗獨居忽有一白衣人言君道德臻備仙籍褒升當在人間役使鬼神其後能立致風雨驅雷電救人疾疫其應如響不知所終云
葉譚
晉字令思零陵人少負節操舉孝廉王濟謂譚曰君吳楚人也亡國之餘有何秀異而應斯舉譚曰君不聞明珠大貝獨生河海之濵乎武子黙然
葉法喜
唐處州人明皇贈詩云清溪道士人不識上天下天鶴一隻洞門深鎖碧窗寒滴露研珠點周易今處州有點易亭授銀青光祿大夫封越國公開元中八月十五夜與明皇同遊月宮聞月中奏樂上問曲名曰紫雲曲也上宻記其音調歸爲霓裳羽衣曲明皇雜錄作葉靜能有進火龍丹二粒以止寒之説靜能唐高宗時道士入直翰林爲國子祭酒開元記作葉法静有見金闕玉扉之說三說不同
葉法善
唐字道元撫州人隱松楊卯酉山中傳隂陽卜筮符呪之術開元八年卒年一百七歲嘗爲其祖葉國重求剌史李邕碑文文成并求書邕不許法善乃具紙筆夜攝其魂使書書畢持以示邕邕大駭世謂之追魂碑
葉廷珪
唐云余幼嗜書自肄業郡庠至入仕四十餘年未嘗釋卷食以飴口怠以爲枕士大夫家有異書無不借借無不讀讀無不終篇而後止常恨無貲不能盡傳寫間作數十大冊擇其可用者手鈔之名曰海錄
葉賔
宋景德二年進士知南 盜截牛舌者賔陽叱去隂令屠之果有告私屠牛者賔謂之曰截牛舌者汝也訊之伏罪官至都官員外郎南劍州通判
葉祖洽
宋字惇禮泰寧人熙寧三年廷試陳數千言擢進士第一簽書奉國軍判官累遷給事中知濟汝等州加徽猷閣直學士 時祖洽第一上官均第二皆邵武人郡庠有石榴一枝視其實爲登科之驗是年木末雙實果驗
葉確
宋賔從子元豐八年進士第時鄕人蔡京當國確與朱宗皆其内姻知其必敗未𡮢一詣其門後欲除確蘇州守令京約一見然後上請確翛然掛冠以去未幾京果敗終河北提舉
葉以清
宋華亭人尚氣節有古義俠風同門友胡方死無子後事悉仗以清籍遺物歸其弟妹過客王氏以宦橐寄葉所王卒竟封還之累辟不赴隱居蕭塘家四璧宴如也
葉楠
宋貴池人謫鄱陽尉力請蠲租以救荒澇後爲績溪令邑人歌曰前有蘇黄門後有葉令君所著有知非集精金訓鑒蒙童記凡八十卷
葉義問
宋紹興中知樞宻院視師江淮虞允文參贊
葉顒
宋字子昂仙遊人兄顓死節顒紹興中進士知常州或勸其獻羡餘當得美官顒曰名羨餘非重征則橫歛也以利易賞心實恥之後官至宰相識大體抑僥倖服食僮妾不攺其舊先廬隘甚不益椽先疇極薄不増一畝卒謚正簡林光朝以詩哭之云傳家惟儉德無地着樓臺人以爲實錄長子元泳姪元潾元汴元澤
葉寅
宋字直翁邵武人少時飄蕩豪爽方士繇語之曰以子之才俊何善不可爲乃甘心里巷以辱其身耶寅感泣問過可攺否曰惟狂克念作聖於是奮勵修餙登朱熹之門問學精詣言行準繩鄕人敬嘆之
葉子儀
宋矦官人文章博洽有絳毫集及易玄神契行于世
葉立志
宋字仲愿確曾孫淳熙十二年第進士調南縣尉縣有死獄檄往驗視內一屍無首人皆難之立志焚香告天夜設榻屍側夢神人曰死者之首投于溪北殺之者已迯於潮之小江矣明發急詣溪北尋之果獲移文至小江捕之見一人磨刃江側捕者詰之曰汝非南安殺人者乎其人驚怖刃隋地於是就擒一鞫卽服人稱其神攺知上饒縣有廉聲官至惠州通判子衮奉議郞通判泉州
葉適
宋字正則永嘉人官司業嘗薦陳傅良等時稱得人忤韓伲胄坐貶杜門著述自成一家學者仰之如山號水心先生
宋夢鼎
朱字鎮之寧海人咸淳中叅知政事賈似道當國動多相左遂引疾歸或以禍福告夢鼎曰廉恥事大死生事小萬無可留之理端宗卽位于閩召爲少師海道梗塞不能進南向慟哭而卒
聶 河東徵音衛大夫食菜于聶因氏焉又望出新安
聶政
周軹人戰國時濮陽嚴仲子與韓相俠累有隙欲報之聞政勇敢乃奉黄金百鎰爲政母壽政以母在不許及母死獨行仗劍刺殺俠累因自披靣抉目而死暴尸于市購莫識其姊聞而往哭之曰是軹深井里聶政也妾奈何畏沒身之誅而沒賢弟之名遂死尸傍
聶壹
漢雁門馬邑豪也
聶季寶
漢與李元禮同縣欲見元禮寶爲小家子不敢見杜周甫知寶賢不能定名以語元禮元呼見坐置砌下牛衣上一與言卽决曰此人當作國士後卒如元禮言
聶夷中
五代擢進士工詩其傷田家詩云三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醫得眼前瘡剜却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徧照迯亡屋孫元憲謂其有三百篇之㫖
