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大斗军故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史话》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0073
作品名称:
大斗军故址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215.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3
主题词:
古城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方舆纪要》载:“大斗城在凉州卫西二百里,新唐书本赤水守捉城也。亦曰赤水军,本名赤乌镇,有赤乌泉,西魏时置戍于此废帝元钦二年(553年),吐谷浑叛,凉州刺史宁觇袭执其使者于赤泉,唐因置赤水军,幅员五千一百八十里,军之最大者,魏改为大斗军,因大斗拔谷为名。属河西节度使。天宝六载(747年),河西陇右竹度使王忠嗣以部将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元和郡县志》记:“大斗军管兵七千五百人,马二千四百匹”《五凉志》记:“大斗军永昌县西南三十里,即塔儿湾《通鉴胜览》云:‘凉州有大:军,因大斗拔谷为名’《总志》云:‘唐开元中,以赤水捉改大斗军。西接张掖,东连武威,古云大斗天宝六年,以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清乾隆《永昌县志》记:“大斗军在县西南十里,即塔儿湾也,唐志云:凉州西百里置大斗军,因大斗拔谷为名”据古籍的一致记载,经调查核对,当年古大斗军在今永昌县西南三十里的新子镇塔儿湾村一带今遗址无存,规模无考。
知识出处
《永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通过千年沧桑、往事如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现代风韵等几个方面内容的叙述,对永昌县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