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墓救命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550
专题名称: 掘墓救命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253.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清河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离奇古怪事情。 这人家是个有名气的大富户人家,家有两个儿女,男大女小,那年秋八月给儿子娶媳举行婚礼。请来了亲戚好友,当家户族、贵客盈门、设宴款待、喜气洋洋、好不热闹。开宴之前举行结婚典礼,新婚夫妇行礼拜堂,拜天拜地,拜父母,夫妻对拜入洞房。小姑子隔窗窥看兄嫂拜天地入洞房,芳心春动,十分眼热。晚上青年们闹洞房藏床罢了,都已离开新房走了,家中老人,其他人等都已入睡。 好奇的小姑子,很想听一下嫂子如何对付兄长合房。站在新房屋窗根子下,偷听到了兄嫂的言语,十分的着迷,抑制不住自己的痴情妄动。她不知怎么回自己的闺房去,不由自主的春心剧动,过分地兴奋昏迷了过去。 第二天早这家大人,发现女儿死在新房屋的窗根子下,也未采取任何急救措施,对人说是女儿被“红煞”打了,无药可救。家人总以为女儿真的死了,全家人悲痛之下,料理女儿的后事。请木匠做棺木,将女儿穿戴好,给女儿陪葬的金银首饰好衣物,都随尸体入殓棺内停放。请道士超度亡灵,另看新茔进行殡葬在耕地上。 那当地有个年轻小伙子,胆大气壮,为生活他干的是掘墓勾当,专瞅着盗取富户家亡人的衣物和金银首饰的陪葬。偏巧他头天路经那地方未见有坟茔,第二天过来,耕地上埋下座新茔,经打听张财东家的女儿得急症死了,今天早半天葬埋下的新坟。 掘墓者得到这样的好消息非常高兴,富人家的亡人穿着肯定很阔,陪葬也很多而且都很贵重,当天晚上拿工具掘墓取物。正是8月20日的天气,掘开墓穴后,把亡人的尸体捞出墓穴,棺木里可取物件全拿出来。又将尸体的衣物剥脱了个净光,发现尸体松软还有弹性,一点也没有僵硬。月光下看着尸体面容很是美观漂亮,犹如睡着未醒的样子,顿时淫性大动,不顾死活爬在尸体上行奸。突然尸体活动了,手脚动起来了,色胆包天的掘墓者没有一点胆怯。 有命的终有救,死里逃生。死人身上取利的盗墓者,不管怎么说也算是积了一点阴功积了德。民间的验棺就是要查看人真死还是假死。尸体停放几天还未僵硬,就有复活的可能。女儿的突然死亡,父母在悲痛之中,谁又留心这方面的事情。 掘墓者把脱下的衣服给女的穿好后,问女的“你怎么办呢?是回你的家去呢?还是到你的哪个亲戚家去呢?”女的说:“我能回家或到亲戚家去吗?” “那你怎么办呢?” “我又怎么办呢?我只能跟上你走,你把我从坟茔里捞出来,又把我救活,已经这个样子的人了,回家去怎么给父母娘老子说哩?我不跟你走?再到哪里去呢?” “那好吧!你不嫌我家穷,那你就跟我走。”掘墓者面对这么好的一个姑娘,怎么能不要呢?他把姑娘领到他那个穷着再不能穷的穷家里,亮麻星堂的一间半破草屋。不过以往盗下的物件还有些,特别是从姑娘的墓穴里掘出来的金银首饰和衣物,拿到城里的当铺也可兑当些银钱,凑和着过两、三年还是可以的。 女的对他说:“我们离开这个地方去别的地方过日月吧,离娘家亲戚越远越好,不能让亲戚熟人知道,更不能让父母、兄嫂知道。”掘墓者也觉着女的想法是对的,对女的说:“你的想法很对,不要说是你,就我本人也无法向人说清楚道明白,人的眼睛里能容下我俩的相遇吗?你是富豪人家的大小姐,可遇上我这个穷光蛋掘墓者,十分的不相称,总不能说我盗墓,把你从墓穴里捞出来的,远离家乡是对的。” 他正思谋者往何处生活合适,万不能让人知道此事时,不想以往相好的好友,突然闯到他家里来了,一见他家里的姑娘,劈头就指着姑娘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在好友面前无法隐瞒,掘墓者如实相告:“是从坟墓里掘出来的。” “好啊!还把你说得玄乎着,谁把这么好的姑娘,活埋在坟墓里叫你往出来里盗着哩。”他紧忙把好友喊出屋外来,把前后所有的经过都说给好友,并要求好友给他想个办法,去什么地方生活才好,并说这是女方的要求。 他的好友听了他的述说后,细想了一下,对他说:“既然是这样,再不能让人知道了,很快离开这里,越快越好,到古浪的东山里去,那个地方是山区,人烟稀少,土地广阔,雨水又广,一年的庄稼收成好了,三年都吃不完,只要人勤快过日子是没问题的,再不要做那种损害亡人的事了。” 第二天早半夜,夫妻二人离开了那个穷家,走向异地他乡安家落户去了。他究竟走了哪里,家乡的人们不清楚。掘墓者远去他乡,时间长了有人问起掘墓者,掘墓者的好友才将掘墓者因何外流他乡的原因,喧说给了相好的人了,当地的人才慢慢的知道了那个古怪事。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