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永昌县民俗文化 生孩子与踩生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914
专题名称:
永昌县民俗文化 生孩子与踩生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7/001
起始页:
020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孕妇生孩子前,要及早约请“老娘婆”,也叫接生婆。临产时孕妇进入自己的住房,俗称月房,拆去炕上毡席,铺上久经日晒的细沙或炕洞里的草木灰,放一条旧被子,由老娘婆接生。孩子出生后,老娘婆要用烧红的铁铲断脐带,取孩子身上和口中的污腻,把婴儿脐带盘在肚脐上,用干净的棉花或洗干净的旧布或人家孩子穿过的旧衣服(说用旧的孩子安康)包裹好孩子,并将胎衣深埋在炕沿下或门背后,不能丢弃,寓意保守孩子初生秘密,保孩子一生平安。如果祈求生男孩的生准了(多指男孩),家长要去寺庙里上香还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提倡新法接生,培养新法接生员,提倡孕妇生产时铺上油布或草纸,改跪着生为躺着生,推广产房消毒、断脐用消毒医疗器械,保障了产妇和婴儿健康。约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政府宣传下,有极少数人到医院生孩子。到80年代左右,由于城乡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广大群众卫生医疗常识的提高,孕妇生孩子时,都到县乡医院住院生产,提高了产妇和婴儿的安全系数。
知识出处
《祝巍山文史论稿》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70余篇文章,40余万字。内容涉及地方志理论研究与实践、地方历史研究与探微、历史轶事研究整理以及散文诗词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