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民间艺术音乐舞蹈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史话》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739
专题名称: 永昌县民间艺术音乐舞蹈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234.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永昌民间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音乐一般包括器乐和声乐两部分,如戏剧音乐、曲艺音乐、社火音乐、宗教音乐、民间器乐和民间歌曲歌舞等不同形式。戏剧音乐有秦腔、眉户、歌舞剧等。用来伴奏的有弦乐、管乐和打击乐等。曲艺音乐有与贤孝、说唱、念卷、快板等相伴的二胡、撞铃、竹板等宗教音乐是僧道诵经的曲调,伴有木鱼、鼓、铙钹、磬等。除此之外,民间乐还包括民歌小调和民俗歌曲及各种演唱常用的器乐、管乐器有:笛、箫、唢呐、笙;弦乐器有:板胡、二胡、高胡、中胡、京胡;弹拨器乐有弦、琵琶、扬琴等打击乐种类较多,有腰鼓、盘鼓、钹、锣、磬、梆、木鱼、牙子、撞铃以及社火中的霸王鞭等。 县内民间流行的舞蹈形式较多,但一般简单粗犷。如社火中的狮子舞,由3人或5人化妆为狮子,一人引逗,狮子作出跑跳跌扑、翻滚抖毛、直立腾转、上山下山等动作,灵活多变,引人入胜;又如社火中的龙灯舞,纸扎龙头,鳞纹布套作龙身,龙体内置灯,一人持绣球引前,十余人或数十人各持龙身一节举要、盘旋曲屈,做出“龙抱九蛋”等多种动作,栩栩如生还有如社火中的鼓子队(清河地区)、太平鼓队、腰鼓队,以集体形式,边打着多种鼓谱,一边做出各种各样的舞蹈表演动作,红火热闹,气势磅礴。还有姑娘们的扇子舞,十几人或几十人一边唱着各种曲子,一边舞动着彩扇彩绸,作出多种舞蹈动作,轻盈细腻,潇洒优美。现代以来,县内的学校、机关、部队、工厂,凡遇盛大活动都要排练文艺节,排练出了很多现代舞蹈、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够固定,保留下来的不多。

知识出处

永昌史话

《永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通过千年沧桑、往事如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现代风韵等几个方面内容的叙述,对永昌县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