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祥卖猫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558
专题名称: 章祥卖猫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270.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故事发生在1974年,农业学大寨时,县上召开了各公社书记、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会上,县上领导说:“建设大寨县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要求亩产四百斤上纲要,五百斤过黄河、八百斤跨长江。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促进大寨县建设的进展速度,加快兴修水利工程、打井抗早,农田基本建设、深翻改土、渠路林配套的条田化。今天谈一谈群众中有哪些不学大寨的具体表现,县委想听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在汇报中,当时的宁远公社党委书记黄三义汇报中举例子章祥卖猫的事例。黄书记说:“章祥是个生产队长,管不住调不动的大头社员,不但不参加集体劳动,而且自由散漫。筐筐里提的猫娃子到金川大市场职工家属区卖猫,一只猫卖价十几元、二十元钱。大猫卖给人,章祥还没有回到家,猫儿早已跑回家了。第二天再将跑回的猫儿,捉住提在筐里去卖。”黄的汇报,县委领导们听得非常细心。那些年金川八八六、八冶的职工住的是平房,老鼠在职工家里泛滥成灾无法捕灭。家里的食物放不好被老鼠啃吃糟蹋,箱柜里的衣物也被老鼠咬喳损坏,所以,那时在那个地方猫儿就值钱了。这样一来章祥的卖猫行为,就成了明目张胆的对抗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具体事例了。 章样在那种形势下做卖猫的事情,的确是胆子够大的了。一次生产队的干部给章祥说:“你也参加队里的劳动,听说公社里知道你卖猫的事,也注意着些。”章祥答:“注意不注意,大不了把我放在群众会上批判一阵子,再他能做啥?我家里没几块钱,娃娃病下没钱给买个药,害的没有办法,谁又体谅了下我啊!我不卖猫再卖啥?” “你哪来的那么多猫娃子去卖?” “我养着两只大母猫儿,你是又不知道猫三狗四猪五羊六,猫儿一年产两三窝猫娃子。” 县上领导听了黄三义的汇报后,讲:“章祥卖猫不仅是不学大寨的问题,而且是脱离集体搞单干,是反对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四大自由”、“三自一包”的流毒没有彻底肃清的问题。公社党委要严肃地对待这件事情,不能让他放任自流的发展下去,以此教育群众提高阶级觉悟,集中精力一心一意的学大寨赶大寨,一定要把永昌县建设成为名副其实地大寨县。” 宁远公社黄书记是如何执行县上领导指示的,对章祥卖猫如何开展革命大批判的,后来再没有听说过这件事。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卖猫变钱,解决家中的急需,本来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在当时形势下,却成了政治上的大是大非问题。那时社员的一个鸡蛋卖给公卖给私,都是政治性的大问题。章祥卖猫这么个不值一提的小事,上了纲上了线就成了大事了,卖猫的名气也就大了。 (讲述人:黄三义,男,76岁,离休干部。)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