聶崇義
宋善禮學建隆初上三禮新圖二十卷乾德初遷國子博士宋史詩話云建隆初崇義爲學官河洛師儒也趙普常拜之郭忠恕使酒誅其姓云近貴全爲聵攀龍卽似聾雖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聰崇義曰勿笑有三耳全勝蓄二心謂忠恕也
聶冠卿
宋慶歷中爲内翰知貢舉得王珪韓絳王安石等景祐中鑄編鐘成上命馮元冠卿宋祁修樂書
聶昌
宋字賁遠原名賁字遠山靖康中登政府出知絳州遇害紹興中張殊自北歸過絳驛見壁間有血書一詩云流星一箭五心摧電掣雙眸两臂開車馬踐時頭似粉烏鳶啄處骨如灰殳兄有感空垂淚子弟無知不學哀回首臨川歸未得㝠中空築望鄉臺時以爲聶之精覓作
聶致堯
宋邵陽人事親孝臨財廉周給貧困邦人德之列舉節義十事守宰以聞詔旌其廬張拭題額
涉
涉正 晉神仙傳
接
接予
周齊人著書二篇道家者流
接昕
漢著書十篇見三輔决錄
捷 曹姓邾公子捷之後
捷子
周六國時人著捷子三箒
十七洽
法 扶風徵音齊襄王名法章支孫以名爲氏
法真
漢字髙卿郿人愽學通圖典爲關西大儒弟子自遠方至者數百人太守造訪眞以幅巾見太守曰欲屈君光賛朝政可乎真曰以明府折節故敢相迎若欲吏我將在南山之南北山之北矣前後四徵真曰吾旣不能遯形遠世豈飲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隱絕終不降屈友人郭正稱之曰若法眞者可謂百世之師者矣乃共刊召頌之號元德先生
法正
三國字孝直郿人從漢昭烈平蜀爲太守終尚書令昭烈東征敗績諸葛亮嘆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不至傾危也
郟 周武王定鼎于郟居此者以地爲氏又望出榮陽武陵
郟滂
唐光化中爲六合宰嘗作懷古詩五十首若靈巖龍津士林舘龍池昌布樓等處皆有題詠惜其政事無傳詩之存者載詩紀
一東
東方 濟南羽音伏羲之後帝出于震是爲東方因氏
東方朔
漢字曼倩平原類次人善恢諧滑稽漢武卽位朔上書曰臣年十二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易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又曰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是可以爲天子大臣矣朔高自稱譽帝偉之令待詔公車旋遷金馬門常侍中帝降西王母朔窺之母曰此兒三偷吾桃昔爲太乙仙宮擅用雷電雷電激波揚風蛟龍陸行黄雀宿淵九潦丈人言於太上遂謫人間後乘雲龍飛去不知所之也 帝社賜從官肉大官未至朔割肉以歸有司奏帝令自責再拜曰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劔自割何壯也割之不多何㢘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令卿自責乃反自譽復賜酒肉當奏上曰侏儒三尺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九尺三寸錢粟
不能過侏儒飽欲死臣朔饑欲死上夫笑賜之朔侍武帝問孔顏道德何勝朔曰顏淵如桂馨一山孔子如春風至萬物生 天帝乳母犯罪帝欲申憲求救于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爾必望濟者將去時但當屢顧帝慎勿言或可萬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側因謂曰汝癡耳帝豈復憶爾乳哺時恩耶帝果悽然心動卽赦之時有殺上林鹿者下有司將殺之朔曰是固當死者三使陛下以鹿殺人一當死天下聞陛下重鹿賤人二當死匈奴有急以鹿觸之三當死帝默然赦之 常用所賜錢帛娶少婦于長安中歲一易焉人皆笑之朔曰如朔所謂陸沉于俗避世于朝廷間者也朔將死謂同舍郎曰世人莫如□知朔者惟大伍公 帝召問大伍公答曰諸星皆在獨不見歲星四十年帝嗟嘆久之以爲知朔晚常慘然不樂 風俗通云方朔太白星精黄帝時爲風后在周爲老聃在越爲范蠡
