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破阵乐的来源》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骊靬探丛》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1513
作品名称: 《秦王破阵乐的来源》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25/001
起始页: 0193.pdf
责任者: 杨宪益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K294.2
主题词: 地方史-中国

作品简介

《新中华》1946年第四卷6期刊载杨宪益《秦王破阵乐的来源》一文,说:秦王破阵乐是唐太宗军中流行的武舞。作者认为:据《隋唐嘉话》和《通鉴》记载,破阵乐虽为太宗贞观七年造,可实际上太宗为秦王时早已流行军中。作者根据古代西方文献记载,作了深入地考证。古罗马诗人魏吉(公元前70——前19年)所著史诗里,有关于罗马古代武舞的记载,这种武舞在罗马名实罗戏,来原甚古,可能是希腊传来。因为希腊也有一种与此相同的武舞,叫霹雳戏。霹雳戏名起源于希腊名王阿戏留的儿子霹雳。他在攻打突罗城时建立战功。死后,国土又为突罗后裔所得。相传罗马人就是突罗人的后裔,突罗戏相传也是突罗人流传下来的。从罗马史诗的记载,突罗戏与破阵乐十分相像,二者都是摹拟战阵的武舞。都用戟击刺,都有金或银的胸饰,都有若干人为一队作战阵状,都有交错屈伸之变,以及往来急徐击刺之象。又都作出“声震百里,动荡山谷”。而且破阵乐的“破阵”,也可能是霹雳的音译。这样看来,破阵乐可能就是罗马的突罗戏或霹雳戏,经过古代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到了中国,后演变成军舞,再由唐太宗吸收利用并发扬之。

知识出处

骊靬探丛

《骊靬探丛》

出版者:陕西旅游出版社

本书共收录了四部分,其中包括了骊靬史志记载、上下求索、破解奇谜、走向世界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宪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