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奇案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492
专题名称: 盗墓奇案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29.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1997年7月13日下午,某村庄子,一位年轻媳妇子去东大河总干渠拉水时,被人推进总干渠溺水死亡。这一命案报到县公安局后,县局立即派刑侦人员赶赴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仅在现场上发现遗留一枚衬衣纽扣,提取作为唯一证据,除此再无任何别物。在刺庄子群众中进行调查访问,说是案发时有一小孩童看见了是什么人作的案,刑侦人员找到小孩童进行细致的询问,小孩童才8岁。 小孩童虽说是八岁的娃娃,但人很机灵,他对刑侦人员提问一一作了回答,说清了案发的基本经过。小孩对刑侦人员说:“那时我在旧干渠里洗澡,我见喻姨到干渠拉水来了,从干渠里提水,那边树林子里坐着一个男人,跑到喻姨跟前说话,又抓住喻姨,喻姨也撕住了那个男人,那个男人一拳把喻姨打到渠里叫水拉上走了。我就从干渠里跑出来,衣服也没有顾上穿,跑进庄子里喊人。”刑侦人员问:“那个男人是从哪里来的?”小孩说:“是从渠首骑的自行车子来的,自行车放在那个树下,他在那个树底下坐来。”“自行车朝那个方向放着来?”小孩说:“自行车朝东放着来。”又问“那个人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小孩说:“那个人两个眼睛红红的,像是喝了酒来。”小孩的回答是很清楚的。 公安局的刑侦人员根据小孩童提供线索,将排查侦破范围确定在头坝村,东大河渠首各硅铁厂。首先去到硅铁厂了解,厂里有人说:“东寨农场的保卫干事宋某人13日中午到硅厂来与几名工人喝酒,喝罢酒后,骑的自行车走了。”刑侦人员得到这一重大线索后,迅速赶到东寨农场十三连将宋某人抓获。带到局里审讯室里进行了审讯,通过审讯,宋某人交待了作案的全部过程。宋某人交待说:“我从头坝硅铁厂和几个朋友喝罢酒后,骑自行车回农场,路过刺庄子时,天气太热就下车子在树林子里乘凉休息。来了一个拉水的年轻媳妇子,到总干渠沿上打水,一勾腰提水两个奶头露出衣外,甩的晃荡晃荡的。我就忍耐不住了,上前去和她亲热一下,摸摸她,她看见我到她的跟前很吃惊,” “她问你干啥?” “不干啥摸一下你。” “她不让我撞她的身体,我抓住了她的胳膊,她撕住了我的衬衣领豁,我急了怕她把我捞到干渠里去,我就照她胸膛猛打了一拳。把那个媳妇子打到干渠里了,水拉上走了,我紧忙骑上自行车子回到农场了,那个纽扣子是我衬衣上的,是那个女人撕掉的。”宋某犯的交待基本符合犯罪经过作案情理。 县公安局对宋某犯因奸杀人命案,侦破的及时也侦破的快。最高人民法院依故意杀人罪判处宋某犯死刑,交县公安局立即执行,杀场已选到五里沙沟。不该死的囚犯临到行刑的头天晚上,宋某犯死罪犯突然给看守人员说,他有重要事情给局领导说。局领导叫民警把宋某犯带到审讯室,宋某犯对局领导说:“我有重大案件向领导检举揭发,我检举了,领导能把我的死刑减成刑缓,留我一条活命行吗?”公安局领导说:“只要你宋某犯检举的案情确属重大,那就是你立功赎罪的具体表现,就可以考虑把你的死罪减成死缓。”宋某犯听了局领导的言说,向公安局领导检举揭发了1995年5月东寨农场,以王××为首的五个盗墓者,盗掘掉了东寨乡双桥村沈家庄,在明王朝时代葬埋下的沈再思的墓的大案。市县公检法三家当即要求县公安局查清此案,县公安局派刑警根据宋某犯检举提供的线索,当晚前赴东寨农场、河西堡八一磷肥厂一举将王某人为首的五名掘墓者全部抓获归案,经审讯追回了赃物。电话上报中级法院、省高级法院立即终止对宋某犯死刑,改判宋某犯为死缓。 县公安局根据宋某犯检举揭发提供的线索,立即调派民警前赴东寨农场、河西堡八一磷肥厂将王某人为首的五名掘墓者全部抓获。经审讯,五名贼交待了盗去的赃物,已经分别转移到了双湾镇中学和赵家沟村六社一户村民家中。民警又去那些窝藏点追回了所转移的赃物。作为公安局来说盗墓一案人赃俱获全部破案。这样一来五个盗墓者受到法律的惩处,也为死罪犯宋某犯减轻了罪刑,死罪减成了死缓,留下了一条活命,这就是事情演变。 由杀人案引发出了盗墓案,这也可说是案中案,杀人死罪犯宋某虽不是盗墓者的同案犯,但他是盗墓案的知情者。 从追回的盗墓赃物中,有些珍贵物件在炸墓穴时被炸坏了,有的物件没有全取出,又被别的盗墓贼盗去了。这就是贼在作案中破坏力是巨大的,盗墓贼把诰命夫人的凤冠破坏了。只盗出了凤冠上的装饰物件:凤鸟金花一件,属二级文物;镶宝石耳坠一对,属二级文物;鎏金菊花形银簪一件,属三级文物;镶宝石蝶形铜簪一件,属三级文物;镶琥珀金头银柄簪一件,属三级文物;还有凤冠佩带残片等文物。侦破案中从盗掘现场附近一个村民家追回墓志铭一块,据墓志铭碑文记载。墓主沈再思系明朝万历十六年进士,曾历任岢岚县尹、河南省太康县官,四川省南漠知州、湖南省辰州府,四川重庆府通判。 沈再思娶陕西省监察副卸史之女为妻,被明朝皇帝册封为“四品诰命”夫人,赐凤冠一顶。据省博物馆专家鉴定,所追缴来的文物均系凤冠上的饰物品,只可惜凤冠被破坏了。若不然该凤冠完整无缺,必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那将是价值连城的宝贵文物。据说这样的凤冠在甘肃省内,仅发现挖掘出来的只有两件,一件是沈再思夫人的凤冠;另一件是1958年修刘家峡水库时,永靖县挖掘出土文物中有凤冠一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在北京国家文物博物馆。 沈再思墓前的三块数米高的龙头石碑,于1961年兴修东河渠首时,被铺毁浆砌在渠首防洪坝内。那时的人们的观念意识,对旧故物根本不当会事,又加之左的形势下,破旧立新,况且是封建王朝官员的墓碑,谁敢护它,弃之浆砌在坝内也是很自然的事。现时东寨乡政府大楼后面的旧村庄就叫个沈家庄子,现已没有沈家的后代子孙了。据调查了解其后代早已流落在新城子镇田湾村,北海子村九社等地。 (讲述人:杨静云,男,62岁,退休干部。)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