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史话》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0085
作品名称: 烈士陵园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229.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8
主题词: 陵墓-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永昌县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城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北海子公园东侧水云山上(也叫教场山),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积510平方米,坐北向南。陵园正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门额书“革命烈士陵园”,背面书“浩气长存”门联为“战永昌留下未竟志,继征程期待后来人”陵园依北高南低地势分层下层正门两侧各建五间廊式陈列室;中层比下层高3米,砌台阶十数级革命烈士纪念碑居中,碑座高15米,碑身高8.1米,上书徐向前元帅于1988年亲笔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气势凌峻,雄伟壮观纪念碑周围置汉白玉栏杆,碑两侧东西各建仿古木亭一座。下层比中层高1.5米,正中为烈士纪念堂,共七间,上悬“革命烈士纪念堂”匾额,系原红路军老战士,全国政协常委魏传统所书西侧为红西路军刘理运、姜启化、姜焕绚、肖永继、余信会、易维精、廖赤健、任弼煌等烈士墓,东侧为1950年皇城剿匪牺牲的人民解放军烈士墓。 革命烈士陵园内植松柏诸树,郁郁葱葱,环境幽静水云山就是当年红西路军与马匪厮杀过的战场之一。为纪念烈士英灵,每逢清明节,市、县党政机关、驻军、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军人、学生、职工及市民群众都要到陵园扫墓,缅怀革命烈士。革命烈士陵园于1985年移址落成后,原红西路军幸存者,今日的老将军、老干部等闻讯前往祭奠他们是:原红西路军教导团参谋长、现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左叶;原红西路军前进剧团股长、现全国政协委员王定国(谢觉哉夫人);原红西路军女战士杨文局王定国回忆当年战斗情景,挥笔写下了一首律诗: 高歌一曲起烽烟,暇不忘忧百草鲜。 岭上练兵观剑舞,寒窗列阵碎金钿。 永昌战歌敌胆寒,雏凤飞升岂偶然。 往事成尘都复记,我思血染河西边。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原红西路军政治部敌工部科长魏传统老将军于1987年秋故地重游,瞻仰永昌红西路军烈士纪念碑,为烈士陵园题写了额,为红西路军总指挥部遗址题写了“红西路军总指挥部遗址纪念馆”匾额司年,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陈靖老将军重走长征路来永昌,视察了红西路军留在永昌的革命遗址,感慨万千,并留诗纪念。

知识出处

永昌史话

《永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通过千年沧桑、往事如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现代风韵等几个方面内容的叙述,对永昌县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