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红西路军发布《告指战员书》纪念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1366
作品名称: 钟鼓楼——红西路军发布《告指战员书》纪念地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216.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928.72
主题词: 纪念地-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钟鼓楼位于永昌县城中心,又名声教楼。明神宗万历初莫基,十五年(1587)建成。楼分台基与楼体两部分,台基方形,边宽22米,高7.2米,为夯土板筑,外表以明式砖护壁,中呈拱洞通达四街。四个拱门上有东“大观”、南“迎薰”、西“宁远”、北“镇朔”砖刻匾额。台基之上,四边建有女儿墙,墙高1.5米。台基西北角建砖台,从砖台可登一楼。楼体木结构,规制同西安钟楼,方形,高24.5米,两层三檐,属重檐盝顶式建筑。 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占领永昌后,徐向前、陈昌浩向中央军委汇报西路军到达永昌以后的情况。电文说①:“八十九师、骑兵师已占领永昌,少数马敌、民团闻风逃走,群众全在家,热烈欢迎。甘州只有韩起功旅带民团2000及少数直属部队固守,其部队早已南开。已令该部留少数固守永昌外,其余明早向甘州进。于22日晚可抵甘城。红五军明到丰乐堡,21日到永昌,25日到甘州休整,尔后以一部向肃州进。红九军今到大河驿,明到西四十里铺。八十八师明在二十里铺,21日早到丰乐铺,即以红九军、八十八师殿后,相机灭敌。我们今到四十里铺,21日早可到永昌,再向甘州进。决用力巩固丰乐堡、永昌地区,以甘州为重点,争取休补与执行党与军委所给予的任务。”11月19日,林育英、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等对西路军行动部署:“你们的任务应在永昌、甘州、凉州、民勤地区创立巩固的根据地,以一部向古浪、土门方向活动,在有利条件下消灭由古浪来敌,大部向凉州、永昌前进;同时以一部夺取甘州、肃州至安西一带地区;并可以一部在民勤活动,迷惑敌人,使敌疑我西路军有由民勤经定远营,配合陕甘企图。具体部署在甘州占领后,可以五军在甘、肃两州、安西线活动,九、三十两军可以在永昌以南地区活动,大大扩红、筹资,准备灭敌。”根据上述指示,西路军停止西进。11月22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发出的《告指战员书》布告,张贴在钟鼓楼南门洞墙壁上,号召全体同志认真地积极地加紧创造、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实际工作,坚决战胜敌人,正确运用统一战线。全体指战员要学会做群众工作,自觉遵守纪律,巩固扩大部队,大大提高国际教育,努力战术的学习,发展正确的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缺点。发扬固有的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体指战员像一个人一样,在党与军委意志的周围奋勇前进,大胆工作,胜利定属于我们。

知识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西路军鏖战永昌》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永昌是西路军与敌鏖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西路军征战史上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