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铁不辩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627
专题名称: 银铁不辩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380.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有那么几句俗语,命里生的穷,拾上银子变成铜;命里有五升,强如起五更;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此语言虽是俗语,但在人的生活中确有人遇到过此种事情。有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1974年农历3月份,那时的永昌县水源人民公社杜家寨大队第五生产队,在这个生产队的地界西南边,离汉墓群不远的空滩上打成了一眼机井,准备开荒扩种耕地。一天生产队长带领全队男女劳动力,去那块荒滩上平整土地,在平整荒地取高垫低中挖出来了一疙瘩生铁。生产队的那么多的干部、社员没有把那疙瘩铁当会事,我一铁锨捣过来,他一铁锨撂过去。有位女社员是姓朱的妻子看见了那块生铁说:“哟!这块铁我拾上吧,拿去卖上几块钱了给娃娃缴学费。”朱家媳妇子把生铁拿上放在了不需要平整的地方,其他人也认为是铁,没有在意那块荒滩野地上怎么会有生铁?可生产队那么多的人,谁也没有好好地想一下,这块生铁在这个荒滩上究竟放了多少年成了,也没有分化,生铁是会生锈的,为什么没有生锈氧化掉? 劳动到中午下工了,都回家去做午饭。在回家的路上,有位年轻的社员,从那位妇女的手里要来生铁,在铁锨头上磕了几下,把生铁上的土磕净,相端者看了看那块生铁说:“这疙瘩生铁,形状像个弯黄瓜,上面还有字,是‘真字’两个字。”就这样仍未引起人们对生铁的重视,他和干部社员们对那块生铁都没有意识,把铁原给了那个年轻妇女,各自回家了。朴实的农民对一件事物的认识是那样的淡薄,当时那个已经说了生铁上有文字,文字刻在生铁上是啥意思?对这样一些问题谁也没有去想它。朱家媳妇子回家后,把火炉子捅开添煤块子火生旺后,拿上那块生铁忙忙的去北庄子供销社,找见收购员罗兆善说:“罗主任请你把我的这块生铁收掉喀。”罗说:“放在磅称上,”朱家媳妇子把生铁放在磅称上,罗看一下筹码后说“六块钱,撂到那个废铁堆里去。”朱的媳妇子把生铁扔到废铁堆里,拿上钱高高兴兴的回家做饭去了,回家的路上心想那么块生铁卖了六块钱,娃娃的学费就够了。那位妇女是个本分农民,一块生铁只图几块钱,而且也是个不识货的主儿,不然那疙瘩生铁也不知去向何处了。 生产队董保管员中午吃饭中间,给他的父亲喧说:“今天滩上平荒地时,挖出来了一疙瘩生铁,生铁上还文字,是真字两个字。”董延生的父亲问儿子:“东西哪?”儿子回答“朱某人的女人拿去了。”董老汉骂儿子:“杂巴松!那是块生铁吗?!吃了饭了要去。”董吃过中午饭急急忙忙的去找文会计,找到文两个人一同去朱家向女人要生铁,朱的妻子说:“我那呼子已经拿去卖到供销社了。”会计、保管听了朱家媳妇子说,急忙骑自行车赶往胜利大队北庄子供销社,找到收购员罗兆善说:“罗主任,朱安顺的女人卖给你们的那块废铁,我们想赎回去准备修理皮车时用它哩。”罗说:“那堆废铁堆里找去,放下六块钱了拿上去。”会计、保管员从为铁堆里找到那块有文字的生铁拿上,退给了供销社罗兆善六元钱,生铁拿回去给董的父亲看了后。董老汉说:“这是一锭银子,放在队里也不好保管,也没有用,明天拿上去武威城里银行兑换人民币,看能兑多少钱?”