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金砖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626
专题名称: 一块金砖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379.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武威地区武威县海藏寺那里的一个生产队,有位五、六十岁的社员,生产队长调他去拾大粪积肥。一天他背的粪筐子去拾粪,游转到海藏寺下面河里的一个泉窝子边洗脸喝水,他将脸洗罢,双手捧泉水喝时,看到清澈的泉水下面一块闪光的东西,他以为那是块什么石头发光。就把发光的物件从泉水下面捞出来看时,四四方方金光闪闪的一块东西,可他不认识那个物件是什么东西。 忠厚老实的老农民,就将物件拿上当废铁,到供销社收废铁的收购员前卖去了。收购员叫他把东西放在称上过称,称上显出的重量是一市斤重,收购员不死心,把东西翻了格儿也还是一市斤。收购员很奇怪的说:“你的这么点东西看去明光晶亮的,称时还重得很,你这是啥东西啊?怎么这么子重啊。”老农民说:“我也不知道是啥东西,拿手里掂量去就是沉甸甸的重着哩。”收购员去把供销社主任喊来说:“主任你看这位老人的这点东西,怎么这么子重?怎么称都是一斤重。”那个主任把东西拿在手上就明白是什么东西了,但未给明里说清楚,随问老人:“你的这块东西是哪里来的?”老人说:“我是从海藏寺河里的泉窝子里拣来的,主任你给我说一下是个啥东西,怎么这么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主任的回答却是:“我也不清楚,我拿上农民老实巴几的,人家说明天了就明天,东西也不拿,还说:“行!明天了就明天。” 为什么当天不给卖主付钱?这就漏出了商人的本性。当那个供销社的主任一看到东西,拿到手里掂量了一下东西,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是什么东西了。第二天老农民去供销社领钱,供销社主任只给了老农民一百八十元钱,老汉把一百八十元钱拿到手里不知说什么好,高兴着不得了。那时的一百八十元钱,简直是梦不起来的财福啊,就那个保密着还不敢给人说。如果物件供销社收购了,不会只给老农民一百八十元就可了事的。七十年代的黄金价究竟是多少不清楚,八十年代的黄金价是一克八十元人民币,估计七十年代的黄金价一克在七十元上下。那么一市斤黄金是五百克,总价是三万五千元的大价,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字。 那个供销社主任不私吞那块黄金,就应该给物主说明是一块珍贵的黄金,由物主处理是卖或不卖。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双重性,在当时的形势下一个普通农民一下得上了价值三万五千的财福,不论是现金,还是原物金砖,那个农民是不会安宁太平的。亏死了老农民不识货拿到供销社卖掉了,否则,究竟是福还是祸实难预测其吉凶。古人有言,命里生的穷拾上银子变成铜,又言横财不负命穷人,妙药难医冤孽病。老农民虽是已过知命之年的人了,黄金拾到自己手里却又不认得,拿上贵重物品去供销社去卖,又被供销社的主任哄骗了一顿,而又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这就是老实本分人的品行。因为拾金不识物件的真面目,人家给的一百八十元的零碎钱,也可得的比较安然。 (讲述人:丁生华,男,81岁,新城子镇赵定庄村农民。)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