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番禾郡御容山瑞像佛传奇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951
专题名称:
番禾郡御容山瑞像佛传奇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351.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公元435年)圣僧刘萨诃西游路过番禾县时预言:“此山崖今后必定有佛像出现。”八十六年后,也就是北魏孝明帝正光初(约公元520年)前的一年多时间里,番禾县东北方向的御容山上空,不时出现七彩祥云,有时候佛光璀璨,照得大山周围一片光明,引起了当地和附近郡县官府和僧侣百姓的极大注意。有一日,御容山上彩云满天,云层中似有很多人影恍动,消息传开,一时间,番禾郡县官员、僧侣和老少百姓欣喜若狂,拥至山脚翘首观望。众僧侣焚香祝愿,诵经祈祷。谁也说不清这是什么征兆,于是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官府的人说:这是天降瑞气,大概是我们众位大人升官的祥兆;老百姓说:这大概是上天眼开,佛神显灵,要惩治那些贪官污吏了;僧侣们祈祷说:佛啊,大能的释迦牟尼佛啊,赦免了我们的罪吧,保佑天下生灵平安吧??。众人正在议论之间,忽然天降狂风暴雨,雷震山裂。一道耀眼的金光降落在了峡谷中的一座山头上,顿时,人们像潮水一般拥向金光降落的地方,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众人走近山崖时,山崖上端端正正现出了一尊石佛瑞像,金光四射,但佛像缺少头额,于是,人们恐愕惊怕,官府也束手无策。一面诵经祷告,一面派人到张掖、武威请来了几位高僧,诵经七天,祈求佛祖饶恕,赦免人间的罪孽。一天,众僧正在歇息的时候,来了一位牧羊的人,他听众僧谈论佛教界先师的事迹,他插嘴说:“众位师傅,我也听我爷爷讲过,他小时候,这里出过一个刘萨诃和尚,为老百姓作过很多好事、善事。”这一说,倒提醒了一位高僧的回忆,他把师傅曾经给他讲述过的刘萨诃圣僧弘扬佛法的事迹和预言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了,大家认为,这一定是刘萨诃预言显灵了,但怎么办呢?。这位高僧再想问一问牧羊人的看法,回头一看,牧羊人早不见了。众僧更加惊疑。于是,他们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和刘萨诃预言的传闻向番禾郡县官府作了报告,官府一时也没了主意,决定由官府和广大僧众齐心协力,选找上好石料,选派能工巧匠,雕制佛头,预备安装。 佛头雕好后,举行了隆重的安首仪式。这一天,有来自番禾郡县和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和附近郡县的官员,也有来自众多寺院的广大僧侣,老百姓更是无计其数。安首仪式上,佛界佛僧们进行了一系列拜佛活动,虔诚肃穆;郡县官员和老百姓,也作了一系列的祭佛、献斋、烧香叩拜仪式。场面十分壮观。仪式结束后,天已傍晚,人们皆尽散去,只有少数佛僧敬守佛像。就在这一天,番禾城东二十里的村子里,遭受了一场盗贼抢劫的重大事件,老百姓的耕牛、羊只、马匹、粮食被掠走大半,一片残象。百姓们立刻派人连夜前往番禾县报官。 这天晚上,番禾县城灯火通明,番禾县邀请周边郡县官员的筵会正在歌舞声中热闹进行。报官的人赶到县衙向值班衙役述说了事由,请求要见县府大人。衙役见事关重大,赶紧向番禾县令作了禀报,县令大人很不高兴地说:“去!告诉来人,今夜老爷有重要事情,叫他们明日再来。”衙役立即把老爷的话向来人说了,来人哀求地说:“再麻烦班头大人,就说小民一定要见县令老爷,不然我们就闯进去了。”衙役再次禀报,县令老爷生气地来到衙门口,反剪着手,冷冷地说:“真个不识事务的东西,不是对你们说了吗,老爷今晚有更重要事情,叫你们明天??”