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满堂与马踏泉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701
专题名称: 杨满堂与马踏泉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225.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话说,永昌县城北二里,有一北海子。这里绿树成荫、亭榭玉立、湖水荡漾、景色宜人。湖水由许多泉流汇集而成,其中马踏泉最为有名。如今泉上筑一伞顶六角亭,青瓦红柱,彩绘妍丽。游客至此,凭栏观赏,便常常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取名“马踏”泉?这须从杨满堂征西说起。 相传,北宋神宗年间,吐蕃兵犯甘州,又命蕃将八臂鬼王攻打耶莫关,欲夺大宋江山。宋神宗闻讯,诏命杨老将军杨文光挂帅西征,以四子杨怀玉为先锋。他父子帅兵十万,日夜兼程,直达甘州。不料这八臂鬼王用兵狡诈,乘宋兵远道而来,十分疲惫之机,便以逸代劳,突然攻杀宋兵。杨文光见蕃兵攻来,指挥人马退守白马关。于是八臂鬼王将白马关层层包围,想把杨文光十万大军困死在关内。杨文光见蕃兵势大,便深沟高垒,固守不出。一面又派刘清装扮成蕃将模样,乘夜突出重围,去汴京搬兵。 宋神宗听说杨文光被困白马关,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决定派二路元帅,驰援河西。但满朝文武,听说杨文光尚且不是蕃将对手,均面面相觑,没人敢挂帅。吏部天官寇准奏道:“天波杨府杨文光之女杨满堂,精通兵法韬略,武艺高强,大有祖母穆桂英之风。如陛下封她为二路元帅,定能马到成功。” 宋王准奏,立刻命寇准到杨府传旨。杨满堂接了圣旨,点齐兵马,擂鼓放炮,向西进发。一日,兵至磨胡关(今永昌水磨关),与守关蕃将锁子喇嘛对阵,连战三日,不分胜负。杨满堂急于解救父帅之围,但此关当道,心急如焚。于是她找来了熟悉地形的两名百姓,于夜晚二更时分,留下空帐,并于帐内点燃灯火,作为惑敌之计,然后由百姓作向导,入金川峡,绕后大寺,出毛卜、喇大口子,迂回至蕃兵营后。 再说锁子喇嘛见宋营中灯火通明,不敢贸然出兵。待夜里三更,听宋营中鸦雀无声,料定宋兵均已熟睡,于是施弄妖法,祭起乱石,像冰雹一样落入宋营。宋营军帐尽被砸塌,灯火中升起团团尘雾(乱石至今尚存)。锁子喇嘛自以为宋兵已全军覆没,不由狂笑。哪知笑声未落,一声鼓响,杨满堂从营后冲杀过来。锁子喇嘛毫无防备,黑暗中人不及马,马不及鞍,兵不见将,将不知兵,营中大乱。锁子喇嘛见势不妙,只得弃营而逃。 杨满堂连日征战,人困马乏。加之水土不服,又感风寒,以致身患伤寒病。在回营路上,浑身发烧,口干舌燥,一时找不到水喝。兵至北海子处,不意坐下战马陷入泥中。杨满堂猛提马缰,扬鞭策马,战马一跃而出。回头一看,马踏的那个陷坑里涌出一股泉水。杨满掌正渴燥难忍,急忙下马,掬水猛喝。顿时浑身大汗淋漓,只觉身轻体健,伤寒病未药而愈。 从此,人们为纪念杨满堂,就将此泉称马踏泉。每年农历四月八,在北海子举行庙会,人们饮用马踏泉水,治疗各种疾病。还有的人将马踏泉的水带回家中,供老人烹茶煎药。 据卫生部门测定,马踏泉水较常水重0.2——0.3%,是非常好的矿泉水,用于酿酒,制做饮料,不但清凉甘醇,而且还能祛病延年。 黑狐金丹 一九五九年春天,永昌县土沟村孙有文偶作一梦,梦见一老道仙风鹤骨飘然而至,见了有文,深施一礼。