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子香草浒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856
专题名称: 北海子香草浒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2/001
起始页: 0421.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北海子绿草如茵,泉水淙淙,林木繁茂,花草遍野,到处长满了多种乔木和灌木丛,明清建筑的佛寺道观飞龙走凤,泥塑彩绘,或掩于百年苍翠的茂林,或悬于峭壁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悠久的释家文化吸引着河西走廊,香客游人不绝于道,寺内钟声深沉而旷远,殿内法音嘹亮而悠扬,这就是当时唐敕建的“古刹寺院”金川寺。 北海子的美呈现在游人面前,使人有进入仙境之感觉,更为称奇的是“回音溪”,马家泉(民国时称)、观音塘、老君洞(元至正年造凿),山崖峭壁上的悬空楼,北海三宝“泥匾、铁塔、香草浒”。千年唐柏,百年长老紫荆,紫云大巨石(金川寺镇宅之石),亭台楼谢,双塔巍峙,古扬树蔽荫遮天,清泉流水,鸟语虫鸣,清香的野花味喷入鼻孔,极感神清。转轮寺前大木轮在水下四季不停的滚转,发出吱吱的水音调,石窗口飞流的细水倾泻之下飞趟过大木轮,飞珠溅玉,掷出无数琼花,这便是闻名当地的“白马传经灵泉圆”之处。北海子不到北湖不见海,到湖始见山水恋。气候湿润,空气清新,使河西走廊一处难得的避暑消闲胜地。 北湖三宝之一“香草浒”,历史悠久,广为传扬。马家泉的东面此处是名噪一时的“香草浒”。三十年代,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四季分明,春天繁花似锦,夏日树木吐翠,秋时层林丹叶,冬季银装素裹,水清、草绿空气宜人。 香草浒北靠水云山,南北宽百米,东西长三百米余,是一处天然幽美的自然风景区,湖水从东水云山西流泉流于湖中,湖旁围绿林成荫,流水潺缓,湖水深约五尺余,清澈见底,水中冬青绿似碧玉。微风佛之,无数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湖面上生长着少处芦苇和金磨菇草,数多的野鸭在水面上游飞,湖边河柳、红沙柳枝叶繁茂,湖旁围长着多种奇异的小野花,不知是那种草花散发着不同的清香味,历来在民间人们的心目中总是个谜,野花香浓,蜂蝶翩翩,轻风吹来,香气醉人,在河柳枝上红、黄、绿色衣装的小鸟叽叽地欢叫,此地正是花木之茂,鱼鸟之繁,使人陶醉,景色迷人,游人每有心烦气躁时,如能游到香草浒旁,就想走走、坐坐、眼望着蓝色的湖水,闻着清香的野花味,嗅着泥土的芬芳,听着群鸟鸣唱,看着微波的涟漪,面对四周原野或放腔吼上几声,唱上几句,极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民间传有俗言“众人来到香草浒,速能解清烦心事”,历年对香草浒的传扬广多。 相传南北朝北魏太武帝年间,僧人宝云大师和一小僧从东土向西游去天竺,二僧途经番禾郡(永昌县)已到晚上,准备当晚在这里找个住宿的地方休息一日再行西去,来到番禾郡天已黑了,伸手不见五指,脚下行走地面坑坑洼洼,禅师手拄长木杖慢慢的往前走,望街道两旁一片漆黑,不见有灯亮处,找不见住宿的地方,师徒二人继续往前行,来到路左有一巷子口,禅师望里看见巷子里面有高挂的小灯箱亮光,二僧急忙朝灯箱方走去,来到此处见是几家小客栈,禅师叫小僧去敲一家客栈的门,里面店小二应声开了门,迎师徒二人进去安排就宿,禅师因长途行路身体疲倦忙叫小二简便做饭就食,上炕铺歇息,趟在土炕上二僧睡意突然袭来,两眼睁不开,呼呼的睡入梦乡。 