東方虬
唐武后朝爲左史工詩
東方顯
唐開元中含象亭十八學士中人
東鄕
宋大夫東鄕爲人之後
東鄕助
唐著周易物象什疑一卷
東郭 姜姓齊公族桓公之後
東郭順子
周魏人修道守眞田子方師事之而爲魏文矦師子方侍坐于文矦數稱谿工文矦曰谿工子之師耶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當故無擇稱之文矦曰然則子無師耶子方曰有文矦曰子師誰耶子方曰東郭順子也文矦曰然則在子何故未𡮢稱之子方曰其爲人也眞人貌而天虛緣而葆眞清而容物物無道則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自消無擇何足以稱之子方出文矦曰遠哉全德之君子始吾以聖智之言仁義之行爲至矣吾聞子方之師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吾
所學者眞土梗耳夫魏眞爲我累耳
東郭牙
周齊臣犯顏進諫不避死亡不■富貴立大諫之官
東郭延年
漢太始人能行容成御婦人術
東門 姬姓魯莊公子遂字襄仲居東門因氏焉
東門京
漢善相馬
東宮
東宮得臣
周齊大夫後隱嵩山年三百歲
東陽 出東陽郡見姓苑
東陽無疑
南北爲散騎侍郎撰齊諧記七卷
公士 右爵也久居是爵者子孫氏焉
公士不害
漢功臣封四代
公伯
公伯僚周魯人孔子弟子
公西 見姓苑
公西箴
周字子尚史記作子上魯人孔子弟子唐贈祝阿伯宋徽宗大觀四年加封徐城矦
公西赤
周字子華魯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二歲𡮢侍孔子言志曰宗廟之事如㑹同端章甫原爲小相焉孔子曰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子貢曰齊莊而能肅志道而好禮擯相兩君之事焉篤雅有節是公西赤之行也孔千曰二三子之欲學賔客之禮者于其赤也至觀其養親則與朋友處然恩勝禮也唐贈郜伯宋封鉅野矦
公西輿
周字子之孔子弟子魯人唐贈重丘伯宋眞宗太觀四年加封臨朐矦
公治 見通志
公冶長
周字子長齊人家語云魯人名長字子芝孔子弟子孔子謂長可妻也雖在累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墓在城陽姑幕城東南五里唐贈莒伯宋封高宻矦
公祖 見通志
公祖句茲
周字子之魯人孔子弟子有令儀唐贈期思伯宋眞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卽墨矦
公羊 頓丘商音
公羊高
周子夏弟子戴宏序云子夏傳之公羊高高傳其子平平傳其子地地傳其子敢敢傳其子壽壽至漢景帝時壽乃與弟子胡毋子都者以竹帛其後傳董仲舒以公羊顯于朝文四傳至何休爲經傳集詁其書遂大傳鄭玄曰内公羊善於䜟休之注引讖爲多朱子曰公羊穀梁攷事甚疎然理義却精唐其觀■詔從祀宋追封臨淄伯
公良 見通志
公良孺
周字子正一作子幼陳人孔子去陳過蒲㑹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良孺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其爲人長賢有勇力謂曰吾昔從夫子遇難於匡今又遇難於此命也巳吾與夫子再罹難寧我闕死挺劔而合衆將與之戰蒲人懼謂孔子曰苟母適衛吾出子與之盟出孔子東門孔子遂適衛
公仲 見史記
公仲連