说道:“我乃祁连山一只万年黑狐,五百年前将金丹赠送你家祖先孙虎,原想再一千年即可炼一颗金丹,谁知去年在西大河办了野生动物场,将我圈入,因我失去金丹无法脱身,听说明日要将我送往兰州五泉山动物园展览,今有一事相求于你。”有文说道:“有何要事,尽管吩咐。”黑狐说道:“冷龙岭最高顶上有七棵雪莲,按北斗七星样生长,斗柄向坤,斗口向东,斗中生一灵芝,到今年天贶子时,才能成熟。到天贶那日,你到山顶将灵芝、雪莲全部采摘,送到兰州五泉山来。”孙有文问道:“何谓天贶?”黑狐说道:“就是六月六日。”说完飘然而去。孙有文醒来,甚觉奇怪。到六月初四这天,骑了一头毛驴,带了五天的口粮,要到冷龙岭看个究竟,当日夜间住到西大河野生动物场一打问,说果有一只黑狐送往兰州五泉山动物园。六月初五天黑,有文赶上山顶,他跑遍了山顶找不到雪莲、灵芝。一直等到半夜,忽见山顶石崖上闪出道道金光,他急向金光走去,那石崖十分陡峭,孙有文攀援而上,只见上面是一丈见方的小坪,坪上积雪尚未消融,七棵雪莲,一棵灵芝生长的正如梦中黑狐所说。那棵灵芝仍在熠熠闪光。孙有文将灵芝和雪莲全部采摘下来,用来时准备的纸包好装进褡裢,在顶上露宿一夜,次日赶回家来。由于孙有文梦中之事,件件应验,认为自已肯定有仙缘,因而不愿辜负黑狐的重托,于是他带了灵芝、雪莲,乘火车给黑狐送去。去到兰州,在五泉山动物园一个铁笼子里找到了黑狐,见黑狐蜷卧笼中被毛纹乱,毫无光泽。孙有文等参观的游人过去,急忙凑近笼子,说道:“黑狐仙,我来了,雪莲,灵芝也带来了。”黑狐抬起头来,显示出兴奋的神色,并点头向孙示意,孙急忙把包着灵芝、雪莲的纸包从笼孔中塞了进去,黑狐将塞进的纸包刨到身下。正在此时,动物园的一位管理人员走了过来,说道:“不准给动物东西吃”。孙有文一听急忙立起身来,说道:“没有塞啥东西,我只是看看。”管理员走过去向笼中一瞧,确实无什么东西,这才又说:“你离远点看。” 晚上,孙有文就住在五泉旅社里。朦胧间,他又见那位老道飘然而至,见了有文着实感谢不尽,说他服了灵芝,雪莲,当在三年内可将金丹炼成,金丹一成,即可脱肉囊皮袋而去。孙有文问道:“你先前给我托梦,言说五百年前,将金丹赠我祖先孙虎,我不明其情,望狐仙明示。”于是黑狐给孙有文讲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 明朝景泰年间,永昌卫五龙乡土沟村有一平民,名曰孙玉,所生二子,长子孙龙,年方一十六岁,次子孙虎,年仅十二。均生得方面大耳,一表人材。送于南学读书。一日突然家中失火,孙玉夫妇均被烧死。孙龙、孙虎放学回家,家中已成一片瓦砾灰烬,兄弟二人大哭一场,拣了父母残骨,掩埋于山下。孙龙说道:“兄弟,父母双亡,家产被焚,你我兄弟,无家可归,何以为命。”孙虎说道:“天不灭无路之人,哥哥在南学练弓习武,颇有些功力,何不带小弟去祁连山中打猎为生。”孙龙道:“小弟之言甚是,只是你年纪尚小,不宜进山,以兄之见,你还去南学,由我一人进山,打猎换钱,供你读书。”孙虎道:“父母既亡,你我相依为命,同甘共苦,共谋生计才是,奈何只我读书”。孙龙再三相劝,孙虎只是不依,无奈兄弟二人在亲友邻里处讨要了些吃的,来到祁连山中,住在古鸾鸟城窑洞里。祁连山中有虎狼熊罴,獐狍野鹿,羚麝貂兔,鹰雕雉鸡,不下百余十种,但孙龙每天只能射得几只野兔,为兄弟二人充饥。这一日,孙龙用麻绳拧了一扣,套在一旱獭洞口,心想若能抓住旱獭,肉可食,皮可买钱。次日早晨来到这旱獭洞口,未逮住旱獭,却套住了一只黑色狐狸。孙龙一见,非常高兴,说道:“兄弟,这次我们可发大财喽。这狐狸修道,千年白,万年黑,黑色狐狸皮乃世上稀有之物,我们拿到市上定能买个好价钱。”