禅师听门外人喊马叫,正准备出去看看,忽然从门里进来一小僧,近前合掌行礼便说:“大师是从东土来的客人,我寺主人请大师去游览北湖”。禅师应随行礼,跟小僧出了客栈,巷子里人山人海,行路困难,禅师从人群中使劲的拥挤过去,出了巷子口步月花阴,走起步来快似风,身轻飘飘,随小僧来到城北面处,此地一片绿荫,泉眼无数,水流清清,禅师近前看视野,回头来问小僧话,但随来的小僧突然不见了,禅师心里惊慌,正在这时,望前面不远丛草中站立一对白鹤,伸着脖子直叫唤,禅师忙朝白鹤走去,快走到鹤前,白鹤忽的起飞向北去了,禅师心想,我今天探个虚实,到底这地方有什么秘密,禅师由朝鹤飞去的方向走去,来到此处不见鹤,这时禅师心间一亮,白鹤是来给我俩引路的,近前一棵大柳树下坐着一位老僧,手柱长木杖在像是等候人,老僧见禅师来到,起身上前迎念句:“阿弥陀佛”,便说:“小僧慧信是本寺主持,日前预感将有贵人来此,打发小徒前去谨请大师,先请大师前行入寺内。”禅师合掌回礼致谢,随老僧前行,禅师便走观望,这里天空蓝的让人心醉,白云飘飘,晴朗气爽,一路方围,杨柳翠绿,小溪清流,老僧引领自语:“贵人去西土,途经先来游览番禾郡的北湖景色”。不觉少刻,二僧来到一寺院,禅师望寺院宏伟壮观,山门上没悬寺名匾额。老僧停步在寺前说:“贵人先请入内,小僧后随。”禅师行礼谢过,进入寺院,院内崇楼杰阁,古柏参天,满院花草葱茂,香气袭人,给人一种说不尽那静室幽居。老僧引领禅师先到长房歇息、喝茶。少休片刻老僧倍禅师去游转寺院宝殿,二僧走出斋房穿越过殿,四大金刚扬鞭怒目,使人生畏,天王殿内弥勒大佛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生趣盎然,引进三圣殿,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为“西方三圣”,生动容慈,衣褶细叠,迎风欲举,二僧来到大雄宝殿,殿内香烟缭绕,钟罄鸣奏,悦耳悠扬,帷幕高悬,绣帘低垂,上宝座上佛祖释迦牟尼佛两侧站立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左右供奉众佛,十八罗汉,各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二僧忙向佛祖倒身下拜,又向左右的众菩萨再拜,各各三匝已遍,老僧站立旁给禅师解讲,禅师转身又复向佛祖长跪,合掌皈依,启上道:“弟子宝云从东土来西去,途经此地,来路迢遥,不曾备得,拜求佛祖,劝人为善,皈依佛门,敬修正果,同生极乐国,尽报此一身。”禅师又连拜三匝,起身随老僧走出大殿,寺院内僧人香客极盛,出人拥挤,院地炉内香烟缭绕上空,禅师忙问老僧: “这里是什么寺院,何时建成?”老僧便说:“寺院何时建,小僧我也不知,因天灾人祸,屡兴屡发,如今寺院现壮,修寺无记载,后世来题现”。老僧忽地一笑,又说:“我请贵人来游的寺庙,现今还没寺名,等后来就有贵人来题寺名吧。”二僧谈笑风声,走出寺院往东游去,一路方围湖水清清,微风送凉,来到一湖旁,老僧停步忙说:“这里就是番禾郡又名的香草浒,湖旁围长有多种野草花。人如闻到野花香味,急能养神清心,速治头痛。”老僧说着,忽从微风中香味朴鼻,头脑极感清醒。禅师听完老僧的话,近前几步站立湖边,闭目静心,正体验着清香味,忽从水面吹来一阵凉风,迎面而过,险些儿把禅师掉进湖中,禅师浑身打了个冷战,老僧急忙上前扶柱禅师,二人还没转过身来,后面忽听有人喊:“宝云快走!” 禅师从梦中惊醒,犹觉身还在清凉幽静的香草浒,忙睁眼不见了老僧,自己还睡在客栈的土炕上,禅师才知道是昨间得了一梦,因长途行疲倦,昨日来已晚休,今晨小僧已起床,没打搅师傅的休息,想让师傅多睡一时,使被巷子里小贩的吆喝声惊醒,禅师急忙起床洗涤,叫小僧请来店小二忙问:“您们番禾郡北面是什么地方,有啥寺庙?”小二说:“北面二里处是我们番禾郡的风水宝地,有山有树,四季流水,东流西来两水合一,山环水抱,山高水低,绕流于金川河北下,此处没有寺庙,有一神奇的草湖,名扬一噪。”