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文帝兴佛、炀帝躬往瑞像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953
专题名称:
文帝兴佛、炀帝躬往瑞像寺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357.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西晋到东晋十六国以来约310年的分裂局面。那时,虽然北面的突厥,南面的陈朝和西面的吐谷浑还没完全平定,但中国的统一已成定局。文帝在执政的24年中,他重用贤能,改革官制,创立科举制,推行均田制,发展生产,激励农桑,使国家很快的富强起来。就在国家逐步强盛的大好形势下,他从没有因江山到手而产生过半点的怠懈,也没有因国家强盛而有过一丝满足的想法,更没有三面敌对势力的强大而有过半步的退让。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这一切的一切,使文帝非常高兴。然而,也有一块未了的心愿,时时萦绕在文帝的心头。这就是在文帝南征北战,实现统一大业的过程中,有一次,他在大兴(西安东南)被敌军围困,在一座废弃的佛教寺院万寿寺里,在十分危难的情况下,他跪在寺院佛前,向上苍祈求,他说:“吾今有难,求佛祖保佑,吾若得天下,一定振兴佛教,宏扬佛法,一定重修寺院,为佛祖塑造金身,造福天下。”祷告之后,他向军士们大声宣布:“军士们,佛祖有灵指点,今夜只要大家精诚团结,奋力作战,就一定能够突出重围,转危为安。”经他这一鼓动,军士们勇如猛虎,很快突出包围圈,撤离到安全地带。从那以后,杨坚时常把这件事牢牢地记在心上。江山到手后,他时常惦记着这件事,但由于忙于治理国事,忙于统一大业,没顾上处理此事。到他执政后的十多个年头时,政局巳很稳固,国家强盛,这个萦绕在他心头的夙愿愈加强烈,常常弄得他不能人睡。一天,文帝批阅了大量的奏折后,觉得盹倦,就早早地就寝了。第二天早朝,众百官会聚金銮宝殿.行过了大礼后,文帝招呼给众爱卿赐坐。然后,他满面春风地给大家讲述了他昨晚梦里遇仙的奇事。他说:“众爱卿,我大隋江山顺乎天意,你们有今天的荣耀,也完全是佛祖保佑。”接着他回忆了二十年前打天下时,在大兴被困,在一个破寺里向佛祖祈求过的那桩事,有几位大臣那次也跟随在他的左右,经他这一提,大家无不点头称是,切切私语了一会。杨坚仍然愉快地说:“众爱卿,寡人昨夜的梦是这样的:朕与皇后、太子和众爱卿在御苑赏花、诵诗,饮酒听乐,兴致正浓的时候,有两位仙子飘飘而至,那两位仙子向朕施了一礼,给朕的案头放下了一件什么东西,然后对朕说:‘尊敬的陛下,我们是释迦牟尼佛的仙童,今晚正值良辰吉日,佛祖让我们前来,是请你和皇后、太子、众位大臣到佛国一游,佛祖有话要对你说’。当时,朕吓了一跳,朕说:‘莫不是朕哪些事情点俭不周,警动了佛祖,请仙人指点’。那两位仙子笑了笑,仍然笑容可鞠地说:‘皇上尽管放心,佛祖没有怪你之处,是想让你为天下生灵做一件善事。’朕提到嗓门眼的一颗心顿时落到了肚里。仙子催促说:‘如果皇上愿意,就随我们去吧’,朕即招呼大家一齐随仙子去了。我们越过了一道道河流,一座座高山,走过了一片片草原,看到了一座座城池,也看到了被废弃的很多寺院和流浪的僧侣。一会儿,来到了一处十分优美的地方,那里天晴气爽,阳光明媚,和风微熙,百花盛开。葱绿的小山上,到处是仙楼琼阁,轻烟燎绕;平坦的山脚下翠如碧毯,清澈的流水亮如弯月,百兽欢跃,百鸟齐鸣。