周晉趙烈矦好音謂連曰寡人有愛可以貴之乎連曰富之則可貴之則否君曰然鄭歌者槍石二人吾賜之用人萬晦連諾而不與烈矦慶問連乃稱疾不朝番吾君謂連曰君實好善而未知所持公仲亦有進士乎連曰未也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連進之畜侍以仁義烈侯逍然明日欣侍以舉賢使能明日越侍以節財儉用察度功德所與無不充君悦乃謂連口歌者之田且止以畜爲師欣爲中尉越爲内史賜連衣二襲遂拜爲相
公族
公族進階
漢北海人危言深論人服其高
公儀 見通志
公儀潜
周魯人砥功礪行樂道好善恬於榮利不事諸矦子思與之爲友穆公因子思而致命欲以爲相子思曰公儀子此所以不至也君若饑渴待賢納用其謀雖蔬食飲水汲亦願在下風如以高官厚祿爲釣餌而無信用之心公儀了智若魯者可也不爾則不踰君之庭且臣不佞又不能爲君操竿下釣以傷守節之士潜竟終身不屈
公儀休
周魯人穆公相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使食祿者不與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遺休魚者休不受客曰聞君嗜魚遺君魚何故不受也休曰以嗜魚故不受也爲相能自給魚今受魚而免誰復給我魚者吾故不受也嘗食茹而美拔其園葵而棄之見其家織布好而疾出其家婦燔其機云欲令農士工女安所讐其貨乎
公緖
公緖恭
漢八及中人
公沙 見通志
公沙穆
漢字公義北海膠州人桓帝時遷弘農令有螟虫食稼乃設壇請以身禱於是暴雨旣霽而螟虫自消百姓稱曰神明 穆少遊太學無資粮乃變服客傭爲吳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柞臼之 穆五子並有令名京師號曰公沙五龍天下 雙次子■字允慈𡮢與荀爽共約出不得事貴勢而爽當董卓時脫百日位至司空孚鄙之後相見遂割席而坐
公玉 見通志
公玉■
漢濟南人武帝欲作明堂未曉其制帶進明堂圖有殿無壁茅盖通水上有樓帝乃命作明堂奉于汶上如其圖綱目書之訉非地也
公叔 姬姓衛獻公之子嘗字公叔其後以爲氏
公叔文子
周衛人仕爲大夫爲人𤎉靜時稱其不言不笑不取𡮢薦家臣僎爲大夫同升丁公朝卒說貞惠文子孔子稱其可以爲文
公孟 姬姓衛公孟縶之後
公孟子高
周嘗問君子之禮於顓孫子莫子莫曰去而外厲與爾內折色勝而心自取之公孟不知以告曾子曾子曰大哉言乎夫外厲者必内折色勝而心自取之者必爲人役是故君子德行成而容不知聞識博而辭不争知慮微逹而外若愚
公明
公明儀
周南武城人子張門人嘗誦周公之言曰文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檀弓曰子張之來公明儀爲志焉褚草丹質蟻結于四隅殷士也疏曰■明儀尊其爾
公明宣
周南武城人學于曾子三年不讀書曾子問之宣曰人子居庭親在叱咤不及于犬馬應賔客恭儉而不懈惰居朝廷臨下而不毀傷三者宣悦之學而未能也安敢不學乎
公晳
公晳哀
周字季次家語作公晳克字季况齊人孔子弟子未𡮢屈節爲人臣孔子貴之曰天下無行多爲家臣仕于大夫惟季次未嘗出唐贈郎伯宋封北海矦
公子 春秋時外國公子之後
公子荊
周衛人仕爲大夫其于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無欲速盡美之心孔子稱其善居室吳季札亦以君子目之
公子夏首
周字子乘魯人孔子弟子唐贈元父伯宋封鉅平矦
公子肩定
周孔子弟子
公孫 高陽宮音黄帝大臣之後
公孫枝
周字子桑岐州人秦穆公大夫薦孟明于穆公遂霸西也君子謂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舉善也
公孫杵臼
周太原人與程嬰爲趙朔客屠岸賈誅朔卒臼謂嬰曰胡不死嬰曰朔婦有遺腹若男我奉之故不死也及生男賈聞而索之杵曰曰立孤與死孰難嬰曰立孤難耳杵曰曰我爲其易者乃取他人兒匿山中使嬰謬首曰與我千金吾告趙氏孤處賈諸將隨嬰攻杵曰杵曰謬曰小人哉程嬰縱不能立孤而忍賣之乎遂殺杵曰及孤兒其趙氏眞孤乃在程嬰處也