孙虎想道:“既然狐狸修道,万年才黑,想来也不容易,如我们今天将它杀死,岂不让它白费了万年辛苦。”于是对孙龙说道:“还是将它放了。”孙龙那里肯依,举起铁锹就要将黑狐一命呜呼。孙虎急忙拦住说道:“哥哥不必打,让小弟解开绳索,拿到市上去活卖,一可保全他的性命,二可换钱,岂不甚好。”孙龙答应。于是孙虎解开扣绳,在黑狐屁股上一拍,黑狐一跃而起,窜出几步飞也似地逃走了。孙龙一见,勃然大怒,上前来将孙虎打了两个嘴巴,骂道:“你我二人进得山来,多日无一收获,今日侥幸捉得一值钱黑狐,又被你放走,你我生计从何而来?”十二岁的孙虎方要辩解,只见孙龙说道:“你走吧,你长大了,不听大哥话了,我管不了你,你走..”孙虎一气之下,掉转身走去。也不知走了多少时间,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抬头一看,在一个杳无人烟的荒滩上,四周都是莽莽戈壁。他突然觉得害怕,便依在一块石头上哭泣。正在此时,突然有一白发银须的老翁飘然而至。孙虎一见吓了一跳,他神色慌张,急忙躲避,老翁言道:“小恩人勿怕,我乃你救的黑狐,今见你有难,特来助你。”孙虎说道:“你既是黑狐,如何现在又是一位老翁?”那老翁说道:“我在山中修炼万年,修成人形,但尚未脱皮囊,今早出去,忘了带上修炼而成的金丹,因而被你们捉住,无法解脱,若非你救,我将一命休矣,万年修炼之功,就被毁于一旦,今你有难,落此荒野,前不及村,后不着店,你年纪又小,不若先到老朽府上,玩得几日,再送你回去。”孙虎见老翁态度和气,于是说道:“即蒙老仙翁厚爱,我从命就是。”那黑狐蹲下身去,让孙虎爬上,只听两耳轻风嗖嗖,不屑一刻便来到了一个地方。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前面山下是一庄园,亭坛楼阁雄伟壮观,装饰华丽,一如帝王宫殿,孙虎被延入庭内,黑狐急传命摆好酒菜,孙虎饱餐一顿。这孙虎乃山野村人,年纪又小,那见过这雕梁画栋,美馔佳肴,今日得享,真是喜不自胜。 然而,不过三日,孙虎着急起来,心想,自己在这里享福,丢下哥哥只身一人,好不可怜。干是他找黑狐,要求回家。黑狐说道:“恩人可再住几日,你若心烦着急,本府邸有歌女,让她们给你跳舞唱歌。”说着用手一招,但见十二位美女,袅袅娜娜,飘飘逸逸,来到亭中,丝竹响处,轻音悦耳,十二美女翩翩起舞,顿时将孙虎沉迷于歌舞之中。孙虎同那些舞女玩耍三天,又觉心烦意乱,想起哥哥,心酸垂泪。黑狐见状说道:“你思念兄长乃人之常情,我也挽留不得你,我这府中金银财帛,奇珍异宝,应有尽有,你看上什么,我就送你。”孙虎说道:“其它宝物,我一概不要,听说你们狐狸成仙,必炼金丹,若老仙翁能赠一枚金丹,我便足矣。”黑狐听了,思虑片刻,说道:“我这粒金丹,集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历经万年方才炼成。恩人若要,就将它赠送于你,以我的道行再炼一粒金丹,只需千年可成。”然后将金丹从口中吐出,交于孙虎。孙虎言道:“既赠金丹,还须教会使用方法,于是黑狐给孙虎教会了变身之法,要变时将金丹含在口中,念念有词,人就会变成各种飞禽走兽。 孙虎告别狐仙,按狐仙指引的道路,一直走了三月,方才来到永昌土沟,邻居言说他兄孙龙,还在山中打猎,孙虎急忙赶到山中,见哥哥胡髭络腮,衣衫褴褛,兄弟相见,彼此抱头大哭。孙龙说道:“弟弟,这六年来你在何处安身,害得为兄到处找你。”孙虎一听,大吃一惊,说道:“小弟在狐仙那里只待了六天,路上走了三月怎能说是六年!”孙龙说道:“你走后,至今整六年了,你长的都比我高了,若是三月,你何能长这么高。”