满山遍野的鲜花争芳斗奇,看得朕眼花燎乱。皇后、妃子及众爱卿也都看得啧舌称羡。我们跟着两位仙童转过了一道弯,只见这里清泉汩汩,涓流淙淙,绿树红花,清静幽雅,好一处修行的地方。我们正走着,仙童招呼说:‘到了,这就是佛祖。’我们定神一看,佛祖端坐在一棵大树下的石台上。佛祖笑盈盈地招呼我们,我们给佛祖行了大礼,席地而坐,听佛祖训示。佛祖说:‘杨坚,今日让你来,是要你为天下生灵办一件善事。你可曾记得,北周毁佛灭法的罪孽吗?二十多年来,你没有辜负佛祖,今日回去,在你那块大地上赶快树起佛的旗帜吧。’朕赶忙起身脆拜,并大声回答:‘请佛祖放心。我马上去办’。朕这一喊就惊醒来了。几个宫女围拢来说:‘皇上你是作梦了吧,你刚才大声说‘请佛祖放心’。‘想是梦见佛祖了吧?’朕清醒后又惊又喜,但是心里不踏实,就忙起身去案头看梦里两位仙子在案头放了一件什么东西,一看,案头上放着一串佛珠,问宫女们谁也不知道,朕拿起来数了数,一共38颗。朕今天也带来了,请众爱卿看看,也请众爱卿圆圆这梦的征兆。”大臣们听了文帝的讲述,又看了这串沉香木佛珠,无不惊喜万分,都说这是佛祖赐福,是皇上的大幸,国家的大幸,万民的大幸。议论酝酿了半天,当即议定,由皇上昭示天下,修复所有被焚毁的佛寺,原北周朝廷被迫还俗的广大僧侣愿返佛门者一律皈佛,所有高僧由内史省行文天下,到州、县登记,讲经考核,由朝廷颂发御任榜书,加职两级,封僧号,分派全国各地著名寺院任主持或方丈。并决定,北周时的都城长安,所有被焚寺院由朝廷拨出银两,统一修复。那座文帝避难的万寿寺,拨专银,由内史省主持,半月内绘出草图,钦定后奠基,一年完工。天下被焚的几个著名寺院,包括凉州番禾瑞像寺,均由朝廷拨款,派人监修。这时的隋室,风调雨顺,国力强盛,朝野上下,精诚团结,因此,兴佛大事,成为朝中要政,很快在全国出现了大兴佛寺,宏扬佛法的生动局面,被宇文邕毁灭了二十多年的佛法重新复苏,真是天降祥和,云飘如意。天下官、僧、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再说凉州番禾县瑞像寺被焚后,僧侣逃亡,佛徒远避,一片残迹。只有圣僧刘萨诃和尚的化身瑞像石佛挺立山崖,独敬其职。当隋文帝杨坚复兴天下佛法的诏书下发后,凉州大地(包括今甘肃中西部,宁夏、内蒙、青海部分地区)万民欢腾,尤其是原河西四郡僧侣百姓,欢欣鼓舞,集会庆祝。江南和西域高僧听到这一消息,如同鱼儿得水,纷纷化缘募捐,云集番禾,尽其所能。朝廷拨银到达番禾后,在内史省派来的监修大员的主持下,在凉州府和番禾县的参与下,在广大僧侣和百姓的积极支持下,不到一年功夫,一个宏伟壮观的新的瑞像寺,岿然屹立在西地凉州番禾大地上,又成为河西走廊乃至凉州全域一个最著名的佛寺,名扬天下。 隋炀帝杨广,于公元604年即位,移都洛阳。杨广即位后,继续并省州县,严刑峻法。自恃国力强富,营建东都洛阳,开凿运河,修长城,筑驰道,掘长堑,营西域,不停地东西游幸,不断地对边境和邻国用兵。可谓“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就开始了平定吐谷浑的准备工作,派吏部侍郎裴矩到张掖,摸清了西域四十四国和盘踞青海一带的吐谷浑的一切情况,写成了《西域图记》上奏炀帝。决策御定后,于大业四年七月,首先派裴矩两次大败吐谷浑,使吐谷浑元气大伤。大业五年三月,炀帝调动大军,在裴矩等陪同下首次西征,经过三个月的迁回包围和艰苦奋战,彻底消灭了吐谷浑的二三十万军队,将吐谷浑占据的地盘全部纳入大隋控制之下。接着,在这片地方设置了四郡,即西海郡(今青海湖西)、河源郡(今青海湖南)、鄯善郡(今罗布泊西南)、且末郡(今新疆且末)。