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遗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0016
作品名称: 文庙遗址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189.pdf
分类: 遗址
创建时间: 明正统年间
分类号: K928.7242
主题词: 文化遗址-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文庙遗址位于县城东北隅。文庙始建于明正统年间,经明、清两代相继修建,到清康熙年间始具规模。殿堂楼阁排列有序,牌坊泮池交相辉映,青松翠柏庄重典雅,成为县城最为宏大壮观的庙宇。 文庙以正殿(大成崇圣殿)中心为轴线,东西两边建筑均为对称。中轴线上从北到南有正殿6间,戟门4间,棂星门6间,泮池引大坝水入池,有拱桥横卧其上,池前竖一大坊,与街口坊相对;庙门5间正对宽敞的大街称文庙街,街口、街中、庙门各有一座牌坊,街中牌坊匾额为“文运昌明”,街口为“圣道中天”。东西两边,各有庑(亦称配殿)8间,东庑旁有神厨,西庑旁有神库;戟门东偏为名宦祠、忠孝祠,西偏为乡贤祠、义士祠各4间;泮池之左为义路,右为礼门,节妇祠在礼门外。清乾隆甲辰(公元1776年),重修了庙内甬道及泮池。另外有崇圣祠殿4间,在正殿东北,祠后建尊经阁昂然挺拔,阁左有“敬一亭”,右有一亭立一石碑名卧碑。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地震,尊经阁全毁,正殿东西庑墙壁大部分损坏。次年重修,略为完备。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农历二月初一,马仲英部屠城,杀死永昌城内近3000人,守城军民被马家军屠杀在文庙内者甚众。此后文庙荒凉萧疏,人不敢入。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驻军拆其部分建筑,庙宇面目全非。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全部拆毁。文庙遗址被水利局利用,现为居民住宅区。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