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番和县城故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0098
作品名称:
番和县城故址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169.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928.72
主题词:
文化遗址-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番和县的设置和番和故城的具体建造年代史无记载,根据西汉在河西设“四郡”并设县的历史记载,番和县建县大约也在西汉初期。《读史方舆纪要》载:“番和城在永昌卫西。”《太平寰宇记》记:“番和县在今凉州府西百八十里,汉旧地也。”《大清一统志》记:“番和故城在今凉州府永昌卫西二十里。始建于西汉。”是今金昌市域内最早的古县之一。番和故城遗址在今水磨关稍南,西汉时期,番和城为番和县治,当时,朝廷在武威、番和、敦煌、居延(包括张掖)开四大屯垦区,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河西地区的屯垦事业,在番和县治设立了朝廷派出的农都尉,因此,番和县治也同时为农都尉治。三国至西晋仍为番和(晋时改为番禾)县治。后凉于番禾县治置番禾郡,番禾县治也同时为番禾郡治。北周时废郡置镇。隋仍于此置番禾县。唐时仍为番和县治,高宗咸亨元年(670年)于番和县置雄州,高宗调露元年(679年)雄州废。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改番和县为天宝县,县治未变。穆宗长庆中,仍为番和县。五代吐蕃统治仍为县治。宋元之间,番和县治移置于金山之阳,即今永昌县城所在地。 唐朝时,老百姓曾叫番和县城为“白虎城”。直到现在,当地老百姓中还有“三节白虎城”的说法,流传着唐代名将薛仁贵讨北的轶事。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金昌概览、千年沧桑、人杰地灵、天地钟秀、物华天宝、辉煌成就等栏目,介绍了金昌市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