孙虎看看自己的身子,确乎比哥哥高了,方悟出“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的道理。于是孙虎将如何见狐仙的话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哥哥,弟弟此去在狐仙处学了一门武艺,今后再不愁生计了。”孙龙不相信,孙虎说:“你要不信,我可要变脸了。”说着将金丹含在口内,念念有词,就地一滚,变作一只斑烂猛虎,向孙龙扑来,孙龙吓了一跳,急忙说道:“好兄弟,快收起你的神通吧!”孙虎恢复原样。孙龙高兴地说:“既然兄弟有此本领,我二人可到西京长安卖艺。”孙虎说:“小弟正有此意。”二人商量一定,去长安卖艺。 一日来到长安,孙氏兄弟在大教场摆开场子,公演一天,孙龙敲锣打鼓,为孙虎助威,孙虎口含金丹,念念有词,先变虎,后变狮..变完走兽,再变飞禽,世界上一切动物都由他变出。他们这一演,轰动了整个长安,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无不争看,每天教场里都挤满了人。人人看了都觉希奇,没见过人能变鸟兽的。 再说长安城西八里,有个王家庄,庄主王员外,家豪大富骡马成群,所生一女,名唤金花,年方二八,此女生的红处红似血,黑处黑似墨,白处白似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那日王员外进城,去大教场看了孙虎的表演,心中想道:“人变鸟兽真是天上少有,地上绝无。我家财万贯,何不花几个钱将这艺人请来表演一场,一可叫家中妻小高兴高兴,二可使乡里邻友开开眼界。也算是行善积德之事。”主意已定,便去长安城中,找到了孙龙、孙虎,孙氏弟兄已在长安表演一月有余,挣了十万银子,正准备启程回家,恰值王员外来请,正想推辞,怎奈王员外态度十分诚恳,只得答应而去。来到王家庄,王员外指挥家丁小子搭起舞台,又请来了周围的乡亲邻居观看。这日孙虎正在表演,突然见台下有一姑娘,十分美貌,于是就地一滚变作一只鹦鹉,飞到那美女肩上,问道:“你是谁家小姐?”那美女又羞又怕,将身倒入王员外怀中,连声叫爹,王员外亦说:“金花别怕”。孙虎一听知道是王员外之女,仍飞回舞台。自此后,他经常注视金花,而金花亦是眉梢留意,眼角送情。 在王家庄表演了三日,王员外谢了一千两白银。孙龙、孙虎雇了八十头骡子,又雇了两个保镖,驮了银子起程回家。走了半日,孙虎想起王金花之美貌,欲舍不忍。便对孙龙说道:“哥哥,王金花对我有意,我若这样离去,岂不有负于她。不若你先回去,有这些银子,尽可置办家产。我若能同王金花会面,说得几句话,死了也觉甘心。”孙龙好言相劝,孙虎只是不听。无奈,孙龙只得起程。再说王金花自那日见了孙虎,心中即生爱慕之情,晚上回到绣楼卧床不起,长嘘短叹,茶饭不进,只在思念孙虎。这日孙虎返回王家庄,变一小鸟飞上七层绣阁,王金花正对一面镜子梳妆,小鸟将身轻轻一跃,落在镜上叽叽叫了几声,王金花见小鸟五光十色,十分可爱,便将手伸出说道:“这只小鸟,莫非你懂人言,可否落在我手中,让我瞧个仔细。”话尤未了,小鸟便扑楞飞到了王金花手中。王金花反复观看,爱不释手。不料小鸟突然落地,一跃而起,变成孙虎,抱住了金花。王金花先是一惊,继而羞缺难忍,推开孙虎说道:“这一相公,好有不是,你既然有意于我可在我父面前明媒正娶,这样偷偷摸摸,成何体统?”孙虎说道:“你乃名门闺秀,我乃江湖艺人,若明媒正娶,你父必然不依。你若有意于我,你我苟且成欢,以后有机会,带你私奔他方,你若无意于我,我只有死在这里,以了却我一片心意。”王金花见说,一时没了主意,最后推托不过,只得相从。