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隋炀帝驾临焉支山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686
专题名称:
隋炀帝驾临焉支山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095.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驾幸张掖 公元六〇七年,隋炀帝大业三年,吏部侍郎裴矩,从河西回到京城。隋炀帝传旨召见。裴矩上殿,奏道:“臣于张掖掌胡汉交易市场已有年余,通过胡商颇得胡羌一些底细。特向陛下奏明。”遂献上《西域地图记》三卷。说:“此图录西域四十四国,穷其要害,从西倾以去,纵横所亘,将二万里,发自敦煌,至于西海。臣已查明,我朝若征西域,有三条道路,即北道从伊吾,中道从高昌,南道从鄯善。如从敦煌出发,三道并进,以我天朝之神威,将士之骁雄,要拿下昆仑山,易如反掌。但如今突厥、吐谷浑,占领了西域湟中之地,分领羌胡各国,西域原和中国通好的国家,亦被他们阻遏,故朝贡不通。为臣从胡商那里得知,西域许多国家,自汉以来均同我国和好,若我朝遣使臣抚慰,不动兵车,西域可得,若得西域,突厥、吐谷浑必然势孤,灭之不难。陛下要实现收复西域,混一戎夏之宏略,全在于兹。隋炀帝大悦,说道:“昔日秦皇、汉武收复了西域,朕亦乃一代君王,一朝天子,为何不能收复西域。朕意欲亲自巡访河西,征讨突厥、吐谷浑。你可复去张掖,先和一、二国家通和。待朕达河西,召诸国首领来见时,此一、二国家可向我朝献地,以扬我朝声威,不怕西域不服。”裴矩领旨而去。事隔一年,裴矩和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通和。奏知隋炀帝,隋炀帝传旨巡视河西。 时至三月,隋炀帝带领了数十万人马和部分朝臣、宫妃,向西进发,他们路经扶凤,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今青海西宁市)。在西平大猎拔延山,入长谷,度星岭,围攻吐谷浑,最后将吐谷浑头领伏允追杀于青海伏俟城。基本平定了青海一带的吐谷浑势力。六月十一日隋炀帝率众抵达张掖。 听说隋炀帝要到河西,早惊动了河西官吏。凉州总官乞伏慧,甘州刺史杨恭仁、瓜州刺史刘方、张掖太守阴世师、武威太守樊子盖和各县县令,都纷纷赶到张掖,恭侯见驾。十一日那天,张掖城内清水洒地,黄土填街。凉州总官乞伏慧带杨恭仁、刘方、各郡县头目和全城百姓,跪迎于城南。午时,隋炀帝在龙车凤辇,鸾驾御林,金瓜斧钺,旗帜伞扇的簇拥之下到来。众大臣叩头朝拜,众百姓山呼万岁。隋炀帝亦打开轿帘,索性站立于龙车之上,向左右百姓频频招手,以示他大隋皇帝的威风。当夜大臣们摆下御筵,为隋炀帝接风。 次日早晨,隋炀帝传众大臣进见。裴矩上前奏道:“臣已按陛下旨意,啖以厚礼通和了高昌王麴伯雅,和伊吾吐屯设。”此二人不仅愿归顺天朝,而且还说服西域二十七国前来归顺。但二十七国和我朝远隔千里,对我大隋王朝并无见知,许多人心下尚在嘀咕。”隋炀帝大喜说道:“即然他们归顺,我就让他们看看大隋的威严。你可去高昌、伊吾二国,叫麴伯雅、吐屯设传谕西域二十七国首领,朕于十七日在焉支山召见。”然后对凉州总官乞伏慧说道:“你可将凉、甘、瓜、沙洲的兵马调来。与朕所带人马合为一队,壮其声势。张掖、武威的百姓尽可来观看召见仪式,番和、删丹妇孺均来,凡来者必须车马要鲜,衣服要新,车马衣服不鲜者,拿郡县官试问。”吩咐既毕,宫人报说:“番和县瑞像寺了空法师求见。”炀帝传旨宣进。了空进来施礼一毕,说道:“老纳前来,一为陛下请安;二闻陛下奉信佛法,今陛下亲临河西乃河西百姓之幸,亦我瑞像众禅之荣,请陛下在政事之余,到卑寺一游。”