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容瑞像寺·莫高窟名胜姊妹篇》跋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1342
作品名称: 《圣容瑞像寺·莫高窟名胜姊妹篇》跋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316.pdf
责任者: 祝巍山
分类: 文学
创建时间: 2002年8月1日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中国-当代-散文

作品简介

在国家把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转向西部大开发的今天,甘肃省河西走廊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将在新的世纪里,重振雄风,以其更加焕发的青春展现英姿。 河西走廊,在历史上曾经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的战略要地,曾经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佛教文化就是于两汉时期,经过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这个中转站首先传人中国的。历史在演进的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厚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屹立在敦煌的莫高窟就是河西走廊诸多文化艺术遗存中,最具光彩夺目、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圣地。就在这座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全人类的文化艺术宝库里,在保存下来的大量壁画中,敦煌遗书中,绢画、塑像中,又保存着古番和县(今永昌县)北御谷山圣容瑞像与圣容瑞像互为因果的刘萨诃和尚的大量的佛教史迹和文字记载。而今永昌县的这座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建造的瑞相寺里,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出现的圣容瑞像和另两尊北魏和唐代的石佛造像,还有盛唐时期修建的大、小佛塔各一座以及佛教六字箴言“六体文字”石刻等遗迹。 虽然这座在北魏、北周时期就驰名全中国,隋唐时期声震海外,誉满西域的名寺,后来因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被人们遗忘了,但是它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和佛教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没有被历史忘记。是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在深入研究敦煌艺术的过程中,拨开了历史尘封,使它的辉煌历史再一次呈显于世。 在西部大开的序曲声中,中共永昌县委、永昌县人民政府,在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时,研究维修圣容瑞像寺,开发历史文化精碎,体现了时代的责任。在县委和县委书记张云生关怀下,我们编写了《永昌县圣容瑞像寺——莫高窟名胜姊妹篇》这本书。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承蒙县委书记张云生、县长陆志雄为本书写了序言一、副研究员王萌鲜写了序言二,还审阅了部分书稿;县委宣传部长李福学、副部长朱中智审了稿,并从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本书编写修改过程中,吸收了有关研究成果,未及一一注明。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金昌市文化出版局、县委统战部、县文化局、旅游局、文化馆、金昌印刷厂、城关镇和金川西村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特别是敦煌研究院在提供资料和壁画照片方面给予了鼎力支持,谨此一并深致谢忱。 由于我们水平不高,资料收集不全,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殷切盼望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教。如果本书能够为发展永昌、开发西部尽点义务的话,对我们全体参与者将是极大的欣慰。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祝巍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