公孫龍
周字子石楚人一云衛人孔子弟子少孔子五十三歲齊田常欲爲亂移兵伐魯孔子欲止其兵以存魯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唐贈黄伯宋加封枝江矦戰國時亦有公孫龍著白馬堅白之論其爲說淺陋迂僻孔穿辨之詳矣乃趙人其地其時俱與此別史記注作卽莊子論堅白者誤
公孫與女
周孔子弟子
公孫僑
周字子產鄭大夫鑄刑書其柄國時晉楚不能加將卒語子太叔曰我死子必爲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則多死焉故寬難孔子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又嘗稱其有君子之道四
公孫丑
周齊人嘗慕管晏之功以期孟子孟子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爲也而子爲我願之乎因論不動心于孟子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公孫弘
漢字季淄川人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學春秋雜説武帝初舉賢良對策第一拜博士待詔金馬門元朔中爲丞相封平津矦開東閣以延士每食止脫粟故人高賀從之弘飯以脫粟覆以布被怨曰何用故人富貴爲弘嘆曰寧逢惡賔莫逢故人 俸祿皆以佐賔客家無餘貲子度爲山陽太守
公孫瓚
漢字伯珪遼西令支人初爲郡書佐郡守劉道器之妻以女後守坐事徵詣廷尉當徙曰南瓚具饌祭其先人祝曰曰南多瘴氣或恐不還與先人辭於此再拜而去道遇赦還後舉孝㢘爲遼屬國長史光和中將兵繫張純於漁陽以功遷騎都尉封都亭矦兼屬國長史常乘白馬出入烏桓畏之更相告曰避白馬長史
公孫永
晉字子陽襄平人隱于平郭南山不娶妻吟詠巗間欣然自得年踰九十操尚不虧諡曰崇虛先生
公孫鳳
晉字上鸞上谷人隱居不仕慕容暐以安車屢徵至鄴及見暐不言亦不拜
公孫羅
唐江都人官沛王府叅軍無錫丞曹憲以梁昭明文選授諸生羅與魏模李善相繼傳授於是其學大行羅有文選註及音義
公乘 古爵也久居是爵者子孫氏焉
公乘不仁
周魏文矦與大夫飮使不仁爲觴政曰飲若不盡爲浮大白 ■漢臨淄人精於醫年七十餘無子喜淳于意教之國陽慶有古先遺傳黄帝扁鵲之脉書五色珍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否及藥
論書甚精我家給富心■公欲盡以我禁方悉教公於是意學之三年醫道遂精開
公賔
公賔就
漢北海人校尉斬王莽首傳于宛
逢門
逢門子豹
漢著兵法見漢書
二冬
鍾離 姬姓卽鍾氏以伯州犂居鍾離故曰鍾離
鍾離岫
周楚人撰㑹黄稽後賢傳
鍾離意
漢字子阿山隂人舉孝𤎉累官至尚書交阯太守張恢坐贓籍其資物詔賜群臣意得珠璣悉以委地明帝問故曰贓穢之寶誠不敢拜帝嘆曰淸平尚書之言乃更賜以庫錢 意爲魯相出私錢萬三千付户曹孔訴修孔子廟有張伯除堂下草得玉璧七枚懷其一以六枚白意堂下有懸甕意召問訴達曰夫子甕也背有丹書不敢發意因發之文目後世脩吾書董仲舒發吾笥鍾離意璧有七張伯懷其一意卽問伯果服
鍾離牧
漢字子幹㑹稽人少居永興貧甚躬自墾田二十餘畝臨熟縣民有認之者牧遂與柏縣長聞之召民欲繩以法牧曰以稻而殺此民何心復畱遂束裝還山隂長自往止之爲釋民罪罪民率妻子春所取稻得米六十餘斛送還牧牧閉門不納民置米道旁莫有取者牧由是名益彰
鍾離權
漢咸陽人生而竒異美髯俊目身長八尺餘棄世事於縣東四十里正陽洞修煉登仙
鍾離瑾
宋字公瑜合肥人知德化縣將嫁女市婢乃前令女遂與巳女同嫁夜夢綠衣丈夫謝曰請命於帝奉十郡太守世祿君子孫
龍上 見風俗通
龍上萇
漢太末人隱居山中義不降辱玉■連辟不至更始初任延爲㑹稽都尉掾吏白請萇延曰龍丘生躬德履義有伯夷原憲之節遣功曹奉謁使相望於道歲餘乃詣府拜儀曹祭酒
容城
容城子
上古造歷
容成公