炀帝说道:“天下佛僧寺塔,尽为后周毁灭,我朝横一以来,倡兴佛事,修筑塔寺。瑞像寺乃河西名刹,不知近来兴建如何?”了空说道:“蒙皇上开土宇统天下,兴佛寺,建寺塔,卑寺感佛祖灵验,应陛下圣德,顺万民心愿,现已建成七寺,南北百里,东西八十里,弥山亘谷,僧房佛堂处处皆是,现有二万僧人,诵经念佛。祝告大隋江山千秋万代,我皇陛下万寿无疆。”炀帝听罢十分高兴遂与了空闲聊起来,谈话中,忽然问道:“朕于十七日会见西域二十七国首领,请法师与我占筮,看此日是否适合。”了空用左手母指,在各指节上掐了一阵,说道:“陛下天纵英明,六月十七日,干支壬子,乃黄道吉日,又有天乙贵人相助,乃万事大吉之日。”末了炀帝叫了空回寺,到十七日将众僧带焉支山,参加召见仪式。 焉支示威 十七日那天,隋炀帝命令刺史元寿,兵部尚书段文振,太仆卿杨义臣,将军张寿和凉州总官乞伏慧将三十万人马分刀、枪、剑、戟、槊、鞭、棍整装列队,等待于焉支山下。河西走廊的百姓,听说皇帝来临,且允许观看召见仪式,于是东自武威、姑臧,西自酒泉敦煌的男男女女,不下数万,一个个穿红挂绿,身着新装,有的骑马,有的坐轿,有的乘车,有的步行,早在一、二日内就来到焉支山下等待见驾。此时早有各州县府官员,按统一划定的地方列队站立。焉支山下,周围数十里已车水马龙,人山人海,骑乘嗔咽,人声鼎沸。不一时西域二十七国首领,人人身披金帔,佩带金玉,由高昌王麴伯雅和伊吾吐屯设带领,裴矩陪同,来到山下,先通过军人列队,那些士兵人人雄壮,个个威武,二十七国首令见了无不交口称赞,然后再通过百姓队列,只见百姓穿锦着缎,车轿彩装打扮,西域首领无不赞叹。中午时分,隋炀帝车驾方到山下,前面是鼓乐队,几百个大鼓,几百张铜锣,铿铿锵锵,犹如鸣雷震响,几百支军号随后,嘀嘀答答,响彻野空。龙车凤辇,鸾驾御林,紧跟其后,宫人们紧随两侧,金瓜斧钺,旗帜伞扇,簇拥着龙车凤辇。炀帝头戴金冠,身着玉蟒,在明媚的阳光下,光芒四射。驾过军人列队,军士们齐声呐喊,声震九霄。炀帝拂手向兵士们致意。行至百姓队前,百姓山呼万岁。那西域二十七国首领,久居山野,哪见过天朝帝王之威仪,此时早已惊得目瞪口呆,见炀帝到了山下,于是一个个都跪于道旁,口称万岁,叩头见驾。隋炀帝吩咐落轿,上前将诸首领个个扶起,说道:“各位前来相见,朕十分高兴。咱们可到山顶,共同叙谈。”众首领随炀帝来到山顶,摆上香案。炀帝和众首领共同跪拜于地,祈祷天地,保祐右各国永保平安,和睦相处。焚香毕,分宾主坐定,传令奏乐,于是丝竹管弦,齐声鸣奏,炀帝带来的宫女翩翩起舞。三十万大军亦按刀、枪、剑、戟、槊、鞭、棍以次出队操练,兵士们个个精神抖擞,人人意气昂扬,刀光闪闪,剑影森森,锣鼓齐鸣,喝声震天。数十万百姓,更是欢呼雀跃。整个焉支山香烟缭绕,歌舞喧嘈,旌旗猎猎,尘烟滚滚,车嘶马鸣,欢声雷动,沉浸在一片气势宏伟,壮严而快乐的气氛中。那西域二十七国首领,那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一个个呆若木鸡。炀帝亦十分高兴。歌舞暂停后,炀帝向众首领说道:“今日朕能和诸位见面,实为三生有幸,今日和各国和好,本应大庆大贺,但远离朝廷,无法办得更加隆重,请诸位不要见笑。”众首领齐声说道:“天朝威仪,隆盛无比,我等边远小国,所见不及,怎敢取笑。”伊吾吐屯设说道:“天朝历行礼治,国家富庶,民有教化,真乃国富民强,礼仪之邦。陛下今日召见我等,又以礼相待,不以大国傲视小邦,乃仁义之君。我愿将伊吾千里之地献于天朝,伊吾百姓亦愿为天朝臣民。”高昌王麴伯雅说道:“西域之地自西汉以来,即是天朝领地,后历朝虽几经隔绝,但西域百姓终不忘天朝恩惠,愿为天朝臣民。”