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狮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859
专题名称: 北山狮伏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2/001
起始页: 0437.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相传,乾隆四十九年春天,一大早,永昌知县李登瀛来到县衙,师爷递上几份文件,李大人仔细看过,觉得并无什么大事。 正是春耕播种季节,百姓们都忙于耕种。看看窗外阳光明媚,春风轻拂,李县长安顿好值班衙役,换上便装带领师爷和几个随从,向云川书院走来。 前些日子,他来书院看学子们时,路过“明经堂”,偶然发现西北角那片荒芜的土地。突然,李县长眼前一亮,一个主意从脑海中逐渐形成。自从云川书院开办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来读书,自己与乡绅们多方筹措资金,增建了七八间校舍,在南济汉、南棠等人的带动下,也有许多饱学之士自愿担当老师。书院一向遵循:“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公卿之子为庶民。”所以,许多孩子家贫交不上学费,实行免费或减免学费,开门纳士。 可是,这样一来,书院的经费支出越来越大,财政拨款只是杯水车薪,自己一直为这件事伤着脑筋呢!李县长忽然茅塞顿开:何不利用课余时间,发动学子们动手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来一个自给自足呢? 主意已定,县长自己带头下地劳作,号召衙役们、学子们积极参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已开垦出了大约二十多亩地。趁今天天气好,衙门也没什么大事,正好去规划播种事宜。 李知县本是山东蒲城的农家子弟,进士及第后,到永昌任知县,原本很懂得些耕种稼穑之道。在阳光下,他挥汗如雨,干得有模有样,正起劲呢。 突然,师爷带着衙役来报,说有人报案,城外北山下有狮子出没,附近百姓深受惊吓,不敢出门不敢耕田。李县长闻听,很是诧异,这北山山脊平缓,山上只有浅草野花,并无森林资源,是不适于狮子生存的。奇怪,怎么突然会有狮子出现呢?莫不是谣传? 李县长放下铁锹,带领师爷和衙役赶到北山下,唤来报案人细细盘问。原来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名唤春生,一大早起来到北山脚下杨树林中背“四书”时,透过清晨的薄雾,忽见有一铜额豹眼的雄狮威武地蹲伏在北山上,孩子一惊一慌,吓得扭头就跑。 李县长听得真切怪异,便亲自带人细细察看。五次三番,几乎将北山搜寻翻捡了个透,还是没有找到狮子的影子。五十多岁的李县长劳动了一上午,又折腾了这大半天,腹中饥饿,双脚酸痛,困乏之极。便席地而坐,在草地上休息。不知不觉中,打起了盹儿…… 不觉进入一密林中,树高林深,遮天蔽日。李县长正迷茫呢,突然看见远处蹲坐着一只狼,两眼发着绿光,贪婪地盯着自己。李县长正想躲避,忽见一只豹睛虎,大摇大摆地向自己逼过来。李县长大惊,正欲高呼救命,忽然,从北山上扑下一只铁额铜头的黄狮子来,那狮子竟然张口说话了:“李县长莫怕,有吾镇守在此,谁敢造次。”李县长惊魂未定,心中十分诧异,这狮子不仅不伤人,怎么还会说人话呢?还知道我是本县县长,正要上前问个究竟,却听衙役在耳边呼唤:“回禀太爷,属下已将北山翻了个底朝天,未见任何野兽。” 李县长被唤醒,这才知道自己竟在这山下睡着了。不由地感叹:“老了,不服老也不行了。”只是,这梦中情景甚是怪异。复起身,抬头向山上看去。正好一抹金黄色的夕阳闪着耀眼的亮光,斜斜地洒落在北山顶上,山顶被染得色彩斑斓,有一种层林尽染、美不胜收的感觉。突然,李县长眼前一亮,此刻,北山的模样,俨然就是梦中对自己说话的那头狮子重现在眼前。李县长不由擦了擦了眼睛,生怕自己老眼昏花,看错了。定睛仔细端详,莫不是一头雄狮蹲伏着吗?不错,一点也不错。 李县长戴上老花镜,手捻八字须,再三琢磨,细细回味,越看越觉得奇妙,越想越觉得神秘。又把梦中所见一一说与师爷,师爷也觉得怪异,随口吟诵道:“莫不是北山狮伏,出现了祥瑞之兆?”李县长捻须沉吟着,点头赞同,不觉诗兴大发,即兴口占一绝:“小山结构另方圆,铁额铜头致宛然。父老不须忧虎豹,神峰千载镇金川。”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这本全景式反映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辉煌发展历程的书。本书集文学性、艺术性,鉴赏性、趣味性,历史性、资料性为一体,汇诗赋、书画、摄影、记述、文献等文化要素于一体,着力挖掘县城北环路以北,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名人轶事,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命色彩,可品、可赏、可鉴、可赠、可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