从此,隋朝在西部的边防更加巩固了。 这次西征,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炀帝十分满意,传令重重犒尝了各路人马首领——兵部尚书段文振,内史元寿,太仆卿杨义臣,将军张寿,将军柳武建,卫尉卿刘权等,还为战死的大将军张定和及所有将士举行了隆重葬礼,修建了张将军庙,安抚了四郡。炀帝这次军事上的绝对胜利,极大地震撼了西域诸国,纷纷派使臣前来朝拜隋帝。炀帝抓住这个机会,作出了西巡河西的决定,于是通知凉州郡县和西域诸国。大业五年(609年)六月,炀帝率庞大的队伍从大斗拔谷(即今民乐县扁都口)西出张掖。炀帝到张掖后,召见了河西的州、郡、县文武要员和地方名儒、佛界高僧,西域诸国国主也都前来朝贺,并主动提出献地数千里,臣服于隋,炀帝非常高兴。为了庆贺这次预想不到的收获,炀帝在陈设豪华的观风行殿接见了西域高昌王麹伯雅和伊吾土屯设等二十七国国主和特使,并以丰盛稀奇的盛宴招待了各国使者,演示了优美的舞蹈音乐,并令张掖、番禾、武威郡百姓盛装打扮,前来观看,几十里路上旌旗招展,车水马龙,显示了中国的富裕强盛。接着,炀帝带领西域诸国国主、使臣和地方要员登临焉支山观光,又率领大夥到番禾县这座河西最大、最具传奇色彩的,也是文帝御令重新修复的瑞像寺礼佛。 六月二十一日天晴气爽,炀帝在大队人马的簇拥下,沿着一条欢腾的古水顺流而进,来到了瑞像寺。只见瑞像寺上上下下的山谷里搭满了帐屋,到处摆设着进行贸易的摊点,店幌招展,好一派热烈景象。皇帝的到来似乎给瑞像寺带来了福音,三百多僧侣和盛装靓丽的男女青年列队迎接皇上,然后举行了别具风采的欢迎仪式,演出了优美的歌舞,演奏了高雅的曲乐和精彩的杂技等,这些出自凉州府的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给炀帝尤其是西域各国国主和特使留下了切入肺腑的印响。在观赏歌舞期间,高昌王看得人了神,不断地发出感叹之声,竟连炀帝的问话都没有听见,炀帝觉得高昌王看得如此痴情,就顺便问道:“殿下,我大隋艺术与贵国何比?”高昌王忙回答:“不、不、不,我高昌国艺术那能与天国相比,别的不说,就这些姑娘们柔美的舞姿,已经够人陶醉了。”炀帝说:“如殿下喜欢,走时就将这全班艺仔赠你如何”,“感谢炀帝赏赠”,高昌王赶紧补充说:“从今以后,我们高昌国就是大隋的亲戚,永世友好。”晚上,又以炀帝的名义在宽敞的所有帐屋里举行了别具一格的晚宴,产自中国的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惊得西域诸国国主与特使们目瞪口呆。炀帝在宴席上说了几句祝福的话,让大家慢慢品尝,自己则邀了几位高僧在朝廷几位大员陪同下,选了一处安静的帐屋,与众高僧畅谈如何宏扬佛法的事,炀帝说:“朕自继承先帝基业以来,唯恐有什么疏忽,以致违反了先帝的遗训,有损于国祚的长存,辜负了先帝。所以事必躬亲,兢兢业业,以图国泰民安。”众高僧明知炀帝执政以来,大兴土木,连年征战,天下百姓劳役负担过重,不堪忍受的事实,但只能装在心里,不能言表。众高僧赞美了一番炀帝的功劳,就避开话茬,把话题转到宏扬佛事方面来,瑞像寺主持首先回忆赞颂了文帝宏扬佛教,修复天下佛院,敕建瑞像寺的济世功德,几位年老的高僧又讲述了从圣僧刘萨诃弘法于河西、萨诃预言、佛像挺出、佛首出现、宇文焚寺灭法,萨诃显圣救众僧、肃州推山畅流等神奇的事情。炀帝越听越有兴趣,不时地询问其详。众高僧看到炀帝心绪极佳,就进言说:“宏佛乃国家兴旺之大计,皇上这次不远万里,前来瑞像寺礼佛就是顺应佛祖,宏扬先帝遗愿,是国家兴旺之象征。”