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0049
作品名称: 普济寺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228.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普济寺位于县城东1公里的水云山,寺院依山傍水,清静幽雅。山下二坝引洪渠(东大河下游)流过,水波滔滔;寺前后东水泉环围,细流脉脉。该寺系黄教净土派,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约公元1821—1851年),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毁于天灾,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重建,占地面积2亩。20世纪50年代拆除。 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和地方正常宗教活动的恢复,1983年开始重建,1988年建成弥陀殿5间、西配殿3间、僧舍10多间。弥陀殿内彩塑金装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执菩萨三尊佛像。有住寺僧6名,主持佛事活动。为了美化环境,县上支持僧众绿化水云山,提灌泉水育林,几年时间面积达200亩的林园已是郁郁葱葱,每到金秋,梨、杏、苹果等果实挂满枝头。1995年,寺内用善男信女们的布施和“功德”再建华藏殿(亦称大雄宝殿)5间、观音殿3间、山门3间。华藏殿内彩塑金装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尊佛像,两侧塑十八罗汉;观音殿内塑送子观音及金童玉女像。1999年又修东配殿3间。经逐步修建,现已成为一处佛事活动点,也成了一处旅游景点,每逢节日和佛会,佛教徒及群众咸来烧香拜佛。现有住寺僧5人,由释夲痴师父主持。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