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打油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486
专题名称: 祸起打油诗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05.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上世纪的1960年因连遭三年灾害,农业欠收,食物极缺。所有人家颗粒无收,饥荒灾难危及着人们的生命,挣扎在死亡线上。新堡子大队有户赵家,本人是永宁堡卫生所的医生,工作很是紧张,没有一点空闲时间回家瞭望。那料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于1960年农历5月6日饿死,得知父亲饥故急忙赶回家中,见父亲皮包骨的尸体,悲痛欲绝。怨家里妻子儿女们:“你们为什么不给我说一下,让我知道父亲饥饿的情况,我顾救不下,我也不怨你们,立命把老爹爹饿死了。”老伴儿说:“家里的人都饿着连路都走不动,谁给你说去哩,你把老父亲后事料理吧,别怨家里的人了。”那时的情况下,只能把父亲草草葬埋了。 时隔后的1962年端午节,形势有了好的转变,生活条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端午节全家人能吃上油饼子卷糕,吃着油饼子卷糕回忆起父亲,心中的悲哀伤痛难以消失。攸然命笔,在供台背墙上书写下了一首怀念父亲的诗词。 庚子行医在永宁,家中饿死老父亲。 至今虽有美生活,想起父亲疼在心。 不孝男 赵登瀛 没成想就这样的几句怀念老人的话,竟成了1966年的社教运动中工作组干部的把柄了。在群众会上强拉硬扯地说成是反诗。加之赵在1941年全县壮丁集训中,集体加入国民党。1950年新的人民政府任命赵为某乡的乡长时,对历史问题已向组织作了交待,并作了结论,属于一般历史问题。派来的那个社教干部在社员会上点名批判斗争“国民党员赵登瀛,”以及他写反诗的反动思想。几句怀念老人的话,怎么就成反动思想了,赵登瀛十分不服地说:“我写了一首怀念老人的话,怎么就成了反动思想了呢?你是社教工作组的干部,把是非分清啊!不要冤枉好人。”“老实交待,不许你反驳。”群众会上有几个社员发言说了些不粘边的话,再没人说话。 那干部在群众会上,又提出要把赵登瀛家的下中农成分重划成富农成分,多么的随便啊。四清运动中有一项工作,主要查漏划地主成分的问题。一般富农成分的主要是指民主革命时期划定下的富裕中农的重新计算是否有漏划的。那能在贫下中农中找漏划成分的事情,富农的剥削量在解放前三年内,一是有没有雇用长工;二是有没有出租土地;三是有没有放高利贷。这三项剥削量加起来计算是否占全家全年总收入的15%以上,还要看其家中生活富不富的程度。赵登瀛在土地改革中,分来了十亩土地,怎么给人家划成富农呢?工作干部在群众会上说下话,对一个人家的社会影响是大的,尤其是对下一代的影响。 (讲述人:赵显祖,男,70岁,朱王堡镇新堡子村农民。)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