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合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529
专题名称: 遇合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202.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有个南方人来到永昌城里做工,经过几年的辛劳,确实有钱了,和永昌清河进城打工的女青年相识相爱结成伴侣。没几年领上女的回了南方,又几年已有了两个男孩儿,男方变心另找新欢,喜新厌旧,造成恩断情散,离婚家毁各奔前程。两个孩子抱小留大,她返回永昌城来,孤儿寡母生活十分艰难,并有诸多不便。经好心人的撮合,和一个本地残疾人相识往来。街房邻舍的老奶奶对女的说:“你快和那个光棍小伙组合在一块过去吧,你还年轻。” “我看你们行哩,那个小伙子除腿有点毛病再都很好,你看我们给参谋的这件事怎么样?”女方说:“我现在是瞎子吊在半山坡上了,上上不去的下下不来,已是难下了。” “那就我们给小伙子说一下,没啥了你们组合在一块过去吧,互相有个照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双方很是投缘相亲相爱,情愿结为夫妻组合成了一个家庭。男方说是身体有残疾,夫妻生活没什么大碍,人聪明有手艺勤劳能干,也有一定的资产,曾经是永昌残疾人创业的典范。只是腿脚残废,行动不便,但脑子好使,办事很是干练,又不偷闲撒赖,不论做啥活都很勤快。 夫妻二人商量着做个生意来过日月,女的说:“干个啥事行啊?”男的说:“干啥事成本小还能挣上钱,养活着过好日月。”女的说:“做啥事,还要成本小能挣上钱?”男的说:“炸油条熬稀饭卖早点,你看如何?” “我看完全行。” “那我们从明天就准备做这个买卖。”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办了个卖早点的小摊,豆浆油条稀饭,妻子做面活,他是架火洗碗捞油条,凡是他能做的活生都积极主动地干,一个卖早点的小摊,搞得十分热闹红火。来吃早点的人越来越多,一个早晨的两个小时,两口子相当的忙火,收入是很客观的,得来的收入心中十分的踏实,更加增加了搞好生意的积极性。 收入多了,日月也过的顺心,那个媳妇子时常在想,那些年,为自己的生活过的富裕一些,出门来到永昌城里打工搞副业挣钱。在此期间相识那个南方人,受其金钱的诱惑和那人结为夫妻,随后带我回到他的家乡南方。几年来,我为他生了两个孩子,不想他重找新欢,随意翻脸,将我撵出门外。这都是我爱钱心切失于检点,损失了我的青春年华,哑巴吃黄连有苦难对人言,男子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人算不如天算,苍天爷有眼,现如今的丈夫,虽是体残志不残,言行举动讨人喜欢,况且我已是残花败柳,怎敢嫌弃人家的什么长短。现在的这个家庭,自己觉着心满意足,过日月没有什么问题,心情上感觉甚是畅快。 抱来的那个“带羔子”,也随着岁月的推进,已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了,人长的标志英俊,聪明能干,2003年前去广州打工。打工的几年间,由于他的工作很认真负责,博得公司领导的信任,在那里工作了近十年的时间。和四川的一个姑娘恋爱成亲,现在回到永昌搞了个卖店,媳妇子也做着个小本生意,虽然财源不是十分茂盛,但也很是称心遂意,小俩口子已有了一个小男孩,现如今已是三岁了,英俊聪明活泼可爱,很是讨人喜爱,一家三代人,欢欢乐乐,心情舒畅愉快的生活着,老夫妻的小夫妻,都为自己的事业,精神百倍,信心十足,齐心协力的拼搏着。日不可长算,食神生了财,钱财日日来。 (讲述人:张有秀,男,70岁,退休干部。)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