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杨满堂征西在古番禾的传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961
专题名称:
杨满堂征西在古番禾的传说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398.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在讲说传说之前,先介绍一下宋朝河西的概况: 北宋初年,疆土狭小。北以今天津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与辽接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流域与西夏、吐蕃接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吐蕃、大理接界;东、南到海。就甘肃而言,陇山以西只是羁縻之地,至于远离中原千里之外的河西走廊,宋朝廷更是鞭长莫及。 唐安氏之乱(八世纪中叶)后,河西和陇右诸州及西域领地,都被吐蕃占领。唐末,中原陷入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河西地区孤悬塞外,也相继出现了自立政权的割据。瓜、沙有曹议金政权;甘州有回鹘政权;凉州有吐蕃六谷政权。北宋建立五十六年后,即十世纪初,河西走廊的这些自立政权,先后被甘州回鹘所灭、甘州回鹘统一了河西一百余年。在回鹘统治期间,已内迁到银、夏、静、绥、延诸州的党项族,又不断进入河西,从公元998年一直争斗了三十多年,至公元1037年,先后攻占了瓜、沙、甘、肃,凉州等地,于1038年建立了“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的西夏国。河西地区归西夏所有,统治达190余年。公元1227年西夏国被蒙古军所灭。所以,宋朝统治中国的三百年里,河西走廊都是各少数民族政权更替统治,大宋从来没有能力管辖过。那么,为什么河西走廊民间有很多关于宋王朝的忠诚保卫者杨家将的许多传说呢?这就是人们的一种遐想。它反映了边陲人民希望结束分裂,实现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也是对宋时忠心保国的杨家将一门忠烈的真挚怀念和高度赞扬。 那么,杨家将杨满堂西征古番禾的传说是怎么说的呢?传说:北宋年间,忠心保卫大宋江山的杨家将,几代人先后都血洒疆场。到宋真宗时,已老的老少的少。就在这个时候,北番又大肆入侵宋境,朝廷准备出兵反击。但左数右算,竟拿不出一个合适人选担当征西元师的职务。皇上正在为难之际,一位大臣把这事告诉了天波府佘太君,太君一听,心潮激荡。她想:保卫大宋江山,我杨家义不容辞,皇上的难处我也清楚。我已百岁有余,宗保年方少青,如何是好。太君正在犯愁,杨宗保进来了。宗保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是来向太君请求出征挂帅的。宗保跟太君磨蹭了几天,太君总是不言不语,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于是宗保去找八贤王赵德芳给皇上说情。过了几天,八贤王和真宗亲自来到天波府,和佘太君商酌退兵之策,真宗趁此机会,赞颂了杨家世代忠心保国,为国立功的丰功伟绩。杨宗保当着皇上的面,又一次叩请出征。皇上嘴上说不行,但心里头盼望着佘太君开恩。而佘太君早也猜出了皇上和八贤王来此之意,就同意了宗保请求,请皇上下旨。真宗回到宫里,召集众大臣安排出征诸事,并特意选派了几位老将军协助宗保。一切准备就绪后,选了吉日,真宗亲往教场为宗保饯行。于是,杨宗保统率十万大军,向边关进发。经过月余长途跋涉,大军来到了河西走廊的番禾古城驻扎,待机出击。宋军刚安排停当,番军就蜂拥而至,一场大战开始了。杨宗保武艺超群,青年气盛,迎战中身先士卒,连斩几员敌将,敌军招架不住退兵了。过了五六日,番部调来了大批人马,并有擅长妖术、点石成兵的锁子喇嘛参战,在番禾古城(传说古称磨虎关)一带,又展开了一场艰苦的厮杀。虽然宋军将士个个英勇杀敌,但番军人数甚多,宋军有些敌挡不住,于是就鸣金收兵。