自此,孙虎明来夜去,与金花十分相爱,不觉过了半年有余。一日王员外夫人上得楼来,见女儿身笨气喘,肚子大了,便追问女儿,金花情知瞒不过父母,只得哭道:“此事只怪父亲,将孙虎请来,人家天上会飞,地上会跑,顿不顿又变老虎吃人,我如何奈何得他..”王夫人听了,觉得女儿说的也有道理,想那孙虎萧洒英俊,又有变幻技艺,现在生米已成熟饭。不若成全他二人,她回到府中,将此事告知王员外。王员外勃然大怒。但这王员外是一个颇有智谋的人,他当即没有发作,待到晚上侦察得孙虎进入绣阁,便集合家丁伙计数十人,将绣阁悄悄包围,然后突然闯入绣阁,将孙虎绑了。孙虎的金丹在外衣口袋里,此时失却金丹,无能为力,心中想道:“当初来时,曾立下誓言,和王金花说得几句话,死亦甘心,今与金花同床半年有余,怕是死期到了。”于是也不反抗,束手就擒。 王员外既抓获孙虎,便送到知县杨大人堂上。杨知县听了说道:“王员外,你告下荒状了,谁不知你的七层绣楼,层层有闸板铁锁,这孙虎既非飞鸟,如何能上得你的绣楼?”王员外说道:“这孙虎真有变鸟兽的本事,是他变成鸟飞上去的。”杨大人说道:“信口胡言,世界上哪有人会变鸟兽的?”王员外说道:“大人不信,你问孙虎便知。”杨大人问孙虎:“你真会变鸟兽吗?”孙虎答道:“是的。”杨大人仍然不信,说道:“既然会变,你且变来,让老夫一看。”孙虎答道:“小民变化,全凭金丹,现金丹尚在王员外府中。”杨大人命王员外派人到庄上取回就要交还孙虎。王员外急忙拦住说:“此人得金丹,就变幻莫测,若走失了凶犯,如何是好”。杨大人考虑片刻说道:“我手下有二百弓箭手,一个个都是箭射张口雁,棒打河底鱼,将他放于小教场中,有二百弓箭手围着,即使他有变幻的本事,也插翅难飞。”于是传令弓箭手将小教场围了起来。杨知县、王员外和众差役押着孙虎来到小教场,将金丹送还孙虎,孙虎将金丹含到口中,念念有词,就地一滚,变将起来,他忽儿老虎,忽儿狮子,忽儿山羊,忽儿野兔..那些弓箭手起先还在紧张戒备状态,看得久了,早已眼花神乱,忘记了他们的任务。孙虎变幻既久,最后变了一只老鼠,从一旗杆上一窜而上。那些弓箭手以为,还要变出什么来,在那里呆呆的看着,岂知孙虎到旗杆顶,又变作一只小鸟飞走了,那些弓箭手半日才恍然大悟,急忙抬弓搭箭,但小鸟早已无影无踪了。王员外见孙虎飞去,拉住了杨知县的衣服,说道:“杨知县,你放走凶犯,敢当何罪?”杨知县笑道:“王员外,你财发万贯,却不晓天理人情,别人家出了丑事,要抓花椒闭风,你家出了丑事,却要撅起屁股扬风,你还嫌不够丢人吗?”王员外一听,羞得面红耳耻,忍气含羞来到家。及进门,早有丫环报道,孙相公又和姑娘在楼上玩耍。王员外无奈说道:“夫人,此事敢当怎处。”王夫人说道:“昨日我说,生米已成熟饭,你不听,今日你又问我,我能有何别的主意。”王员外当即传令说:“去将孙公子请来。”不一时孙虎到来,王员外说:“孙相公,你和女儿明来夜往,已经日久,我女儿已身怀有孕,照此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将小女许你足下为妻,看你意下如何。”孙虎听言,纳头便拜,说道:“多谢岳父岳母大人。”当日王员外传话,准备为女儿成婚。 再说孙龙自那日辞别孙虎,驮着八十头骡子的银子,晓行夜宿,不一日来到家乡,当时永昌正遭年荒,到处饿殍枕道,真个是人吃人,狗吃狗,鹰雀老鸦吃石头。孙龙一见这般残景,心中想到,我弟孙虎,救了一只黑狐,得了不少好处,我何不用这十万银子赈恤民命。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若能救得父老乡亲也不枉活人一趟。主意一定,便在永昌城西门上帖了告示。