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福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圣容寺》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846
专题名称:
五福台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1/001
起始页:
0120.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在毛卜喇以北的古长城外,有一个叫宋家湾的村子,青山为衬,溪水向阳,整个村子处在一片白杨、沙枣树林中,绿草茵茵,鸟雀啼鸣,让人感到这里就是世外桃源。村外西北方向有一处台地,人们称它为五福台。为什么叫五福台?这里有一个故事在民间流传。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一户姓冯的人家,有一个女儿叫五福。五福妈怀五福时,看到一对白鹤落到了村前的台地上,随之有五个身披金色袈裟的佛祖从祥云里降至台上歇息。五福妈知道这是很吉祥的事,待生了孩子后就给她起了个五福的名字,托五佛的保佑。五福从小乖巧可爱,长成二八少女时美若牡丹。远近的人都说,五福就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女儿下凡,虽说谁家都希望自己的女儿俊美,但女儿太漂亮了也的确麻烦。真是“窈窕淑女,公子好逑”。今天张家的公子骑了高头大马来求婚,明日李家的媒人坐了花轿来说亲,弄得五福父母很烦心。五福呢,她心志不高,但也不愿匆匆轻许婚姻,以免误了自己的终身。 有一天,来了一位骑骏马的公子,他是从肃州去长安科考的书生,路过借宿在五福家。他见五福如此美貌,不免痴迷,就推说身体不适,不能上路,多盘桓了几日。就是在这几天,五福端饭递茶,一对青春男女言来语去相爱了,随即征得冯家父母同意订了婚约,以期公子科考登第,再完大礼。 可惜天公不做美。就在公子准备启程的当天夜里,边外的胡人一声呼哨,飞马来掠边。村人已经习惯了胡人劫扰,知道怎么应付,听到呼哨,早已纷纷进山躲了起来,冯家父母和五福也急忙拖了公子去山中。不想这公子书生意气,只身恃勇要去说服胡人,不可残害无辜百姓。冯家父母及众乡邻阻挡不及,他已骑马卷入胡骑中,从此没有音讯。 事后,村民们虽然赞叹这公子的义气,但也没有办法去胡人那里救回公子。这可苦了五福,每日去了村前五佛台上向边外观望。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又从善男信女口中传到御山圣容寺的方丈法显耳中。法显感到自己侍佛,是空门之人,理应不管红尘中这儿女私事。但出家人以善为本,应遵循佛祖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教诲。他深知红尘事,不见刀刃也能杀生,就告知弟子,他要出关去胡人那里寻找这个书生。 法显和尚不顾众弟子劝阻,执意出关,一边弘扬佛法,一边打听公子下落。经过千难万险,终于从胡人那里寻回了公子。进关那天,五佛台上声乐齐鸣,村民和善男信女被法显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所感动,请了乐班在这里唱奏声乐,迎接法显和尚和公子到来。后来,公子科考中了举人,便在五佛台上修了一座五佛庙。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不知什么原因,五佛庙不存在了,村中的人觉得佛即福也,就把五佛台叫成了五福台。
知识出处
《永昌圣容寺》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圣容寺的历史渊源,文物古迹,自然人文景观,传说故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