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隋炀帝西巡躬往番禾瑞像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史话》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725
专题名称:
隋炀帝西巡躬往番禾瑞像寺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084.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隋炀帝杨广,于604年,移都洛阳。杨广即位后,继续并省州县,严刑峻法。自恃国力强富,营建东都洛阳、开凿运河、修长城、筑驰道、掘长堑、营西域,不停地东西游幸,不断地对边境和邻国用兵。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炀帝就开始了平定吐谷浑的准备工作;派吏部侍郎裴矩到张掖,摸清了西域四十四国和盘踞青海一带的吐谷浑的一切情况;写成了《西域图记》上奏炀帝。决策御定后,大业四年(608年)七月,派裴矩两次大败吐谷浑,使吐谷浑元气大伤。大业五年(609年)三月,炀帝调动大军,在裴矩等陪同下首次西征,经过三个月的迁回包围和艰苦奋战,彻底消灭了吐谷浑的二三十万军队,将吐谷浑占据的地盘全部纳人大隋控制之下。接着,在这片地方设置了四郡:西海郡(今青海湖西)、河源郡(今青海湖南)、鄯善郡(今罗布泊西南)、且末郡(今新疆且末)。从此,隋朝在西部的边防更加巩固了。 这次西征,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炀帝十分满意,传令重重犒赏了各路首领——兵部尚书段文振、内史元寿、太仆卿杨义臣、将军张寿、将军柳武建、卫尉卿刘权等;还为战死的大将军张定和及所有将士举行了隆重葬礼,修建了张将军庙,安抚了四郡。这次军事上的绝对胜利,极大地震撼了西域诸国,他们纷纷派使臣前来朝拜隋炀帝。炀帝抓住这个机会,作出了西巡河西的决定。大业五年(609年)六月,炀帝率庞大的队伍从大斗拔谷(即今民乐县扁都口)西出张掖。炀帝到张掖后,召见了河西州、郡、县文武要员和地方名儒、佛界高僧,西域诸国国主也都前来朝贺,并主动提出献地数千里,臣服于隋。炀帝非常高兴。为了庆贺这次预想不到的收获,炀帝在陈设豪华的观风行殿接见了西域高昌王麹伯雅和伊吾上屯设等二十七国国主和特使,并以丰盛稀奇的盛宴招待了各国使者,表演了优美的九部国乐和鱼龙漫延百戏节目,并令张掖、番禾、武威三郡百姓盛装打扮,前来观看。几十里路上旌旗招展、车水马龙,显示了中国的富裕强盛。接着,炀帝带领西域诸国国主、使臣和地方要员登临焉支山观光,还率领大家到河西最大、最具传奇色彩、文帝御令重新修复的瑞像寺礼佛。 六月二十三日,天晴气爽。炀帝在大队人马的簇拥下,沿着一条欢腾的古水顺流而进,来到了瑞像寺。只见瑞像寺上上下下的山谷里搭满了帐屋,到处摆着贸易摊点,店幌招展,好一派热烈景象。皇帝的到来给瑞像寺带来了福音,三百多僧侣和盛装靓丽的男女青年列队迎接皇上,举行了别具风采的欢迎仪式。仪式上演出了优美的歌舞精彩的杂技,演奏了高雅的曲乐。这些出自凉州府的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给炀帝、尤其是西域各国国主和特使留下了深刻的印响。晚上,又以炀帝的名义,在帐屋里举行了别具一格的晚宴。产自中国的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惊得西域诸国国主与特使们目瞪口呆。炀帝在宴席上说了几句祝福的话,让大家慢慢品尝,自己则邀了几位高僧在朝廷几位大员陪同下,选了一处安静的帐屋,与他们畅谈如何弘扬佛法的事。