听说孙龙放银,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饥民来领,不几天十万银领去八万。不期,这一消息被知县刘大人听到,派了衙役,不分清红皂白,将孙龙所剩的银子,全部抢去,并给他加上煽动民众造反的罪名,要抓他问罪。孙龙在老百姓掩护下,逃出城去,无计可施,只得再去长安寻找弟弟孙虎。一日他正在行走,忽见路旁有支箭,箭上穿只雁,他顺手拾起。走不远,又拾了一张弓。再往前走,见前面一个花园,园中桃红柳绿,百花盛开,孙龙顺步来到园外,依着园墙观看里面的景致,不一会儿见花园门口,有一丫环陪着一位女子进来。那女子颜似王嫱,貌若西施,真乃天姿国色,绝代佳人。孙龙一见,头顶里走了三魂,脚心里去了七魄。想道:“我若和此女子说上几句话既死无憾。”于是他将手中那只箭扔于园中,随即又翻身越中墙去拾。那女子见一箭落地,箭上有雁,一去娇纤婀娜之态,也急忙上前去拾,却不料和孙龙碰了个满怀。她见是位公子,羞愧难当,急忙退到丫环身后,掩面不语。但不多时,她又走上前来,深施一礼说道:“这一相公,那只雁能否相赠于我?”孙龙说:“你要雁何用?”女子说:“我母身患瘵疾,郎中瞧了,处一药方,须雁汤作引,我家多日找不到雁,望相公大发慈悲。”孙龙一听,灵机一动,说道:“我这是给西宫娘娘打的雁,我若将此雁进送于她,得官不小,得银不少,岂能白白送你。”那女子忙说:“既然如此,就请相公在此稍候,待我去请父亲。”孙龙只好静坐花园等候。那女子去不多时,来了一位老翁,五十上下年纪,一身员外打扮,上前施礼说道:“这一相公,适才小女言说,相公打得一只雁,老生来见相公,是想买相公的雁,要多少银子,老生愿出。”孙龙说道:“刚才我已向你女儿说明,此雁为西宫娘娘所打,我若送去,封官得录,乃一世之荣,若卖于你,既使出千金,于我何用,况我一雁也值不了千金。”老者见不是话茬,说道:“相公不卖也罢,请到寒舍一叙。”于是老者将孙龙延入客厅。分宾主坐定,传令上茶,不一会又摆上酒宴,将孙龙好甚款待,孙龙问道:“老员外如此好客,请问高姓大名?”老者说道:“老身姓柳名全,只生一女,取名金花,就是你花园中所见。如不嫌脚大脸丑,情愿许相公足下为妻,不知相公意下如何?”孙龙一听纳头便拜,说道:“小婿叩谢岳父大人。”孙龙将雁交给柳员外。柳夫人服了药,不几日病痊愈,于是摘了良辰吉日,为孙龙完婚。 光阴荏苒,不觉一年过去。柳夫人瘵疾复发,请来郎中,开了一方仍用雁汤引子,柳员外看了唤来孙龙说道:“你岳母旧病复发,请来郎中,郎中药方仍用雁汤作引,你可再去打只雁来,孙龙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嘴里却说:“请岳父放心,待小婿射它几只来。”回来以后,将那弓箭找来,试着拉了几下弓弦,想道:“多年未习弓箭,虽夸下海口,但心中无数。”干是怏怏不乐地回到绣楼。上楼之后,见一群雁,立对面楼顶,于是他搭上箭,拉开弓弦,但一直不敢放箭,唯恐放出后,射不下一只,便成了笑话。正在他把弓拉满的时候,妻子柳金花从屋内走出,见他不放箭,就在他肘上捣了一拳。这一捣非同小可,孙龙一失手,箭被弓弦弹出,直飞对面楼上,射中了三只雁,孙龙一见喜不自胜。但他马上抓住妻子柳金花就打,只打得金花放声大哭,柳员外听到立即跑上楼来说道:“贤婿,小女有甚不规,你可好言相劝,何必如此打她。”孙龙说道:“刚才我射雁,若一箭出去,不是十只,便是八只,谁知她在我肘上捣了一下,只射得三只,岂不令人生气。”柳员外说道:“贤婿不必生气,作药引有一只就足够了,三只已是多余,要十只八只何用。”孙龙说:“我想多射几只叫岳母吃个足够,叫那瘵疾永不再发。”