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爹杀媳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494
专题名称: 公爹杀媳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34.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说是事情发生在2011年10月,朱王堡镇流泉村四社一户姓闫的家里。这个家庭有老夫妻和小夫妻,两个男女小孙,是那个村的一户丁财两旺的农户人家。左邻右舍,当家户族、亲朋好友都说是个好人家。公婆五十多岁,青年夫妻还不到而立之年,耕种二三十亩承包地,基本有儿媳劳作,儿子经营一辆汽车,整天跑运输,一年的收入相当可观。两个小孙子,男天真女伶俐,活泼可爱,在流泉村社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农户人家。 那样好的人家,是全家人勤劳奋斗的结果,也是很不容易的。作为公婆更应该积极地关心支持这个家才是正理,为什么事使这个家庭不能和睦相处?况且是公媳之间发生的矛盾,发展到了不能和解的地步。据这家人的邻居说,一次在亲戚家里相遇喧谈所知,原因之一是这家儿子婚事有点关系。儿子叫闫某人,是两次娶媳成家的人了,二次结婚的女方是本村九社陈家的姑娘,芳名陈某花。这对夫妻的结合,一开始两家大人不赞成这门亲事,但由于男女双方誓作夫妻,尤其女方意志坚决,非要嫁给闫某人。这对夫妻就是在两方父母不同意,而他们非要当俩口子的形势下成亲的。成亲后的七、八年间,小俩口子积极大搞经营,发展经济,种植多种经济农作物。这年种了一亩多辣子,长势很好,闫某人开车到金昌市送货去的机会,媳妇子摘了几麻包辣椒子捎在车上。顺便拉到金昌市区找了块地方,用了多半天时间把辣椒子全卖了。夫妻二人回家后,一看鸡娃子渴的半死不活的,可是公公在家连鸡娃子吃的水都没给倒一点,这使儿媳妇很不满意。“一个大活人在家给鸡娃子吃点水的事都不做,还想吃饭,吃屎去都没人给拉啊。”媳妇子的脏话被公公听到了,对媳妇子更是记恨在心怒气难消。 公公叫闫伯银,时年50多岁,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问也不做,对田间的农活莫不管三,据说是一个油瓶倒了不扶的人,对儿媳妇的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当儿媳的不尊重长辈,反而十分不满,甚至口言不逊刺伤公父,老的不自重,小的不尊重。这家公媳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问题在公公,在行动上不能以身作则,言语上没有训教小辈的理由,致使公媳之间的气氛一直很紧张,矛盾逐日加深,公媳吵嘴嚷仗,已成为家常便饭,左邻右舍的邻居们也习以为常。 那年秋收完的季节,一天妈妈对儿子说:“你们把我们的地种了好几年了,再的不给了,该给上我们些口粮吃总行哩吧。”儿子趁媳妇子不在家,啥话没说就扛给了父母亲十袋子小麦,放到父母的库房里。不料日子不多被媳妇子发现了,从公婆库房里立把小麦袋子搬到自己的粮房子里。还说:“啥活不做的人,想吃粮食,想的好的很,不劳动的人喝西北风去吧。”儿媳妇的这一举动更加剧了矛盾恶化,公公对媳妇子怒不可遏。儿媳妇子也是一个素质太差的,做事确实有些过分不留后路。这样一来公媳矛盾发展到了难解难消的地步,都不检点自己,互不谅解相让。喧谈的人说:“这家人的家庭问题、公媳纠纷曾向村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反映过几次,要求村上给予调解处理,但村上始终无动于衷,从未过问过这家人的事情。”公媳思想上的疙瘩无人去劝说化解,使之疙瘩越绾越紧,成了解不开的死疙瘩而成祸根。 妻子被杀,父亲自杀,立时毁掉了一个美好家庭。母亲成了寡妇、自己成了光棍,一双儿女成了孤儿。造成这种悲惨凄凉的家境的罪魁祸首,杀人凶犯是他的父亲闫伯银。他的父亲是一个十足的愚昧无知的混蛋暴徒,能豁出命来杀儿媳,为什么不可以做一些有益事来和睦家庭?人人家里有本难念的经,父母、儿子媳妇都往好里念,再难的经也会念好的。被杀的那个儿媳妇也是愚妇,多少年的吵嚷怎么不注意,提防公公行凶杀她的行动?稍有些防范的意识,不会丧生于公公的屠刀之下成为枉死城里的冤鬼。 那一天家里只有公媳和两岁的儿子,男人出车跑运输去了;婆婆去朱王堡变电所做饭去了;小女儿上学去了。天气晴朗、日光又强、陈某人在院子里剥包谷棒子上的皮,由于头上顶的头巾,就没注意公公的行动,因何事公媳吵嚷了好长时间了。据喧谈的人说:“可能是公公趁媳妇子不注意,用木棒打昏过去,然后用镰刀把媳妇子的咽喉割断,气绝身亡。又用卫生纸把外面的血迹揩净,卫生纸塞进喉咙呼吸道伤口里顶满。凶犯杀死人后,骑自行车朝村委会方向去了,后来才知是去买3911剧毒农药去了。站在街上的邻居也有四、五人,也未在意他们公媳吵嘴嚷仗的事情,闫伯银走后。只听到小娃子的哭喊声,哭着喊妈妈,喊了好一阵子了,娃娃出了庄门哭着给我们说,我的妈妈死掉了,爷爷把妈妈的脖子用镰刀割烂了。我们四、五个人还不相信,看娃娃的身上、手上有血才进门去看,见媳妇子在过道里躺着。”公公行凶杀掉儿媳妇子。 在处理亡人时,闫某人把父亲尸体拉到武威殡仪馆火化了,骨灰盒拉来放在祖先坟茔里,放了八、九天后,媳妇葬埋后才埋了。媳妇子葬埋仪式很隆重,媳妇子装的是油画红头棺材,停在上书房里,请和尚做道场。对此陈某人的父亲还是不依不饶,不让闫伯银进祖茔,闹腾了好几日,经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劝说方才罢休。村里的群众议论纷纷、众说不一。可在发丧的那天,和尚不愿意念经行礼、超度亡灵,说是“老汉放在坟茔里,年轻媳妇子停在上屋里,我们怎么给她行礼、念经超度?”有的人给和尚说:“你们在牌位上写上老汉的,念经超度老汉,不超度儿媳妇子,别人知道什么。”就这样把两个亡灵冤魂送走了。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