其余各国首领早被隋炀帝精心布置的庄严的接见仪式所慑服,又见炀帝同他们热情友好,于是个个表态,均愿归顺天朝。炀帝喜出望外,传令再行歌舞,于是焉支山又沉浸于歌舞欢庆之中。不一会,了空法师来见,炀帝问道:“瑞像寺现在何处,离此多远?”了空说道:“在东面,离此不到百里,如登上焉支巅顶,可以远眺其形。”炀帝遂和了空登上山巅,向东了望。此时正值太阳偏西,阳光明媚,远远看见正个金山郁郁葱葱,氤氤氲氲,瑞像寺若隐若显,仿佛飘逸于云端一般。炀帝看了心中高兴,说道:“朕意欲筵请西域二十七国首领,可将地点选在宝刹,到时你将瑞像因缘说个备细,以示中国历史文化之悠久。”了空答道:“陛下若能莅临卑寺,求之不得,小僧当恭候御驾亲临。”下得山巅,炀帝传旨停止歌舞,唤众臣前来说道:“朕欲于二十一日在番和县瑞像寺筵请西域各国首领,西域二十七国既愿为归顺我朝,就为我大隋臣民,理当为你们封官晋爵,你们亦可将今日之见,宣示其他国家,与我天朝和好,愿意归顺者,到二十一日和你们同来。”二十七国首领叩头称谢而去。炀帝又派内史元寿回朝,将朝中所存文物宝器拣好的带来;并吩咐武威、张掖、瓜沙各州,将所有宝物尽数取来,陈列于瑞象寺,让西域各国首领参观。 此时,兵部尚书段文振,将军张寿上前奏道:“西域二十七国既然归顺我朝,其地纵横千里,如不设郡置县,恐不易治理。”隋炀帝说道:“二卿之言,正合朕意,朕意在湟中吐谷浑旧地,分置河源、西海二郡,西域二十七国地分置且未、鄯善二郡,各郡内均可置县。”当即在众大臣中选派了文武官员赴新置郡县任职。诸事一毕,炀帝同了空法师下山,当晚就宿焉支县城(焉支县前凉张轨所置,隋开皇中并入番和,即今永昌县高古城)。 伽蓝盛会 番和县令冯立在焉支山见驾,得知炀帝要御览瑞像寺,当夜就宿焉支城,心中即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自古至今没有一位帝王亲莅河西,更不用说夜宿焉支。明日帝去瑞像寺定然途经番和,乃是一大喜庆之事。害怕的是若少有不慎,侍奉不周,将会大祸临身。于是暗暗来找了空法师,了空早知冯立用意,说道:“贵县不必担忧,你我同居一地,虽有僧儒之殊,但却意气相投,贵县为官清廉,百姓皆知,老纳可相机在炀帝面前陈述你的功德。你可速派人去焉支城收拾房舍,以备今夜住宿,明日在番和接驾定要盛饰壮观,以投陛下所好。”冯知县谢过了空,当既带了几名随从飞马急驰焉支城,传令全城百姓,洒路垫街,并由他亲自率众,将原县府收拾千净。炀帝驾到,全城百姓跪迎于道旁山呼万岁。炀帝下车十分高兴,传令拿出五百两金银赏于百姓。当夜杀牛宰羊,摆筵款待炀帝。至到炀帝就寝,已是子夜三更,冯立将陪伴炀帝事宜,托了空法师,他自己带了随从,连夜赶到番和县城,集合了全城民众说道:“明日皇上要来巡视,乃我番和县之大幸,为迎圣驾光临,今夜必须将街道屋宇打扫干净,黄土垫街,清水洒路,门户要漆刷一新,家家制作旗幛,书写迎驾吉语,明日皇上到来,全城百姓皆去迎接,男女老少,都要穿红挂绿,举幛打旗,谁若有退,斩首示众。”一时间番和县城陷入极端紧张之中,至到次日早晨,方才就绪,冯立不放心,又领人役到处检查了一番。这才集合全城百姓,出迎十里候驾。约已时,炀帝车驾到来,全城百姓队列两行,摇旗举幛,山呼万岁,早有一帮吹鼓手,擂鼓奏乐。炀帝见状十分高兴。来到县城门前,冯立率数人跪于道中,炀帝下车,几个人叩下头去,炀帝在张掖即认识了冯立,说道:“好,朕有你这样的知县,何愁万民不能治理。”进得城来,炀帝见街道整洁,门户全新,更是高兴。延入县府坐定,炀帝问了空说:“法师久居番和,可知冯立此人为官如何?”了空说道:“此人乃番和本地人氏,系开皇中大将冯昱之弟,善礼乐,通经史,为官清正,爱抚百姓。是一位难得的好官。”炀帝遂命奖给冯立黄金百两,白银千两,并命他随驾入朝,为他加官晋爵。冯立叩头谢恩。 