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红西路军出土枪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0048
作品名称: 革命文物—红西路军出土枪械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202.pdf
分类: 其他
分类号: K871.6
主题词: 革命文物-中国

作品简介

革命文物—红西路军出土枪械1984年8月31日县城东大街县供销社院内施工时,挖掘出红西路军掩埋的枪械716件。2001年5,月24日,在原址施工中再次出土西路军枪械69件。这些枪械,木质部分大都腐朽,铁、铜质部件锈蚀不太十分严重,绝大多数都能清楚地辨认出是什么部件。经专家鉴定分类。机枪类有德国造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座架,捷克或加拿大汽体推动式轻机枪活塞杆、轻机枪子弹夹;步枪类有德造、苏造、仿苏造、汉阳造、土制等枪机、枪管、枪栓、标尺等;其他类有弹钩、击针、弹仓、回针簧,还有一发子弹和一把火钳。这批出土枪械由原西路军老指战员亲临验看,均证实为西路军枪械修配部在紧急撤退时掩埋的。后经甘肃省文物管理部门鉴定,其中一部分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这批文物除供烈士陵园、西路军总部遗址展出外,大部收藏在县博物馆。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