经柳员外再三解劝,夫妻二人重归于好,不在话下。 又过了半年,华山上出了只猛虎,到处伤害人命,地方申奏朝廷,朝廷多次派人降虎,但毫无效果。皇上无奈,便传旨到处张贴榜文,说有人若降得华山恶虎,朝廷将为其升官晋爵。一日柳员外进县城见了榜文,想道我女婿一箭能射十只雁,何不让他去降恶虎,想到这,便撕下皇榜。早有衙役拉柳员外去见知县大人,柳员外说道:“不要拉我,降虎之事应在我女婿孙龙身上,请跟我到家,叫孙龙前来。”于是众衙役随柳员外来到柳家庄。柳员外将此事向孙龙说明后,孙龙说道:“这有何难,小婿正在家中闷得难受,找不到显示自己武艺的机会,今日岳父揭榜,正合小婿心意。”但他心里却说:“这一下完了,我进柳家花园时,曾发誓言,和柳金花说几句话,死而无憾,而今已和金花夫妻一年之久,此去打虎,必死无疑。”于是他见过了岳父岳母,金花因难舍难离,悲哭流涕,孙龙心里难受洒泪而别。孙龙随衙役来到县衙,知县即差人送孙龙到京城见驾,皇上见孙龙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问道:“孙龙,你有何本领降虎?”孙龙答道:“小民会射箭。”皇上又问:“你要多少人马?”孙龙说:“不要人马,能否降虎只在一人,千人万马不济于事,反会惊虎走失。万岁只派几名抬死虎的人即可。”皇上传旨,叫大臣派几名军士跟随。 那日,孙龙来到华山,对军士言道:“你们在此等候,我将虎射死。即放炮,你们听到炮声方可进山,若无炮声,千万不得进来。”其实他心中早有打算,如他进山被虎吃了,他们听不到炮声,就会自行而去。他来到山中,走不多远,一阵狂风过后,一只斑烂猛虎,向他扑来,他一着急早把弓箭扔到一边,钻入当年神相子劈山救母时,一斧劈开的那道深峡之中,老虎在他后面紧紧追赶,那道深峡,进口大,出口小,孙龙到出口处侧着身子挤了出去。而老虎进入峡中,只知前进,不知后退。越前进,峡越窄,将老虎夹在中间,无法出去。这孙龙出得峡口,见老虎被夹住,急忙上得山顶,从上面推下石头,将虎砸死在峡中,最后,他将死虎拖出山峡,点燃炮竹,山外军士听到炮响,进山来,将虎抬走。孙龙随军士二次进京,皇上非常高兴,要封他作御史,孙龙奏道:“小人山野村民,自幼失去父母,未曾读书,不会文章,哪会当官?”皇上说道:“那就封你传本御史,谁有本章要奏,均由你传递于朕,不需要有多少文化。但你名叫孙龙,这‘龙’字有犯朕讳,朕赐你名孙安。”孙龙谢恩毕,又奏道:“小民家乡连遭年荒,饿殍枕道,前年小民以十万银子赈恤民命,不期有二万银子被贪官抢走,还说小民惑民造反,请皇上明示。”皇上言道:“你一平民,哪来十万银子?”孙安说:“启禀皇上,小民有一弟弟,名唤孙虎,因得一枚黑狐金丹,会变鸟兽,这十万银子,乃我弟弟在长安卖艺挣的。”皇上说道:“人能变鸟兽,真乃奇事?何不宣他入京,让其演习,使朕以饱眼富。”孙安答道:“小弟现在长安城西八里王家庄上”。皇上传旨,速招孙虎入京。不几日孙虎到,兄弟相见,自有一番热情。次日孙虎在皇宫里十分认真地作了表演。皇上看了十分高兴,当即封孙虎为副传本御史。谢恩既毕,孙安又奏家乡遭荒之事。皇上说道:“朕就封你二人为钦差大臣,速去家乡安抚百姓,赈济民命。”孙氏兄弟领旨,于次日起程,到家乡去了。

知识出处

永昌故事

《永昌故事》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收有故事40余则,分为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传说两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