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西大河水库风光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1335
作品名称:
西大河水库风光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304.pdf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中国-当代-散文
作品简介
西大河,原名大河口,是永昌县境内三大河流之一,发源于祁连山海拔4442米的冷龙岭之北。这里有现代冰川,终年积雪。融化后的谷水,经源头主要支流大、小乌龙沟,鸾鸟沟,平羌沟,脑儿墩沟,古松林沟,从南向北在大河坝汇流成西大河后,注入西大河水库。西大河水库,是1969年至1974年建成的中型水库,总库容680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它承担着永昌县新城子、红山窑、焦家庄乡、城关镇及军马四场、黑土洼农场共23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养育着10多万勤劳的人民。西大河水库,位于永昌县城西南60公里的大河坝滩,古称上房寨子,是一个自然生成的小盆池。水库的东北边缘,有一个天然峡口,叫两半个峡,峡口处筑起了一座长294米、高37米的水库大坝,看上去犹如一道雄伟的屏障,拦截着咆哮的洪水和甘醇的清流,形成了绿色的高原湖泊。站在水库西北角的鸾鸟古城高地向四周远眺,东面的娃娃山大草原,西面的黑土槽大草原和南面的脑儿墩草原,碧波绿浪,一望无际。军马场一场六个牧畜队的马群、牛群、羊群像黑色的、银白色的珍珠一样撒落在水库四周的绿色绒毯上,耀眼逗人。水库的南面是脑儿墩、平羌口、鸾鸟口的诸山异峰,层峦叠翠,插入云天。峡谷间,松柏林木葱葱郁郁,珍禽异兽多不胜数。碧绿无垠的湖面,波光岚影,云水邈邈,似一块银色的明镜镶嵌在千山万峰之间,构成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三平方公里的水面上,虽然没有投放过鱼苗,但不知名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水库管理人员说,最大的约有七八斤重。深灰色的、白色的、麻色的各种候鸟时而低飞、时而嬉水,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如诗如画。 西大河水库四周的广大草原山地,是永昌县西部草原的一部份,这里曾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西汉时期、盛唐时期和明清时期,这里连及焉支山下都曾设官马养殖场所。清代,这里称为大草滩,名将王进宝曾多次出兵安定大草滩秩序,留下了“王进宝鞭扫大草滩”的历史故事。1969年至1974年修建水库时,发现一座汉代古城遗址,经文物考古部门考证,认定是西汉建于永昌古县地的鸾鸟县故城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遗址东临水库,南与鸾鸟山口,平羌口及其古代烽燧相呼应。地势十分险要,清代人严明曾赋诗写照: 万仞摩天到眼频,县依山立并嶙峋; 昆邪率众知降汉,武帝开边远轶秦。 雪岭自升青海月,松风今度玉关春; 高城低谷烟霞里,有鸟飞鸣景色新。 70年代的电影《牧马人》《蒙根花》《王昭君》,都曾在这片草原上拍摄外景,银幕上那绚丽的西部风光令人陶醉。2002年,修筑了一条从水库穿越祁连峡谷通往青海门源县硫磺沟高原沙石公路。打造了引硫济金这个高原输水工程,堪称历史奇迹。水库以下,一个个小水电站,欢快轰鸣,给草原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与光明。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