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传话东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958
专题名称: 美传话东岗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389.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明朝初年,永昌卫北圣容寺的东岗庵里,住着一位叫水爱仙的年轻尼姑。一生拜佛修行,化缘布施,修桥补路,广行善事,深受方园几十里老百姓的崇敬。 水爱仙生在县城一个富有家庭,从小就有家塾师傅教她读书写字,学诗作画,很有出息。当她长到十六七岁时,已出息成一个灵秀俊俏、能诗善画的刚性女子。因此,提亲说媒的人也就多起来了。水爱仙的师傅是个正直善良的人,他为了能使自己的徒儿找到一个如意郎君,就悄悄地把提亲人家后生的情况一一向爱仙说了,爱仙心里自有主张。再说爱仙的父亲,是个阿谀权势的人,只图女儿给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家,而对这个人家的善恶和女婿的德行一概不问。他心里想着,如果爱仙能与王指挥使的儿子结为夫妻,就可占不少便宜。这个王指挥使,是由凉州宋指挥使手下的师爷收礼说情来永昌卫作官的。四五年间,他不问农桑,不理边防,还经常向朝廷报假,骗取朝廷的一时信任。因此,他利用骗取的信任,自慰有功,明里暗里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他的儿子是个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人,经常借父亲的权势,到一些商号里白吃白拿,串通衙役欺压百姓,老百姓恨之入骨,就给他起了外号,叫王懒子。水爱仙虽然成天在家读书作画,不声不亢,但她心里已有了一个心上人的影儿,这个人就是在卫学教书的一位秀才,叫李自强。爱仙的师傅曾邀李秀才与她一起多次论诗作画。他才思敏捷,彬彬有礼。这位李秀才人品也很端庄,为人正派,尊老爱幼,不畏邪恶,主持正义。老百姓都夸他是个教书育人的好苗子。所以,爱仙对李秀才非常敬重。由于他们常邀一起谈诗作画,时间长了,互相也就产生了爱慕之情。对此爱仙的师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次师傅和爱仙作诗,将李秀才追求爱情的一首诗交给爱仙,爱仙看后,知道师傅善意,就作了一首五绝大胆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诗曰:“路咫书难寄,思竹梦不成;许愿敬菩萨,还需击磬僧”。师傅看了爱仙的诗,连声叫绝。他一方面高兴他的徒儿能写出这么优美含蓄的句子,另一方面也赞扬爱仙性格开朗,敢于表露自己的真实爱心。师傅高兴地说:“爱仙,你真不亏我教你一场你们的月下老人就有我当吧。”第二天,他拿着爱仙的诗稿来到李秀才书房,把李秀才托他牵红线爱仙答应的事说了一遍,并把诗稿让他看了。李秀才非常高兴,忙磕头谢过了爱仙师傅。并约定,由爱仙师替他向爱仙父母提亲。过了几天,爱仙师傅和爱仙父母谈说女儿学业时,师傅就把李秀才托他提亲的事说了出来。不料,爱仙的父亲当即发起火来,说:“一个穷教书的,想的倒美,他有啥能耐?我的姑娘许了他,有什么权利可享。”爱仙母亲见老爷说话过了头,就说:“老爷别发火,爱仙师傅只是人托之情,不同意也就罢了。”爱仙师傅讨了个没趣,就告别回书房去了。第二天,他把此事向爱仙和李秀才说了,卷起铺盖回乡下去了。从此,爱仙茶饭不思,成天闷在房中啼哭。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天天劝慰女儿,但爱仙只是哭,不说话,天下的母亲没有不痛爱自己的亲生骨肉的。一天,爱仙母亲想了个法儿,劝爱仙和她一同到圣容寺敬香,好让爱仙散散心,解解闷。可是,这一敬香,却使爱仙萌发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她暗自思量:如果父亲坚持不同意她和李秀才的婚事,万不得已时,她将削发到圣容寺当尼姑去。