大夥议论了一阵,炀帝说:“众位高僧,你们都是佛祖的忠实弟子,你们所说的话也都是佛祖教我们大家都要做的道理。我这次到西地来,一则是顺应天意,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造福子孙万代,二则是继承先帝遗愿,拜谒名寺,进一步宏扬佛法,求佛祖保佑江山永固。”这时,陪炀帝的几位大臣插言说:“皇上,这次御驾亲征,不仅彻底消灭了吐谷浑势力,组建了四郡,还得西域献地数千里,这个空前的胜利何朝有之?今又亲来河西名寺礼佛,真乃大隋之幸,佛事之幸,百姓之幸。”这时,一位老臣看着大家把所要说的事也已说到了,就提议说:“皇上连日劳累,请御寝吧。”炀帝哈哈大笑说:“爱卿啊,你们是知道的,朕继位以来,哪一年不是东西御征,南北巡礼,车辇之颠簸,鞍马之劳苦算得了什么,朕今年刚四十出头,先帝创建的大业还托佛祖的恩典由朕去完成呐!”说完,就休息去了。 隋炀帝来到了帐屋,一切都已安排停当。炀帝招呼御侍、御卫帐外伺侯。炀帝躺下来刚迷糊间,一位银须鹤发的老佛僧站在帐屋中心,炀帝以为是今日哪位高僧又来叙话,忙坐起身来,却又身不由已的站立于佛僧的对面。那位佛僧笑盈盈地说话了:“皇上安康?我是刘萨诃”炀帝一听刘萨河这个名字,不由心头一紧,但又赶紧安慰自己镇慎,他说:“刘圣僧你已成佛近二百年了,一定是佛祖赐恩于我,请佛祖指点。”刘摩阿说:“因为你躬敬佛的行为感动了佛祖,我也没有什么好话送你,我在西天修道时,亲眼见到一桩这样的事,现讲给你听:“印度的吠舍里国,周五千余里,土地肥沃,百业兴旺,那里的老百姓淳朴厚道,风俗重学好善。而他们的国王是个好大喜功,不思治国良策,不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人。一天,吠舍里国王去游览铁围山, 只见两山之间的地狱中,用各种刑具整治鬼魂。群臣向吠舍王说:‘我们快离开这里吧’。他便向群臣说:‘鬼王且懂得整治罪恶,我们堂堂人间国度,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于是,他下令寻找了一个头发金黄,浑身炭黑的人担当狱主,并密授机意说:‘你要把地狱四墙修筑得高高地,里面种上各种鲜花,镶砌上清幽美丽的池塘,但是,要把门窗造得非常牢固,只要把罪人送进来,就别让逃出去,即使我被送来,你也不能留情。’这个恶人造好了地狱。起初,对抓来的罪人,还能依律定罪,后来,越整越眼红了,竞把经过地狱旁的行人,也都大量抓来服劳役或治罪。于是,国内百姓个个恐惧,人人缄口。 “一天,一个小和尚沿街乞讨,无意来到地狱旁边,凶恶的狱史就把他逋了进来。 那小和尚害怕极了,但他又没有逃脱的办法,就只好请求狱主给他一些时间,让他诵经忏悔后再去服刑。这时,狱史们又抓进一个人来,狱主命令立即行刑。他们先用锯子截掉了那人的四肢,又把他的躯体剁成了碎块,装进了篮子,不知作什么用,残不忍睹。不一会儿,又抓进一个彪形大汉,他们看他身强力壮,就记下了名字, 拨他去做一种苦役。 现在轮到小和尚了。狱史们把他抬到院子中间一口滚开的油锅前,七手八脚把他扔进了油锅里。可是,小和尚一点也不觉难受,反而觉得浑身舒服,象洗澡一样。过了一会儿那沸腾的油锅里竟生出一朵莲花,把小和尚托了起来。 狱主和狱史们大吃一惊,赶忙去报告吠舍里国王。吠舍里国王不相信这是真事,便亲自前来察看。当国王看了此景后,若有所思,惊叹道:‘这一定是佛祖在保佑他’。 “他的话还没说完,狱主命令道:‘现在轮到大王你进油锅了。”你说什么?”