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威震吐蕃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687
专题名称: 哥舒翰威震吐蕃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104.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唐朝年间,居于河西和青海一带的吐蕃逐渐强大起来经常侵扰唐朝边境,唐王朝多次出兵,但一直未能平息。唐玄宗开元二年,吐蕃相坌达延发动十万大军进犯临洮,不数月入攻兰渭一带,唐王朝遂同吐蕃议和,割让了河西九曲之地,以赤岭为界(今青海日月山),九曲之地水草丰美,不数年吐蕃牲畜遍野,经济很快发展起来,这不禁引起了唐朝边将孙海的注意。遂写了本章,上奏玄宗皇帝说:“吐蕃自得河西九曲之地后,数年间,牧畜遍野,国力充实,将来必寻衅扰边。以臣之见,不如先发制人,夺取失地,以免后患;如能夺得牲畜数万,即可足补兴军费用。”玄宗皇帝诏令内侍赵惠琮,先赴陇右河西探查虚实。赵惠琮到达凉州后,与孙海同谋,矫诏令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发兵袭夺吐蕃牲畜,吐蕃听到唐朝出兵的消息,先发大军进犯甘凉诸州。唐朝调动大军,与吐蕃争战数年,未能克制吐蕃。玄宗皇帝为此纳闷不乐,遂召兵部尚书张说问御敌之计。张说答道:“臣闻陇右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有一衙将,名叫哥舒翰,原为突厥哥舒部落之后裔,好读书,有膂力,勇略过人,现为大斗军(设今永昌县塔儿湾村)副使,陛下可诏令王忠嗣即率所部,进击吐蕃,必能克捷。”玄宗皇帝又诏宣王忠嗣进京问计,王忠嗣遂将自己的想法说了。玄宗皇帝当即采纳王忠嗣进言。王忠嗣回到河西,遂与哥舒翰计议。哥舒翰说:“吐蕃将领悉诺逻、恭禄等,虽说骁勇,河西节度使萧嵩可与其周旋,不致于有大失误。我军可直捣新城,进迫石堡,消灭敌军后续力量,使吐蕃无进犯边境之力。”王忠嗣说:“将军之见,正合吾意。”遂命即日发兵五千向新城进发。 再说,吐蕃将悉诺逻,出大斗拔谷,进攻甘州,王君绰不敢出城应战,两军相持数月不下。悉诺逻派偏将烛龙莽布支进犯瓜州。河西节度使萧嵩,一面调兵遣将,同悉诺逻对抗,一面派衙将曲勃僧,扮作悉诺逻家将,携带黄金百镒,白银千两及假家信一封,径向九曲而去。曲勃僧原为吐蕃降将,熟悉吐蕃地理,故意绕道来到羌中,被吐蕃将阿布思拦路盘问,曲勃僧有意抛弃金银等物,乘机潜逃。阿布思既得金银,喜出望外,又见行囊中有悉诺逻的家信一封,启封一看,大意谓:进军河西数年,唐将骁勇,很难取胜,但现已打通关节,故虽身在敌国,如安居故乡,绝无争战杀伤之险,汝等尽可放心。带去一点黄白之物,可密藏家中,以备日后使用。阿布思见书信中有“打通关节”等语,知事关紧要,不敢自私,遂将金银书信一并上交,吐蕃赞普即对悉诺逻产生疑心。再说,王忠嗣兵发青海,前军先锋哥舒翰进抵新城,吐蕃守将阿布思出城迎战,战不数合,自觉不是哥舒翰的对手,即退回城去,闭门固守,并向吐蕃赞普告急。赞普乞黎苏笼猎赞即遣人令悉诺逻迅速撤兵回援,并令石堡守军解救新城之围。此事早有细作报于哥舒翰得知,哥舒翰便每日派兵讨战佯攻,暗派大队人马埋伏于赤岭山谷。石堡城守将悉末朗,接到赞普解救新城之令,即留部分兵力守城,亲率番兵驰援新城,刚过赤岭,忽听得鼓角齐鸣,官兵从两侧山谷中冲杀过来,番兵猝不及防,已被官兵冲乱,自相残踏。悉末朗支不住官兵掩杀,大败逃回。再说新城粮草即将用尽,不见援兵到来,阿布思一筹莫展,又见探卒来报:石堡守将悉末朗前来救援,已被官兵杀退。