炀帝说:“朕自继承先帝基业以来,唯恐有什么疏忽,从而违反先帝的遗训、有损于国祚的长存,而辜负先帝。所以事必躬亲,兢兢业业,以图国泰民安。”众高僧明知炀帝执政以来,大兴土木,连年征战,天下百姓劳役负担过重,怨声载道的事实,但只能装在心里,不能言表。众高僧赞美了一番炀帝的功劳,就避开话茬,把话题转到了弘扬佛事方面来。瑞像寺主持首先回忆赞颂了文帝弘扬佛教,修复天下佛院,敕建瑞像寺的济世功德。几位年老的高僧又讲述了从圣僧刘萨诃弘法于河西、萨诃预言、佛像挺出、佛首出现、宇文焚寺灭法、萨诃显圣救众僧、肃州推山畅流等神奇的事情。炀帝越听越有兴致,不时询问其详。众高僧看到炀帝心绪极佳,就进言说:“弘佛乃国家兴旺之大计,皇上这次不远万里,前来瑞像寺礼佛就是顺应了佛祖和先帝遗愿,是国家兴旺之象征。”炀帝说:“众位高僧,你们都是佛祖的忠实弟子,你们所说的话也都是佛祖教我们大家都要做的事情。我这次到西地来,一则是顺应天意,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造福子孙万代;二则是继承先帝遗愿,拜谒名寺,进一步弘扬佛法,求佛祖保佑江山永固。”这时,陪炀帝的几位大臣插言说:“皇上这次御驾亲征,不仅彻底消灭了吐谷浑势力、组建了四郡,还得西域献地数千里,这个空前的胜利何朝之有?今又亲来河西名寺礼佛,真乃大隋之幸,佛事之幸。”这时,一位老臣看大家把所要说的事都已说到了,就提议说:“皇上连日劳累,请御寝吧。”炀帝哈哈大笑说:“爱卿啊,你们是知道的,朕继位以来,哪一年不是东西御征,南北巡礼,车辇之颠簸,鞍马之劳苦算得了什么。朕今年刚四十出头,先帝创建的大业还托佛祖的恩典由朕去完成呐!”说完,就休息去了。 隋炀帝来到帐屋,一切都已安排停当。炀帝招呼御侍、御卫帐外伺候。炀帝躺下来刚迷糊间,一位银须鹤发的老佛僧出现在帐屋中,炀帝以为是今日哪位高僧又来叙话,忙坐起身来,却又身不由己地站立于佛僧的对面。那位佛僧笑盈盈地说话了:“皇上安康?我,刘萨诃。”炀帝一听刘萨诃这个名字,不由心头一紧,他说:“刘圣僧已成佛近二百年了,一定是佛祖赐恩于我,请佛祖指点。”刘萨诃说:“因为你躬敬佛的行为感动了佛祖,我也没有什么好话送你,我在西天修道时,亲眼见到一桩这样的事,现讲给你听:印度的吠舍里国,周五千余里,土地肥沃,百业兴旺。那里的老百姓淳朴厚道,风俗重学好善。而他们的国王是个好大喜功,不思治国良策,不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人。一天,吠舍里国王去游览铁围山,只见两山之间的地狱中,正用各种刑具整治鬼魂。群臣向吠舍王说:‘我们快离开这里吧。’他便向群臣说:‘鬼王且懂得整治罪恶,我们堂堂人间国度,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于是,他下令寻找了一个头发金黄、浑身炭黑的人担当狱主,并密授机意说:‘你要把地狱四墙修筑得高高的,里面种上各种鲜花,镶砌上清幽美丽的池塘。但是,要把门窗造得非常牢固,只要把罪人送进来,就别让逃出去,即使我被送来,你也不能留情。于是,这个恶人造好了地狱。起初,对抓来的罪人,还能依律定罪,后来,越整越眼红了,竟把经过地狱旁的行人,也都大量抓来服劳役或治罪。于是,国内百姓个个恐惧,人人缄口。后来,吠舍里国王始有醒悟,他命人推倒了地狱高墙,废除了酷刑、释放了做苦役的百姓、修订了法律、修建了寺院、弘扬佛法。从这以后,天竺诸国里官不犯罪,民不入狱,到处一片祥和的景象。” 佛圣刘萨诃讲完了这个故事,一眨眼就不见了。 炀帝定了定神,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迅速在脑海里转了一圈他想:“朕竟然在西陲地方遇到了佛祖,领受了佛祖的教诲,这真是朕的幸运啊!”