来人一齐跪下说:“老爷,小的不是不懂规距,是案情紧急啊!等到明天就来不及了。”老爷平了平火气说:“带来东西没有?”来人忙说:“老爷,来不及啊!敬奉老爷的东西明后日一定送来。”“混帐!我是说有无状纸?”“老爷,我们来时村里还乱作一团,一时难以写上状纸。”“好,先派两个衙役随你们去追捕盗贼。可要告诉你们,办案是要花银子的,你们全村需先每人收取五钱纹银交上来!”说完,惺惺离去。两个衙役随乡民来到村里,经过几天的追查寻觅,连个盗贼的影子都没追到,倒是吃喝花费了一大堆。村民们愤愤埋怨县衙无能,又把状纸送呈到番禾郡,大约过了一月有余,在百姓们的苦苦催促下,番禾郡回复说:“此案仍有番禾县办理。”就这样推来推去,半年时问过去了,这桩案子始终没有分晓。后来,一位县衙班头说:“以后,你们好自为之吧,如今天下纷乱,盗贼四起,郡县也没有办法呀!”百姓们听了愤怒逾裂。只好忍气吞声作罢。 再说御容山安装佛首仪式顺利进行,相安无事,敬安佛像的众僧也高高兴兴地渡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第二天早上,佛徒们敬香诵经时,发现佛头堕落地上,众僧怕官府知道了治罪,就悄悄地七手八脚地把佛头请上了佛肩,可过了一夜,佛头又跌落地上,昼安夜落,连续三次,众佛徒非常惊恐,立即把这事向官府作了汇报。于是番禾郡县大人会同寺院主持,又一次进行请首仪式,可是,连续十数次,白天安好,夜晚落地。后来又刻制了木制头安放,仍然如此。无奈,只好视之任之。其后,北魏朝廷内虹不洁,政道颓衰,贼役连加,百姓苦楚。正好应验了刘萨诃的预言。 又过了三十七年,到北周明帝元年(公元557年),在凉州城东的七里涧,有人发现每夜有很强的光亮出现,彻夜通明,遂报告官府,官府差人同众人百姓、僧侣前往观看,发现是一尊石佛头像。有高僧说:“这是佛祖赐福人间的征兆,是给番禾郡御容山送来的真佛头。”于是,通知番禾郡和各郡县,邀集凉州所有高僧,把这尊佛头用八抬大轿送往御容山。同样举行了隆重的安头仪式。安头时,正当众高僧请起佛头刚刚举到头顶时,佛头忽然飞起,自动地飞到了佛肩上,仔细一看,佛身和佛头宛如整体,毫无差殊。众佛徒欣喜万分。于是,举行了四十九天的沐佛庆祝活动。奇怪的是,在沐佛活动期间,不断传来响亮的钟声,这钟声在御容山周围都能听到,但这声音从何处传来无法测定。于是,这一吉祥的消息很快传遍凉州大地。同时,在刘萨诃创建的云庄石窟寺的上空,也出现了大片七彩祥云,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从这一年开始,政治清明,赋税减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这一年,番禾郡和凉州府,把这里发生的一切事情详细写了奏文上报北周朝廷,奏请在这里修建一座寺院。皇上宇文毓御览了奏折后,大为吃惊,似信非信。为了慎重其见,派朝廷大员前往番禾作了调查,得到的结论与奏报情况完全相符。皇帝非常高兴,认定这是佛祖的赐福,就从国库里调拨了一大笔银两,下旨在番禾郡佛像出现的御容山上建造一座宏大的寺院,赐名:“瑞像寺”。并下旨凉、甘、肃三州,各调派能工巧匠和役力一千人,共三千人参加建寺。为了保证建好寺院,皇上亲点得力御前大臣,带上上方保剑前往监造。御前大臣临行时,皇帝宇文毓又口授了一道旨意:爱卿到得两地后,可视那里的情况,动员各级官员出些银两,可在发现石佛头像的武威东七里涧,建一座规模适当的寺院。对在安装佛首时,出现彩云的番禾县东三十里刘萨诃和尚开凿的那个石窟寺院进行扩建,这两处寺院都要绘制瑞像寺佛圣的画像供奉,这两处寺院的佛事统由瑞像寺管理。”御前大臣领旨来到西地后,按照皇帝的御旨,精心组织施工,经三年劳辛努力,于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建好了肃穆宏伟的瑞像寺和另两处寺院。从此,瑞像寺佛光缭绕,钟磬嘹亮,佛事繁盛,高僧云集,成为辽阔的凉州大地和丝绸路上一处誉满天下的大寺名寺。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