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建筑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559
专题名称: 违章建筑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272.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永昌县城东北角有一大块平房,大部分住户原系县水利局职工,这块平房拆迁修建居民住宿楼。起名(永晟苑),有个姓杨的住户,是县水利局东区水泥厂工人,九十年代水泥厂停产停办,他下岗后再找不上工作。为了生存下去,无奈之下,1998年在自己住舍北墙取了个门,靠墙的外边空地上,修盖了二十多平米的小房,办了个小饭馆。饭馆面对职中学校,饭馆的生意不错,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没啥问题。但时间不长,城关镇、城建局、房管局、社区来干部找上门来,说他的这间小饭馆是违章建筑,不允许存在,必须拆除。 在这种情形下,夫妻二人为了全家人的生存,只能给催促拆除的干部求情下话。虽然来的干部们仍坚持拆除,但他们却回去了。没过多长时间又来口头催促拆除,此后再没有来人说过拆除的事。 2009年,兰州的开发商,在永晟苑开发修楼,开发商和居民户杨家人商议拆迁的事,对他的小饭馆以违章建筑而不予补偿。杨坚持补偿,开发商就是以违章建筑,坚持不给补偿。两方未达成一致,于是开发商起诉到县法院民事庭,经判决是以“违章建筑”不予补偿。杨表示不服上诉到市中级法院民事庭判决是,维持县法院的判决,无奈之下,杨只能上兰州高级人民法院申诉。 杨背着申诉状和市、县法院的判决书,去兰州市找到高级人民法院信访办公室。那里的副主任看了杨的申诉和县、市两级法院的判决后。就问杨:“你的这个小饭馆一年的收入是多少?”杨回答:“一年的收入是五万多元。”那位副主任说:“你还可以经营二十年,总收入就是一百万元。”杨听了那位主任的关心问话,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赶紧回答:“经营二十多年,收入一百多万元是没啥问题的。” 信访办公室副主任打电话到金昌市中级法院民事庭:“永昌县城市居民杨成基,1998年修建的建章建筑房到今年已十一年了,违章建筑的房屋在两年内拆除不了,就成了合法的,人家一年的经营业收入五万元,再经营二十年总收入一百万元,通知开发商赔偿营业补偿费一百万元,至于房屋的拆迁补偿按规定办理。” 这堂官司,开发商找杨成基再次协商,给杨成基六十平米的门面店铺,八十平米多的框架住宅楼一套。一个人遇事的结果好坏总是由于个人的努力,加之好人主持公道才有好的结果。 (讲述人:潘锋,男,65岁,退休职工。)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