已知援兵无望,即令部众拼命突围,东西北三面突围的番兵都被官兵杀退,只有南面围城的官兵,一经番兵突击,便溃败退走,阿布思率部众蜂拥出城,向赤岭速退,后面官兵,不及不离,追逼不紧。阿布思行军一昼夜,全军人困马乏,无力前进,此刻已不见官兵追来,即令下马安营,起火煮马料当饭,无马秣者,杀马煮肉充饥。饭未煮熟,官兵追到,阿布思急令部众弃锅上马,且战且走,去不远,前面已被官兵截断,突然两面山谷中,锣鼓齐鸣,杀声震天,被官兵四面包围。番兵四出冲杀,均被官兵射杀回来,阿布思踏开一条血路逃走,哥舒翰拍马上前追击,枪已搭在阿布思的肩上,大喝一声:“阿布思快快下马投降!”阿布思刚回头一看,哥舒翰的枪已刺穿喉咙,挑离马背,掷于地上,左车跳下马来,砍下阿布思的首级,番兵见阿布思身亡,降的降,逃的逃,乱作一团。 天宝七年六月,王忠嗣接到捷报后,即令哥舒翰乘胜进攻石堡城。不料就在这个紧要时刻,王忠嗣被人诬告,调回京城,下狱问罪。由新城逃回石堡的番兵个个都说唐将哥舒翰勇力无比。石堡城守将悉末朗已吃过官兵的苦头,一听此话,更是谈虎色变,不敢出城应战。这石堡城筑于山巅,四面削壁百尺,只有一路可上,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番将悉末朗凭险固守,坐等援军。官兵将士多次请战攻城,哥舒翰不许,说道:“石堡城险峻如是,众所周知,我们明知其险固,何必硬去碰壁,我军上不去,敌人也难下来,只要严守阵地,待歼援敌,断绝其后援,守敌即可不战自毙,石堡城可不攻自破。”众将士唯唯退去。 悉诺逻接到赞普调援新城之令后,时值隆冬,大斗拔谷已被冰封雪盖,难以通过,只得绕道积石,不数日听到新城失守,阿布思兵败身亡。遂催军急驰继而又接到赞普命令,由烛龙莽布支接替悉诺逻率兵火速驰援石堡,叫悉诺逻速回述职。悉诺逻和烛龙莽布支绕过积石山,进抵大非山,因天气严寒,又缺乏粮草,人马死亡过半,烛龙莽布支领军过大没门,又遭哥舒翰的伏兵截击,不得前进。石堡城吐蕃守将悉末朗坚守数月,粮草已尽,杀吃战马维生,眼看部众饿得无力举枪战斗,只好自开城门,下山投降。天宝八年六月,哥舒翰率兵占领了石堡城。 吐蕃赞普乞黎苏笼猎赞正为悉末朗降唐,石堡城失守,而怒不可遏的时候,悉诺逻来见,赞普怒斥悉诺逻暗通唐将,迟迟不援悉末朗,以致石堡城陷落于敌手。悉诺逻一再申辩。赞普说:“无耻之徒,还敢狡辩!乃道你暗通敌人,叛国求荣,也是天时地理所致?”将萧嵩假造的悉诺逻家书,掷于地上。悉诺逻拾起家书,还未及阅,赞普喝令左右,推出斩首。悉诺逻在喊冤叫屈声中被杀。朝廷闻知官兵告捷,进占新城、石堡,玄宗皇帝大喜,钦升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 再说吐蕃赞普乞黎苏笼猎赞,年老体弱,加之误信悉诺逻通敌,又见石堡城陷落,连遭忧愤,竟卧病不起,由其子婆悉笼猎赞即位。婆悉笼猎赞见先王连遭挫折,国计民生日渐紧蹙,便决定派遣使臣去长安求和,朝廷允许讲和各守各界,吐蕃答应归还九曲之地。天宝十三年三月,哥舒翰派兵收复河源九曲,唐蕃再次和好。玄宗皇帝遂诏哥舒翰进京,擢升为鸿胪卿、西平郡(今西宁)太守,摄御史中丞。哥舒翰得宠后,为王忠嗣申冤,声泪俱下,感动玄宗皇帝,宽释王忠嗣,任汉阳太守。

知识出处

永昌故事

《永昌故事》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收有故事40余则,分为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传说两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