禅师听了小二的讲述,心情非常激动,小二的讲述和自己梦中的幻觉相似,不如亲自去一看,急叫小僧收拾行装,问小二外面有卖素食的去用斋饭,小二引领二僧出了客栈,巷子里人多来往,小贩的吆喝声,人杂声,颇为热闹,有几家客栈、小杂货店、路边摆小摊的人多,有卖杂货、卖皮毛的、卖地方小吃,禅师便走观望,这个巷子像是番禾郡的经济贸易集市,地方小吃花样多,小二随二僧慢步的转游,来到一小摊,卖扁豆米汤,清油炸麻花,师徒二人就坐用斋饭,饭后回到客栈,小僧请来店小二,详细问了走北面的路和南山云庄寺的情况,二僧谢了店小二,付了店钱,走出客栈向北去了。 宝云大师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年已花甲,银髯飘胸,精神建旺,满面红光,身穿银灰色长袍,外装土黄色袈裟,足登云层灰布鞋,手柱桃木长杖,走起步来身轻飘飘,很像童子身。 番禾郡的六月天,正是初伏,天气特别炎热,二僧来到北湖地,山下一条小溪将山环抱,此山叫水云山,山东面有一西流泉,泉水向西流于香草浒,山前面就是人称的香草浒,浒旁围一片片绿茸茸的水草地,草木葱茏,野花香浓,蜂蝶飞舞,群鸟鸣唱,二僧目观片刻,当时惊耽了,禅师暗想,我是来重游香草浒了,来看梦中的一草一木。 二僧身临其境,放下行装,静坐在湖旁,常吸一口气,鼻闻清香味,顿觉清心而意快,此处正是一块仙境之地,歇息少刻,禅师起身随小僧向北湖西面游转,来到金川河的南岸上,这里没有见到梦中的寺院,但禅师眼观四方围,山环水抱,草木繁茂,护荫地脉,能藏风聚气,从河西走来,这地处是唯一的胜景之最,如能在这宝地建一寺院,就是天赐的佛教圣地。师徒二人看此地风景幽美,心神舒适,心想在北湖多住几日,二僧游到晚时,夕阳西沉,湖面红霞映水,幽景宜人。天色已黑了,师徒俩正想返回香草浒旁找地方歇息,忽然天空西北方现出一道亮光,直奔向东来,亮光直落在金川河南岸处,禅师见空中亮光落向东来,急忙和小僧跪拜在地,不敢睁眼,闭目静耳,双手合一,忽耳中从远隐隐听见寺庙钟罄涌经音,禅师心间一亮,神清气爽,睁眼什么也听不见了,心想空中落下亮光,此地处将来竟然是建寺院圣地,二僧起身前来看,什么也看不到,因天气黑了,只能看到原地一块大巨石。 二僧回到香草浒旁打地铺就宿,一连歇息数天,北湖连住数日,起程到南山云庄寺修世去了,禅师在云庄寺修世三年,在这期间,他带领弟子们为云庄寺打造了数座青州石雕佛,供奉于云庄寺,到第四年春天,二僧离开云庄寺去西土游了,后到唐贞观年间,在城北二里处北湖金川河南岸上敕建了金川寺,后云庄寺三座石佛被请下南山,供奉于金川寺,历来民间称金川寺的三件宝之一“北魏佛”就是宝云大师亲临打造的石佛,其中的三座云庄寺供奉数座,宝云大师来游北湖香草浒,打造石佛的传说,世世代代传至于今。 但现在的香草浒,从五十年代至今,教场湖垦荒种地,年年农地的溢水流趟入香草浒,六十多年来,香草浒已被泥水掩埋,没有湖水了,现在看当年的香草浒是一片草湖滩。

知识出处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

美丽的北海子》这本全景式反映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辉煌发展历程的书。本书集文学性、艺术性,鉴赏性、趣味性,历史性、资料性为一体,汇诗赋、书画、摄影、记述、文献等文化要素于一体,着力挖掘县城北环路以北,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名人轶事,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命色彩,可品、可赏、可鉴、可赠、可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