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耳光的灾祸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501
专题名称: 一记耳光的灾祸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43.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的永昌县朱王堡公社新堡子大队某生产队。1960年夏季,正是饥饿灾荒笼罩在永昌这块大地上,人们为食物嚎喊呻吟在死亡线上,田间野菜长不及,渠边榆皮剥尽光。生产队长召集社员讨论怎么找食物解决饥饿事情,有年老的社员说:“山里的鸡爪草采挖来,做细也能充饥吃。”生产队调能行动的劳力去十里以外的北山里,挖“鸡爪子”草,据说历史上闹饥荒时,采鸡爪子草可以充饥。1960年那个生产队也和别的生产队一样,采挖来了不少的“鸡爪子”草,用以当作代食品。当时还以生产队为单位吃食堂,将采来的“鸡爪子”草冲洗干净晒干碾碎,然后再放在石磨上推成粉状,掺和到粮食面粉中下锅做成糊糊饭,分打给社员们食用。当时有一位女社员,正是生产队长的叔嫂,饥饿极了顺手在磨房里抓了一把“鸡爪子”草面要吃,事有凑巧被路过的马队长看见,说:“谁叫你乱抓大家的救命食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将他的叔嫂打了一耳光,三日后那位嫂子便一命呜呼哀哉了。古往今来,杀人者偿命,马某虽非故意杀人,但他的一个耳光实属可恶,一把野草面值得大动肝火吗?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叔嫂的死与他有一定的关系。同年十月的西兰会议后,全力以赴的抢救人命,那个马队长难逃法律的追究。 形势的急剧转变,1960年10月西兰会议后,抢救人命已是各级党政的头等大事,对违犯群众利益造成生命的必须加以严惩,当然那个马队长难逃其究。没过多久,便逮捕入狱,家中丢下娇妻幼子,无依无靠,为了活命也只好逃往外边,是死是活杳无音信。马某被判刑八年,刑满释放回来,房屋空空,妻儿不见,问苍天无语,呼大地不应,只身一人度完漫长的人生岁月。“噫!人无善念必有恶行,一念之慈,是一切人生美好的开始;一念之恶,是一切人生悲剧的源头,善与恶只是一纸之隔。人生时时刻刻都走在善恶中间,稍左是善,稍右是恶。人生无时不在选择,一念之间的抉择,就可决定一个人的身后若干时日的悲喜,甚至是一生的繁荣和苍凉。” 供稿人作诗一首:世人作事细思量,万万不可行鲁莽。一念之差终有报,免得一生受凄凉。 (讲述人:赵显祖,男,70岁,朱王堡镇新堡子村农民。)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