上古自稱爲黄帝之師見周穆王言補導之事煉精事玄牝其要殺神不死■生養氣髮白返黑齒譽更生其道與老子同
四支
留丘
留丘訴
周家東海之上以勇聞于天下過神泉令飲馬其僕曰飲馬于此者馬必死且禍人訴曰訴豈庸衆人哉第飲之第飲之必無害旣而其馬死訴大怒乃去衣拔劔而入三日夜殺二蛟一龍而出雷神隨而擊之十曰十夜眇其左目
樗里 嬴姓
樗里子
周秦文惠弟伐晉趙楚有功樗里子爲右相
司馬 河内徵育程伯休殳爲周司馬錫以官族因氏
司馬耕
周字子牛宋人向魋之弟也牛多言而躁問仁於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訒爲之難言之得無訒乎時魋作亂入於曹以叛宋宋景公使左師向巢伐之巢不能克魋奔衛巢奔魯司馬牛致其邑與珪焉而適齊魋出於衛地求夏信氏之璜與他王而奔齊陳成子使爲次卿司馬牛又致其邑而適吳自吳而反卒於魯郭門之外阮氏塟諸丘輿唐贈回伯來加封楚丘矦 政和元年以封爵犯宣聖諱攺封雖陽矦
司馬昌
周靳孫爲秦鐵官
司馬季主
漢楚人游學長安一日與弟子賣卜東市宋忠賈誼過之矍然曰竊觀于世乆矣未有如先生何居之卑而行之污耶季主大笑曰騏驥不與罷驢爲駟鳳凰不與燕雀爲群而賢者亦不與不肖者同列故寧處卑以避衆公等喁隅者也何知長者之道乎二子爽然自失
司馬遷
漢字子長太史談之而生于龍門南遊江淮上㑹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沅湘涉汶泗講業齊魯鄕射上鄒嶧山過梁楚以歸本初中爲太史李陵降匈奴武帝怒甚遷極言陵忠上疑遷爲陵游説下腐刑乃抽石室金匱之書上紀黄帝下止獲麟作史記本
司馬相如
漢字長卿成都有昇仙橋將東行題柱曰不乘駟馬車不復過此橋文帝時爲文園令著子虛上林賦武帝讀之曰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時楊得意爲狗監侍上因薦之得召見奏大人賦飄飄有凌雲氣游天地間意嘗過蜀郡臨卭富人卓王孫具宴召及臨卭令酒酣令前奏琴長卿好之願以自娛時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琴相如以琴心挑之時相如從車騎甚都文君夜奔相如歸成都家徒四壁文君不樂俱返臨卭賣酒文君當壚相如滌器王孫耻之與童僕百人錢百萬遂爲富人相如將聘茂陵女爲妾文君乃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感遂 至蜀大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先驅長卿爲文温麗但搆思淹滯其爲上林子虛賦控引天地錯綜古今忽然而睡渙然而興幾百日而後成故楊子雲曰廟廊之下朝廷之上高文典冊則用相如友人盛覽嘗問相如作賦相如曰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爲質一經一緯一商一宫此賦之迹也賦家之心包括宇宙總覽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傳
司馬徽
三國字德操穎川陽翟人清雅善知人昭烈訪士於徽徽因薦諸葛孔明龐士元時龐德公亦善品藻稱徽爲水鏡園 嘗有人妄認徽豬者徽推與之後得豬來還徽又厚辭謝之劉表子琮往候徽㑹徽自鋤園琮左右問國司馬君在不徽曰我是也左右見其醜陋罵曰死傭將
軍諸郎欲来見司馬君爾何等田奴而自稱是耶徽歸刈頭著幘出見琮左右見徽故是向老翁恐向琮道之琮起叩頭謝之徽乃謂曰卿眞不可然吾甚羞之此自鋤園惟卿知之耳或謂劉表曰德操竒士也表曰世間人爲妄語此直小書生耳其智而能愚皆此類荊州破爲曹操所得操欲大用㑹其病卒 德操知劉表性闇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談時有以人物問者德操輙言作婦諫曰人質所疑君宜與决而一一言隹豈所以咨君之意乎微曰如卿所言亦復佳