正在这时,锁子喇嘛施展了妖术,只见半空中像乌鸦一般,黑糊糊降下了无数番兵,顿时宋军被砸死不少。细看,降下来的番兵落地后,都变成了牛大的石头。杨宗保一看势头不妙,急传令退兵,退据番禾郡古城扼守。经周密商议,决定固守不战,派出得力战将周洪回开封搬兵。 不到十日,周将军到了京城,他立即向皇上奏报了西征情况。皇上请老臣们商议,佘太君果断地说:“就让天波府杨满堂作二路元帅,率一万骑兵迅速增援。”并说明杨满堂曾随五郎破天门阵时,得一面降妖杏黄旗,此去定会旗开得胜。杨满堂领命,日夜兼程,不到十日,就到了姑臧县(今武威),整休了一日,第二天丑时全军向番禾进发,当他们来到番禾城东,远远就望见番禾城四周被番军营帐团团包围。杨满堂边走边观察敌营布置,已想好了进攻战术。传令全军,首先向城东边的番军大营进攻,打掉指挥帐后,再消灭其余敌营。只听一声令下,战鼓雷鸣,一万铁骑像潮水一样直捣敌人心脏。再说杨宗保在番禾城楼上早已看到援军已到,命令所有将士出城参战。杨满堂率领铁骑,冲到敌大营时,敌帅也早有准备,派出十几员大将,率骑迎战。满堂一看敌营大开,心中暗喜。于是,两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不一会英姿焕发的杨满堂就连挑敌骑数将。几位老将军已带领部分铁骑冲人大营。敌元帅一看几员战将被杀,便亲自挥动狼牙棒来战杨满堂,当战到十几个回合时,满堂使了个破绽,敌元帅还没反映过来,就被满堂一枪刺中咽喉,死于马下。顿时,敌阵大乱,向后溃退。这时,敌阵中闪出一个身着袈裟的和尚,手持木钵,急向空中一抛,只见满天黑压压都是番兵,杨满堂知道是锁子喇嘛又施妖术,速从腰间抽出杏黄旗向空中摆了几摆,只见哗啦啦无数巨石落地,这倒好,这些巨石没等飞向宋军阵地,就被拨落在番兵头上,顿时砸得番兵人仰马翻,死伤无数。锁子喇嘛一见妖术被破,拨马就逃,只见杨满堂的副帅神箭手郭刚一箭射去,正中锁子喇嘛后颈部,妖僧一命乌乎了。(千百年来,番禾古城东,今永昌县城西十里的路旁、田间搁放着无数牛大的巨石,传说就是那时,被杨满堂破了妖阵落下的石头。老百姓有句俗语叫“车破牛王宫,马乏定羌庙”,说的就是这里的石头太多太大,车过不去就被颠破了)。 再说杨宗保与众将士看到援军,精神大振,倾城出动,消灭了城南、城西敌人后,正欲追击溃逃的敌军,杨满堂赶到跟前。两位元帅简短问好,立马商议,决定留下少部分士兵打扫战场,所有骑兵乘胜追击。他们追到金山以南一处沼泽地。这时,杨满堂感到口渴,正欲下马,突然战马嘶鸣。前蹄跃起,瞬间,马蹄下涌出一股清泉。杨满堂暗暗思量道:这一定是神灵之兆,就命将士下马示拜,喝水解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泉叫马踏泉了。 宋军经过半日行军,黄昏前来到了休屠故地。老百姓听说是追击番兵的大宋军队到了,便纷纷报告番军逃窜的方向,又拿出食物慰劳宋军。宗保、满堂立即派出探马侦察,队伍住在龙口山、鸡冠山、红崖山以南三十多华里的村庄。半夜探马来报,番军已逃至长城以北四十里的马莲泉盐池前沿巢穴,准备休息一日,向漠北老巢撤离。杨宗保、杨满堂商议:连夜发兵,打他个措手不及。正在准备出发之际,天刮起了大风,沙尘弥满,一片昏暗。两位元帅正在踌躇之间,哨兵报告,说这里的地方武装将领求见。俩位元帅很礼貌地接见了他,并认真听取了他建议的利用风沙作掩护,连夜发兵全歼残敌的想法后,非常高兴。马上议定了进军路线:一路从红崖山以东北进,迁回包围,截断敌退路;一路出龙口山,向北直取马莲泉敌营,并由地方武装正副头领各带骑勇一百名引路,天亮前发起进攻。 宋军提前到达了隐蔽地点,集结待命。再说番兵退逃到长城以北四十里的马莲泉营寨后,感到已远离宋边,就没有多加防备。刮了一夜的大风已经停息。天刚蒙蒙亮,宋军向盐池敌营发起了进攻。番军发现了宋军,急传令迎战,然而惊弓之鸟哪能如前听从指挥,还没组织好,宋军数万人马已冲进营寨,大开四门。顿时营里营外杀声震天。杨宗保和杨满堂挥动银枪,一马当先,一会儿就挑落了十几员敌将,所有将士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约莫一个多时辰,所有番兵全部被歼。宋军收拾了粮草等战利品,分一半给地方武装,放一把火烧了敌营,凯旋回城。 他们回到番禾古城,召开了庆功大会,安抚了百姓,就班师回朝了。从此,姑臧、番禾一带边境安定了好长时间。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