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644
专题名称: 胡萝卜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172.pdf
专题类型: 蔬菜
产地: 永昌县
产量: 亩产在600公斤左右
分布: 北海子;金川东;焦家庄

专题描述

胡萝卜原产于亚洲西部,元朝时引入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属伞形科、根菜类作物。因其直根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蔗糖、葡萄糖等可溶性有机物质以及锌、钙、铁等多种矿物质,素有“小人参”之称。胡萝卜是良好的防癌、抗癌营养性保健食品,可生食、熟食、腌制、干制,还可工业化提取胡萝卜素、维生素,生产胡萝卜汁、胡萝卜酱以及各类饮料等。它的茎叶又是上等饲料。永昌所产的无公害“三红”胡萝卜无歧根、无裂口,表皮光滑,色泽鲜亮,肉色橙红,中芯较细,肉质细嫩甜脆,营养丰富,倍受城乡居民的青睐。 永昌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农区海拔1700-2400米,光照充足,病虫害少,气候冷凉,适宜胡萝卜生产,因此,胡萝卜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独特的垄沟栽培技术。据老人介绍,解放前是零星栽培。新中国建立后,县域内清河、城郊、河西堡、宁远一带的农户在家庭院落、房前屋后或在小麦地中套种胡萝卜,有黄、白、红三种颜色,品种表面粗糙,芯部较粗,个体大小不齐,没有品种名称,仅是少部分人自食自用。20世纪60-70年代,城关镇的北海子、金川东,焦家庄的南北泉等条件适宜地区,由生产队统一安排种植,每个大队也只有3-5亩,胡萝卜亩产在600公斤左右,除部分分给社员食用外,其余的用毛驴驮运到县城或河西堡销售,每公斤胡萝卜销售价格约0.02-0.05元,有些还扎成捆,每捆约3-4公斤,不称重量成捆销售,经济效益不高,发展极为缓慢。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得以较快发展,胡萝卜种植面积也大增,品种也有了很大的改进,部分农户引进了“一炷蜡”等品种,产量提高到每亩1000公斤以上。但种植技术还很粗放,田间管理措施不细致,不施化学肥料,不间苗定苗,商品率不高,品质差。所产的胡萝卜以交换粮食为主,1公斤粮食交换4公斤胡萝卜,也有部分农户将胡萝卜用自行车运到金川、河西堡销售,每公斤胡萝卜0.2元左右,经济效益低,但个别村社的商品化生产已经起步。

知识出处

永昌县农牧文史

《永昌县农牧文史》

本书介绍了永昌县农牧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其中包括农村土地改革、农业生产纪实、畜牧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发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