大王不是曾经有令吗?凡进入地狱的人都不能出去吗?’ “吠舍里国王始有醒悟,感叹道:‘法度不当,残害了多少无辜的人啊!’好吧,在我死亡以前,我得把你这个凶恶的魔头除掉。你这样肆无忌惮地涂炭生灵,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也是我的过错啊’,说完,命令随从,把这个狱主投进烘炉中烧死了。 “从此,吠舍里王推倒了地狱高墙,废除了酷刑,释放了构做苦役的百姓,修订了法律,修建了寺院,宏扬佛法。从这以后,天竺诸国里官不犯罪,民不入狱,到处一片气象升平的景象。” 佛圣刘萨诃讲完了这个故事,一眨眼就不见了。 炀帝定了定神,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迅速在脑海里转了一圈,马上清醒了起来。他想:“朕竟然在西陲地方遇到了佛祖,领受了佛祖的教诲,佛祖的教诲包涵些什么意思呢?这真是朕的幸运啊!”他又想“萨诃佛显圣可不是常有的事,朕必须以实际行为报答佛祖的恩赐,以求免灾,降福大隋。但佛祖讲的意思朕还没琢磨清楚,暂不能讲出去。”主意已定,他马上传令几位心腹大臣来帐议事。几位大臣不知皇上半夜传唤有什么紧急事情,都静静地等待听候。炀帝说:“朕此次西巡,收获极大,朕觉得这都是佛祖在保佑,朕此次来瑞像寺礼佛,又领受了佛的恩典。”他停顿了一下,心想:刚才发生的事还是不明说为好。他说:“朕叫你们来,是想和众爱卿商量商量,可否从军银中拨出白银一万两,把这座先帝敕令复修的瑞像寺扩充增修一番,给每个僧人新制袈裟一领;其次,朕这次礼佛受到了佛祖的教诲,对佛祖的感悟至深,朕想,是否把瑞像寺改名感通寺;其三,可令天下寺院、画师前来感通寺模写刘萨诃佛圣的佛像广传供奉。众爱卿意下如何?”几位大臣听了,都齐口同声地说:“皇上英明。”都表示赞同。这时一位大臣进言说:“皇上这次西巡到番禾,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之举,是否请皇上敕令勒碑,以作纪念”。炀帝说:“这件事就留给后人去办吧”。几位大臣按照皇上的意思,当即拟写了两道圣旨,一道是皇上赐银赐物于瑞像寺和瑞像寺改名感通寺的;一道是传喻天下模写画像传形的。一切准备停当,天已大亮。 上午时分,在西域27国国主和特使的参加下,举行了隆重地赠物仪式,宣读了皇上的两道圣旨。众人听了后,尤其是西域诸国国主和特使听了后,无不惊容倒眉,倾心折报。这时,由两位内侍捧上了文房四宝,请皇上书写匾额。炀帝挥动御笔,在一块白绫上写下了“感通寺”三颗苍劲有力地大字,随令刻匾悬挂。同时在内务大臣的建议下,将原附属于瑞像寺的另外两处寺院,也敕令改名为感通下寺。瑞像寺的方丈代表寺院接受了皇上的恩赐。这时,全体僧侣已感动得热泪盈框,列队叩拜,三呼万岁,感谢皇恩浩荡。西域诸国的国主们也推举高昌王表示了大家的心愿。高昌王说:“尊敬的炀帝陛下,我们这次东行河西,是托了佛祖的福,也托了陛下的福。几天来的所见所闻,给我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今后,我们要与大隋永远和好,并以陛下为榜样,宏扬佛法。以求国泰民安。” 事毕,炀帝班师回朝,西域诸国国主也各自回国。感通寺,由于中原天子的巡礼和扩建增修,更加繁荣,壮丽,名声大震,来自延、绥、石、隰、慈、丹、岚、威诸州和西域诸国模写传形萨诃佛像的的州使、国使和寺院僧众络绎不绝。从此感通寺誉满西域,名扬神洲。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