这样处理是很妥当的了。 第二天会计文克秀、保管员董延生二人骑自行车前去武威县银行兑换了人民币一百九十元,说是又给了朱家媳妇子十元钱,再的作为生产队的收入,这样一来谁也没有别的议论。拾上银子变成铜,这锭银子可以说是众人拾的,难道那么多的人都是命穷人吗!拾上的银子连铜也不是,却是一块废生铁,就连供销社的收购员也把银子当废铁收下了。这个故事说明了那时的人,对贵金属只是听人说过,确实是没有见过。在平整荒滩地中挖出银子认成废铁,并不奇怪。单纯的思想意识,很难想象在荒滩野地里能挖出银子来。如果是联想到不远地方是汉墓群,就会联想到能挖出银子来的。 白话连篇 永昌水源乡赵沟村,六、七十年代前有位老农民,为人性格开朗,与人为善,待人和气,乐观活泼,爱和人开玩笑,逢事与人合得来。可是有一点爱说白话,说起白话来随便编谎,出口成章,谎儿编的圆,何人听了不由不信,他说白话在方圆几十里是有名的,差不多的人知道他是个赵白话。 清河水管所雇用他看坞牛坝渠首,1965年秋水管所重修坞牛坝渠首,渠首做活的是坞牛坝渠系各大队来的民工。一天下午赵天德从别处回来,路过坞牛坝渠首做活的人中,有人说:“老赵爷哪里去哩?来给我们说个白话。” “唉!你们这些年轻人好好地把活做,我忙着有事情,哪时间给你们说白话。” “啥事情忙得很?” “头沟一队的一头大犍牛吃了苜蓿胀死了,我赶紧割斤牛肉去。”渠首上做活的人听了他的话,散工后都说:“走!我们也割些牛肉去。”去了六、七个小伙子,到头沟一队一问:“你们的牛被苜蓿胀死了,我们割些牛肉来了,牛在哪些哩?”把被问的人问了个大眼张风,说:“我们队里没有胀死牛啊!你们是听谁说的?” “我们是听看渠首的赵老汉说的。” “你们不知道那是有名的赵白话。”小伙子们回来的路上说:“唉!我们上的这个当。”第二天赵经过渠首,小伙子问“老赵爷你说的头沟一队死了牛,我们去怎么没有啊?” “你们挡住叫我说白话哩,我不说你们总得行啊!” 有一天他从家里出来,骑的自行车子去坞牛坝渠首,路过北地大队,遇着一群姑娘小媳妇子在路旁树下乘凉,老远就打招呼:“老赵爷下来休息一下吧,给我们说个白话了去吧。”赵老汉下了自行车子说:“没时间啊!我赶紧去供销社给我的女儿买几尺绵伦华达呢,等以后有时间了给你们好好地编着说个笑话。”忙骑自行车子飞快的走了,姑娘媳妇子们听说供销社卖锦伦华呢,我们也买些去。姑娘媳妇子一窝蜂的赶到供销社门店,要买锦伦华达呢。营业员觉着很奇怪,就问:“你们是听谁说的我们卖锦伦华达呢?好长时间了就没有进过这个货。”这时她们才知道上了赵白话的当了。 又有一次他从坞牛坝渠首回家路过北地一队,路旁有许多男女社员在树下歇凉,有几个社员看见赵骑的自行车子过来了。喊着说:“老赵爷下来凉喀了,给我们说个白话了去。”赵下了车子说:“你们凉吧,我有点事还急着去做。” “啥事你急着去做?” “那个长湖河渡槽以上的河坝里,发了山水浪下的浪柴沫子不少,我赶紧去家里套架子车拉上些,到冬天了填着煨炕。”说完骑上自行车子急忙走了,一队的几个社员说:“噢哟!他赵白话能到长湖河里,来扫着拉浪柴沫子,我们不能去扫着拉了,走!我们赶他来扫着拉掉,他来拉空气去。”一队的七、八个男女社员赶得架子车去长湖子河里,渡槽上下的河湾里找扎了,没有找着一把浪柴沫子。有个社员说:“今天我们真正的上了赵白话的白话当了。”过了几天赵路过一队,几个社员说“老赵爷,你说的长湖河里有浪柴沫子,我们去找扎了没找到一把浪柴沫子。”你们叫我说白话哩,我不说白话,你们总得行啊! (讲述人:李峰,男,74岁,退休职工。)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