再说,瑞像寺众僧自昨日焉支山见驾完毕,当夜回寺遵照了空法师的指示,将寺院里里外外装饰一新,恭迎炀帝驾到。次日,炀帝驾幸瑞像寺。原来这瑞像寺的七寺乃是七个大禅院,分布在番和县境内,计有瑞像寺、金川寺、中山寺、灵隐寺、弥陀寺、云庄寺、孩母寺,以瑞像寺为尊。了空法师将七寺的二万僧人全部集合于瑞像寺接驾。法师将炀帝延入御佛殿,二万僧人皆盘座于殿中,诵经念佛,钵孟声声,僧乐韵韵。众僧见法师和炀帝进殿,一齐匍匐下身,前额叩地。炀帝来到御佛前,焚香叩拜。僧乐骤然响起,众僧坐起身诵经,突然又传来洪亮的钟声。炀帝仿佛身临仙界,不觉心神飘然,问道:“此佛既是身首分离,天下大乱,身首璧合,天下兴旺的御山佛像吗?”了空答道:“正是。”炀帝说道:“今观御佛,身首完好,可见我大隋江山定然兴旺。”了空说道:“陛下所言极是,今西域二十七国归顺我朝,正是大隋兴旺之兆。”出了御佛殿,法师将炀帝引至观凤殿前。此殿建于山巅之上,构造高大,气势恢宏,装饰华丽。炀帝进入庙堂,四壁佛像雕塑精巧,栩栩如生。又从四面窗户向外望去。只见到处青山绿水,郁郁苍苍,遂叹道:“你们出家人,真会享清福。”了空笑道:“陛下为万民之主,操劳国事,自然没有佛门清静。”炀帝登上宝塔,极目远眺,仰天咏哦: 一上浮屠览太空, 九天日月寄寸心。 若得一醉卧伽蓝, 经韵钟声绕梦中。 了空法师拂手笑道:“绝妙好诗!”炀帝笑道:“信口所言,何以言好。”法师说道:“这前两句气势磅礴,有九天揽月之寓,不亏为帝王气概。这后两句嘛,陛下身居皇位,以仁德治天下,救万民出水火,既是替天行道,为佛彰法,何以羡慕清贫僧侣。”炀帝笑道:“照你的说法,朕比你们成佛更快了?”了空言道:“陛下前世非仙即佛,若无此功德,何以成为真命天子,大隋皇帝。”炀帝拂掌大笑说道:“法师真会讲话。” ,一连数日,炀帝由了空法师陪同,游览了金川寺、弥勒佛寺,心中十分高兴,回到瑞像寺后,说道:“既然御佛能感应天地,以通世故,何不将其名更为感通寺?”了空法师说道:“陛下御赐佳名,定使卑寺蓬荜增辉,当即拿来文房四宝,请炀帝题匾。炀帝御笔亲书《感通寺》三字,次日将匾刻就,悬于山门。瑞像寺遂改名为感通寺。 许日,内史元寿和各州府县均将文物宝器陆续运至感通寺。炀帝传旨,陈列于观凤殿中,又命了空法师将观凤殿再次彩画,以示壮丽。六月二十一日,西域各国首领到达感通寺,拜谒炀帝,除原来的二十七国外,又有龟兹、疏靬、焉耆等九国愿归顺隋朝,共三十六国。炀帝大喜,带领三十六国首领来到观凤殿,让其观看文物宝器。各国首领多未见过中原宝物,及至一见,无不惊讶赞叹。看毕,炀帝又命了空法师讲述了感通寺的来历,众首领亦是惊叹不及。而后,炀帝传令摆筵,众人开怀畅饮。酒过三巡,炀帝命宫女歌舞,音乐起处,歌女们翩翩起舞。先奏《九部乐》(即:清乐、龟兹、西凉、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后演《鱼龙戏》。由演员扮成珍异动物。一兽戏于庭极,忽又入殿前激水,化为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后化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众首领看了无不齐声喝彩,至深夜方散。 次日早晨,炀帝再次召见西域各国首领,为其一一封官。从此达到了统一西域的目的。
知识出处
《永昌故事》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收有故事40余则,分为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传说两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