司馬彪
南北字紹統不交人事博覽群籍爲秘書丞作續漢書也
司馬貞
南北字子正河内人官朝散大夫弘文舘學補三皇紀三十卷自號小司馬以別之
司馬承禎
唐字子徽事潘師正傳辟穀道隱之術開元中再被著命以三體篆隸寫老子諡貞一先生 盧藏用初隱終南少室二山時有意當世人目爲隨駕隱士承禎將還山藏用指終南曰此中大有隹趣承禎徐日乃僕視之仕宦之捷徑也
司馬郊
唐字子都隱居華山十五年禽獸開遊目前有如家馴及卒有禽聚于庭悲鳴累日而去
司馬光
宋字君實號涑水先生陜州夏縣人池次子生七歲凜然如成人群兒戯于庭一兒凳甕没水中光持石破甕兒得活寳元初進士累官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上疏極言青薩助役之
法不便因求去判西京御史臺歸洛自是絕口不論事帝謂資治通鑑賢於荀悦漢紀數促使終篇及成加資政殿學士凡居洛陽十五年天下以爲真宰相田夫野老皆號爲司馬相公婦人孺子亦知爲君實也仁宗崩赴闕臨衛士望見皆以手加額所至民遮道聚觀曰無歸洛畱相天子活百姓也光祐元年得疾時青黄免役將官之法猶在而西戎之議未决光嘆曰四患未除吾死不瞑目折簡與呂公著云光以身付醫以家事付愚子惟國事未有所託今以屬公既而詔免朝覲許乘肩輿三曰一入省光不敢當曰不見君不可以視事詔令光子康扶入對乃論免役五害乞直降勅罷之諸將兵皆隸州县军政委守令通决废提舉常平司歸之轉運提㸃刑獄邊計以知戌爲便監司不用新進少年又立十科薦士法皆從之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遂罷青苗復常平法是時兩宮虛己以聽遼夏使至必問光起居勑邊史曰中國相司馬矣毋輕生事開邊隙海内之民得離新法之苦歡若更生君子稱其有旋乾轉坤之功云 光自見言行計從欲以身狥社稷賔客憫其體羸謂宜少節煩勞光曰死生命也爲之益力病革不復自覺諄諄如夢中語然皆朝廷天下事也卒贈太師温國公諡文正京師人罷市往弔鬻衣以致奠巷哭以過車嶺南封州父老亦相率具祭都中四方皆畫像以祀飲食必祝光孝友忠信恭儉正直居處有法動作有禮兄旦年將八十奉之如嚴父保之如嬰兒自少至老語未𡮢妄自言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爲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誠心自然天下敬信陜洛間師其學化其德有不善曰君實得無知之乎於學無所不通惟不喜釋老曰其微言不能出吾書其誕君不信也有文集八十卷他著述二十種五百餘卷 公所居一室蕭然圖畫盈几以圓木爲警枕小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温公獨樂園文史萬餘卷晨夕披閱雖數十年皆新若未手觸者嘗謂兒公休曰賈竪藏貨貝吾輩唯此耳當極加寶惜每見爾輩輕以兩指爪攝起是愛書不如愛寶貝也其人可知矣光嘗于帝前論青苗法不可行反覆詳道其幣帝欲大用光王安石曰光所言盡害政之事今用光是與異論者立赤幟也及安石在告,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辭曰陛下所以用臣葢察具狂直庶有補于國家若徒以祿位榮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祿位自榮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盜竊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誠能罷制置條例司追還提舉官不行青苗助役法雖不用臣臣受賜多矣
司空 頓丘徵音禹爲堯司空支孫氏焉
司空圖
唐字表聖虞鄕人咸通末進士景福中拜諫議大夫不赴避亂隱居中條山王官谷作休休亭號耐辱居士嘗預爲壙故人來者引置内賦詩對酌人或難之表聖曰我非上暫遊此中公何不廣耶出則以女家人鸞臺自隨歲時村祠圖必往盡醉而歸當爲王重榮作碑贈絹數千匹圖置之市門人得取之一日而盡
