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水源镇西沟村《李氏家谱》序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1340
作品名称:
水源镇西沟村《李氏家谱》序言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312.pdf
责任者:
祝巍山
分类:
文学
创建时间:
1999年12月18日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中国-当代-散文
作品简介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编史、修志、续家谱,已成为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我国谱牒的历史很悠久,约起源于夏,考古发掘的文化遗物和商朝甲骨文档案中,就有记载帝王世系、贵族家史的,堪称最早的谱牒。后来,由于铨选官士之需,在周朝得到发展,当时朝廷设有专管谱牒的官员;秦汉更胜一筹,不仅皇室盛兴修谱,豪门贵族也始修谱;魏晋南北朝和盛唐时期, 谱牒已比较普遍地流行于上层社会,一些史学家也纷纷参与谱牒编撰和研究工作;晚唐以后,官修谱牒日渐衰微,私修谱牒之风兴起而且经久不衰,谱牒逐渐地由豪门贵族普及于寻常百姓家族;迨及明清,修谱之风尤盛,这就使谱牒这种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成为某一族群与族系记载其繁衍发展的原始记录,成为某一宗族或家族的历史书,广泛流传于社会。清代方志大师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郡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记一朝,天下之史也。”又说:“家谱有证,则县志取焉,县志有证,则国史取焉。”章氏将国史、地方志、谱牒并称,可见谱牒在中国历史上,在社会诸文化系统中占有着一定地位,它与编史修志有着深远的、密切的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编史修志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掀起了省、市、县三级编修地方史志的热潮,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为史所罕见。近二十年来的修志实践证明,谱牒在编修地方志工作中,发挥了它应有的功能,主要是:一、从中了解当地社会发展史;二、了解当地自然、地理变化情况;三、作用于史料考证,补史之阙遗,纠史之谬讹;四、提供文物名胜、风尚民俗、人口迁徒、姓氏源流和聚落等状况;五、收集重要艺文官牒。所以,谱牒对研究历史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正因为如此,今天谱牒已作为档案的一个种类,堂而皇之地进人了国家档案馆库,已被专家学者在研究、编纂地方史志工作中,作为一个文化对象加以研究。 当前,在全国普修地方志的大好形势下,民间自发地开展了续修谱牒的活动,这从记录历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看,自然是件好事,但从目前编成的一些谱牒看,还存在一些偏向和不足。近几年来,有些谱牒编撰者,曾向我探询新谱牒编撰意见,我就编撰原则,提出过一些看法,一、必须用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资料进行编撰;二、要坚持唯物主义观点,防止封建迷信等糟粕掺入;三、要坚持男女平等,纠正历史上不收录女性的做法;四、要实事求是,不能牵强附会。在没有确实根据时,不能把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名人名事拉作自己的家族先祖;五、新族谱的内容,除姓氏源流、世系排行、人口聚落变迁、人物传录、职官功德和艺文著录外,还应增加区域归属、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提高、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发展状况、人文景观、民风民俗以及历代先祖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自强不息的族规家训和翔实的地情资料。以此提高谱牒的存史和利用价值。 诚然,谱牒虽在编史修志中发挥了它特有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我十多年对地方史志工作的研究认为;续家谱不如修村志,修村志可以解决续谱牒的种种弊端,也符合时代特点。所以,各级政府应抓住“盛世修志”的有利时机,在一部份历史见证人健在的情况下,把编修村志列为抢救性文化工程,纳入政府修志序列,加强指导和管理。要能如此,就一定会修出既包括谱牒内容,又优越于谱牒的反映一村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地方文化史书。这种既有新的形式,又有新的内容的资料性地方文献,它的教育、资治、存史作用将会更大。 李氏家族续修谱牒之举,是在全国“盛世修志”和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大好形势下,经族人大力倡导和广泛酝酿的基础上进行的。《李氏家谱》主编李根青先生,提出了续修家谱的宗旨和原则,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用新观点、新思想、新资料、新方法进行编撰;坚持男女平等;反映时代特色。并主张,通过编撰家谱,对族人进行一次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法制教育,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激励每个家族成员,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继承和发扬先祖勤劳善良、尚武习文,尊老爱幼,遵规守法的高风亮节,创造更加完美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 由此可见,《李氏家谱》的编撰者,在家谱编撰中,指导思想明确、个性突出、立意新颖,符合时代精神。这样的族谱,将会引发族人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将会激励族人为振兴中华,振兴地方经济文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由此,我衷心祝贺《李氏家谱》梓行。并以此为序。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祝巍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