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清河赋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1265
作品名称:
清河赋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250.pdf
分类:
文学
创建时间:
2011年9月
分类号:
I227
主题词:
中国-当代-赋
作品简介
清河秀美兮,天地之灵气孕育;清河盛壮兮,赤子智勤而创造。 惟我清河①,北国之一粟,塞下之沃土。历史悠久而闻名,古迹众多而辉煌,新石器遗存,昭示远古神光。霍骠骑逐匈奴,汉武帝置显美,其地始入汉疆。乱墩子,喇叭泉,显美县,古城关,汉代遗址越千年,多少英杰保家卫边写沧桑。北周入姑藏,元明隶永昌。巍峨古长城中贯东西,泱泱石羊河南北东傍。九百六十平方公里的绿洲,五万清河人民铸就的粮仓。 秀美清河,永昌东隅。千年百载,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多风少雨,清泉汩汩,河渠纵横,遍布“十堡”②。物产丰盈,宜业宜居。钟灵毓秀,天之骄地。久负清河绿洲之美誉,情系乌牛吐水之传奇③。大自然的魔力,非人力能及,前四十年之际,自然变故。斯地泉沼枯竭,大地被干涸威胁。幸逢盛世,天人合一,政府同人民共商振兴大计。龙遇水则灵,人凭志而立,斯地精英,团结奋起,凿井汲水,重塑大地,奋战十年,机井遍布。今我清河,葱葱郁郁,百科千种,多业并举,科技创新,展翅腾翼。年年高产丰收,处处一派生机。乡镇企业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小城镇建设领跑全国,新农村民居标新立异。经济腾飞,百姓幸福,文化育人,社会和谐。绿洲如山花烂漫,铺就大地。 盛壮清河,文明福地。古往今来,重教博学。尚德育礼,诚信仁义,包容厚德,爱家爱国。民淳俗美,,民性率真。优俗遗产博藏,文化底蕴厚重。勤劳简朴历来成斯人美德,读书修礼原本是清河精神。人文厚积,人杰地灵。忆往昔,文武进士留青史,英雄仁杰环秀域。沈再思、马应龙、王家琮、李国清,激扬文字礼教兴,跃武沙场家国宁。郭琥率兵征羌乌牛坝,黄时书院主讲四十春。看现代乡贤共济孚众望,名士学子效成康④,院士教授铸辉煌。武具安邦之力,文有教化之功。文化魅力,考动民为民心。戏曲舞乐,木偶皮影,社火秧歌,太平鼓韵,说书故事,武术健身,佛道音乐,绿洲歌咏,名医声播邻县,书法遐迩闻名。融入绿洲之文化,承载不朽之精神! 时迁物移,万物回轮。绿洲人文,代代相承,科学谋发展,同心铸升平。绿色从业,保护环境,慎扩土地,思水告罄。弘扬人文,经济振兴,欲达小康日,仍需俭而勤。美食勿忘无食时,粮食生产莫放松。学子读书兴中华,育人育德为根本。 欣欣兮,文明昌炽,百姓康宁。愿清河精神永远长存,祝清河大地万紫千红。 注释: ①清河:指今永昌县水源、朱王堡两镇之区域,1958年成立清河人民公社之后故名。 ②十堡:民国及以前,今水源、朱王堡两镇之区域内,有八堡、两寨,统称十堡。即有:永宁堡,宫家堡(今龚家堡)、杜家寨、梅家寨、朱王堡、汤吕堡(今汤宁)、陈仓堡、东新堡(今新堡子)、郑家堡、董家堡。 ③清河地区原有乌牛坝、清河坝两条泉水河流,水源丰盈,浇灌着“十堡”的全部耕地和武威县三个坝,民勤县两个坝的耕地。这里古有乌牛传奇的故事。 ④成康:指效法西周初周公主张“明德慎罚”,成、康二王推行效果显著之意。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