她这一想法,慈祥的母亲哪能想得到呢?大约又过了一个月时间,一位赵指挥佥事来到了爱仙家中,并带来了一份厚礼。爱仙父亲一听说是给王指挥使儿子提亲的,不由心花怒放,当场答应了这门亲事,并设宴款待了客人。赵指挥佥事按王大人的吩咐,说明了五天之内要送彩礼,一月之内要取亲的意见后,爱仙母亲知道女儿的心事,就推托说:“大人,何必这样匆忙,我家爱仙近期有病在身,容我们女儿康复后,再议此事。”但是,爱仙父亲不听夫人意见,答应了所有要求。晚上,爱仙母亲把白天的事情向爱仙说了,爱仙对母亲说:“母亲,你是最了解女儿心事的,我如嫁给这样一个无才无德的恶人和贪官的家庭,岂不令世人笑骂!”母亲也同意女儿的说法。母女俩一夜未眠,真真哭了个死去活来。爱仙绝望了。她写了一封给李秀才的信,请母亲托人送给李秀才,痛哭着对母亲说:“母亲,别怪女儿不孝,如今女儿已走投无路,我决心到圣容寺当尼姑去。”母亲一听,如雷劈顶,劝了一阵,无济于事,想骂又不能骂,女儿的性格她知道。心想:女儿总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娘痛女儿,可老爷是不会答应的。这可怎么办呢?第二天,为了不引起父亲的注意,爱仙装着若无其事。第三天三更时分,水爱仙只身一人偷偷地离开了这个家。母亲知道女儿干啥去了,但为了不使女儿受罪受辱,只是说这门亲事害了女儿,哭着向老爷要人。水老爷派人找遍了县城,十多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他后悔没及,从内心里责备自己害了女儿。 再说爱仙来到了圣容寺,向寺院主持玄义长老诉说了他的遭遇,玄义长老十分同情,但又怕王指挥使找麻烦,就劝爱仙回去。爱仙是个性格倔强的女子,她对玄义长老说:“我将身陷魔掌,离开家庭,抛弃亲人,就是为了脱俗求佛,如长老实不收我的话,圣容寺就是我的葬身之地。”玄义长老踌躇地说:“此寺没有尼姑啊,哎!这一女子如何安置?”玄义长老正在为难之际,一位弟子站出来说:“师傅,此女子今遭厄运,求佛保佑是她的惟一出路。这里也确实无法安置。今本寺的东岗庵没有人住,是否安置在那里为好。再说,大明律历明确规定,出家后超脱尘俗,我想王大人他也不敢找什么麻烦。”众徒儿都说好主意。于是,玄义长老立即吩咐手下,剃度更衣,诵经拜师取法名超凡,然后打发几名师兄送师妹到了东岗庵,作了妥善安置。 爱仙到东岗庵后,成天背诵师傅给她的经文,不出两月,几本经文背得滚瓜烂熟。她去圣容寺向玄义长老汇报了修习情况,得到了玄义大师的表扬,也受到圣容寺诸位师兄的夸奖。大家都说:“超凡师妹将来一定会成为佛界一代英杰。”超凡在圣容寺住了一月,听玄义大师为她讲解了全部经文。使她的佛性大开,决心作一辈子尼姑,她向玄义师傅表示,要出行宣教,让更多的女性避免她走过的人生道路。玄义大师听了徒儿的一席说理,从内心里钦佩之至,就当着众多弟子的面说明了超凡的心意,众师兄无不为之感叹。超凡就此谢过师傅,到远乡化缘宣教去了。再说水老爷得知了女儿出家为尼的消息后,又气又怜,但为了避免王大人父子欺侮,宣布断决了父女关系。并亲自上王家门送还了彩礼。 水爱仙去远乡化缘宣教半年时间,化得了大量的粮锦之类的东西,变卖成银两,她还收留了两名无家可归的师妹,一同回到了东岗庵。从此,东岗庵香火旺盛,誉满卫城。人秋后,在她的主持下,在佛徒们的帮助下,在庵后筑起了一个五丈高的土墩,取名镇邪墩,墩上竖起了一根两丈高的旗杆,上挂佛旗,总高7丈,意七级浮图。又在庵前併流的两条水上,各架了一座木桥,便利行人。说来也巧,该墩筑起后,每当太阳落人西山,惟镇邪墩上阳光熠熠,这里的人们说这是佛光照东岗,更增加了对这里的神秘感。后来“东岗晚照”就成了永昌的一大景观,三步两道桥也成了美谈。爱仙经常出去化缘,化来的资食,除了他们的食用外,全部用于救助那些贫穷饥饿的百姓。老百姓感恩戴德,说东岗庵出了个女菩萨。 再说那个王指挥使的儿子,由于依仗父亲的权势,为虎作伥,打死了人,被老百姓状告凉州府衙,判了斩刑。王指挥使也因勒索收贿被抄了家,削了职,充军云南去了。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