司空曙
唐大歷中才子中人
司城 宋以武公名司空故攺爲司城其後因氏焉
司城貞子
周陳人仕爲大夫孔子過陳主於其家
司鴻 見風俗通
司鴻荀
上古著書
師宜
師宜官
周南陽人善隸書
師延
師延宜
周宋大夫其先掌學職
綦毋 見風俗通
綦毋邃
晉註史記
伊婁 後魏獻帝與鄰第六弟爲伊婁氏爲十姓見官氏志
伊婁謙
隋賛周武伐齊觀爨知澤州淸約得人攀戀數十里不絕
耏門 宋有耏班以其守耏門故以爲氏
耏門昭
漢功臣封芒矦
耏門申
漢尚景帝女南宫公主
知识出处
《尚友錄》
本書對中國的諸多姓氏的源流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編排體例按照《萬姓統譜》的各韻進行編排,每姓之下都摘有一、二事進行補充。
阅读
相关人物
閩綏安
责任者
廖用賢
责任者
賔于
责任者
駱俊
相关人物
駱之才
相关人物
駱登
相关人物
索紞
相关人物
藥崧
相关人物
藥玩
相关人物
藥元福
相关人物
鄂千秋
相关人物
薄昭
相关人物
鐸恭
相关人物
洛下閎
相关人物
石垣
相关人物
石守信
相关人物
石熙載
相关人物
石介
相关人物
石𢘅
相关人物
石起宗
相关人物
石正行
相关人物
白善
相关人物
白起
相关人物
白圭
相关人物
白孝德
相关人物
白厚
相关人物
易雄
相关人物
易充
相关人物
易袚
相关人物
翟璜
相关人物
翟公
相关人物
翟方進
相关人物
翟牧
相关人物
翟酺
相关人物
翟普林
相关人物
翟乾祐
相关人物
翟光業
相关人物
席希秀
相关人物
席固
相关人物
席豫
相关人物
席汝言
相关人物
席益
相关人物
郤穀
相关人物
郤犨
相关人物
郤仲信
相关人物
郤正
相关人物
郤詵
相关人物
伯虔
相关人物
伯宗
相关人物
麥鐵杖
相关人物
帛道佺
相关人物
赤松子
相关人物
赤斧
相关人物
劇辛
相关人物
戚壽
相关人物
戚舜臣
相关人物
錫光
相关人物
酈炎
相关人物
酈道元
相关人物
國淵
相关人物
翼奉
相关人物
職南金
相关人物
直不疑
相关人物
習郁
相关人物
習鑿齒
相关人物
蓋公
相关人物
蓋寛饒
相关人物
蓋延
相关人物
蓋泓
相关人物
蓋文達
相关人物
葉子韶
相关人物
葉譚
相关人物
葉法善
相关人物
葉廷珪
相关人物
葉賔
相关人物
葉祖洽
相关人物
葉確
相关人物
葉以清
相关人物
葉楠
相关人物
葉義問
相关人物
葉寅
相关人物
葉子儀
相关人物
葉適
相关人物
葉夢鼎
相关人物
聶季寶
相关人物
聶夷中
相关人物
聶崇義
相关人物
聶冠卿
相关人物
聶致堯
相关人物
接予
相关人物
捷子
相关人物
法正
相关人物
郟滂
相关人物
東方虬
相关人物
東方顯
相关人物
東鄕助
相关人物
東郭延年
相关人物
東宮得臣
相关人物
東陽無疑
相关人物
公士不害
相关人物
公伯僚
相关人物
公西箴
相关人物
公西輿
相关人物
公冶長
相关人物
公祖句茲
相关人物
公族進階
相关人物
公叔文子
相关人物
公孟子高
相关人物
公明宣
相关人物
公晳哀
相关人物
公子荊
相关人物
公子夏首
相关人物
公孫枝
相关人物
公孫僑
相关人物
公孫丑
相关人物
公孫永
相关人物
公孫鳳
相关人物
公孫羅
相关人物
公乘不仁
相关人物
公賔就
相关人物
鍾離岫
相关人物
鍾離權
相关人物
鍾離瑾
相关人物
甾丘訴
相关人物
樗里子
相关人物
司馬昌
相关人物
司馬遷
相关人物
司馬彪
相关人物
司馬貞
相关人物
司馬承禎
相关人物
司馬郊
相关人物
司空曙
相关人物
司城貞子
相关人物
師宜官
相关人物
師延宜
相关人物
伊婁謙
相关人物
耏門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