他又想:“萨诃佛显圣可不是常有的事,朕必须以实际行为报答佛祖的恩赐,以求免灾,降福大隋。但佛祖讲的意思朕还没琢磨清楚,暂不能讲出去。”主意已定,他马上传令几位心腹大臣来帐议事。几位大臣不知皇上半夜传唤有什么紧急事情,都静静地等待听候。炀帝说:“朕此次西巡,收获极大,朕觉得这都是佛祖的保佑,朕此次来瑞像寺礼佛,又领受了佛的恩典。”他停顿了一下,说:“朕叫你们来,是想和众爱卿商量商量,可否从军银中拨出白银一万两,把这座先帝敕令复修的瑞像寺扩充增修一番,给每个僧人新制袈裟一领;其次,朕这次礼佛受到了佛祖的教诲,对佛祖的感悟至深,朕想,是否把瑞像寺改名感通寺;其三,可令天下寺院、画师前来感通寺模写刘萨诃佛圣的佛像广传供奉。众爱卿意下如何?”几位大臣听了,齐口同声地说:“皇上英明。”这时,一位大臣进言说:“皇上这次西巡到番禾,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之举,是否请皇上敕令勒碑,以作纪念”。炀帝说:“这件事就留给后人去办吧。”几位大臣按照皇上的意思,当即拟写了两道圣旨,一道是皇上赐银赐物于瑞像寺和瑞像寺改名感通寺的;一道是传喻天下模写画像传形的。一切准备停当,天已大亮。 了午时分,举行了隆重的赠物仪式,西域27国国主和特使参加,仪式上宣读了皇上的两道圣旨。众人、尤其是西域诸国国主和特使听了后,无不惊容倒眉,倾心折服。这时,两位内侍捧上了文房四宝,请皇上书写匾额。炀帝挥动御笔,在一块白绫上写下了“感通寺”三颗苍劲有力的大字,随令刻匾悬挂。同时,由内务大臣建议,将原附属于瑞像寺的另外两处寺院,也敕令改名为感通下寺。瑞像寺的方丈代表寺院接受了皇上的恩赐。这时,全体僧侣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列队叩拜,三呼万岁,感谢皇恩浩荡。西域诸国的国主们也推举高昌王表示了大家的心愿。高昌王说:“尊敬的皇帝陛下,我们这次东行河西,是托了佛祖的福,也托了陛下的福。几天来的所见所闻,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今后,我们要与大隋永远和好,并以陛下为榜样,弘扬佛法,以求国泰民安。” 事毕,炀帝班师回朝,西域诸国国主也各自回国。 感通寺,由于中原天子的巡礼和扩建增修,更加繁荣、壮丽,名声大震。来自延、绥、石、隰、慈、丹、岚、威诸州和西域诸国模写传形萨诃佛像的州使、国使和寺院僧众络绎不绝从此感通寺誉满西域,名扬神州。 隋炀帝到瑞像寺的活动,在1979年5月出土于武威的《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断残的石碑上记载:“□□□□□□……驾还,幸之,改为感通寺……”。梁·慧蛟《高僧传》卷十三,唐释道宣《高僧传》二集卷二五,《续高僧传·慧乘》等都有隋文帝建寺和隋炀帝到番禾瑞像寺敬佛的记载:“开皇之始,经像大弘,装饰尊仪,更崇寺宇。大业五年(609年),炀帝躬往,礼敬厚施,重增荣丽,因改旧额为‘感通寺’焉,故命模写传形,量不可测,约指丈八,临度终异,致令发信,弥增日新。余以贞观之初,历游关表,故谒达之本庙,图像严肃,日有隆敬。自石、隰、慈、丹、延、绥、威、岚等州,并图写其形,所在供养,号为刘师佛焉。”
知识出处
《永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通过千年沧桑、往事如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现代风韵等几个方面内容的叙述,对永昌县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