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481
专题名称: 孝母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92.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县农业局调我到花草滩双井子牧场工作,具体叫我做会计业务。那个地方冬天没啥事情,找场长给我请几天假,我领母亲到新疆看望一下大哥去。“请几天假?” “去新疆就得十多天” “去吧!不要超过半个月。”那时去新疆交通不太方便,多半路坐的是汽车,大哥那里住了不到十天时间就回来了。临来时大哥给了我们七百元钱,回到家里,家里的生活就有问题了。我给母亲说:“我到牧场里想些办法,不然出事情哩。”回牧场把女人也领到场里,家里省一口人的口粮,再的人就多吃一口。 我就向场里职工要粗粮票,全场包括放牧工是三十几个职工,都吃的是四十五斤的口粮标准。仅细粮就够吃了,粗粮票就余下了,要来了一百二十斤。把老二哥喊来,25元在青羊口买了一头驴,赶上驴去河西堡粮站买了一百二十斤包谷面,回到家里已是半夜三更了。一百二十斤包谷面顾救到1960年春,家里人没有出现死亡人的事。我从水源胜利的毡匠杜金基去到牧场做活时间,人也熟了,就给杜谈了家里困难严重,面临着人的生命问题。“杜大师啊!我家里人的吃饭确实有了难事,我们那个队里有好几家子死了人,我都发愁想不出办法来。” “你应该早告诉我,我给解决三、五斗口粮没啥问题,这就是当匠人的长处,三天以后你来,赶着驴驮来。” “我明天就回一趟家,我叫二哥赶上驴赶黑迟一些到你的家里驮去。” “好!定下后天黑了驮来。” 第三天夜里,老二赶着驴去,杜师傅给装了三斗麦子二斗小米,人背驴驮的拿到家里,不仅家里的人没出问题,就连姐姐一家十一口人,堂兄弟滕之发一家四口人也没出问题。正在困月上(二三四五月正是困月阶段),姐姐一回家,妈妈就给做着吃上顿饭,装上几升米、装上几升麦子再安顿着说:“丫头拿上去吧,这都是你小弟从外地朋友家找来的,一定注意操心不要把人饿坏了。” “妈妈!我们家里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找你妈妈来,我再找谁去哩?” “行吧!不说了我们队里饿死了十几个人,不行你就来,不要把人饿下了。”堂兄弟滕之发家,没有拿来粮食,采取了舍老顾小的办法,把叔老子婶娘饿死了。 花草滩双井子牧场,在大渣子滩上种了将近一千亩地的闯田,全是闯种上的青稞。那些年的那个山场地方雨水又广,闯田年年丰收,一夏天我就给二哥说下,“家门上的庄稼收完,你就上来到大渣子滩上拾青稞穗头子挖老鼠仓来。”那年秋天二哥在大渣子滩上,一个月多时间拾里挖里也收拾下了一石一斗多青稞,就是四百四十多斤;新疆当兵大哥给我们的七百元钱,红山窑山头庄大队在花草滩有五、六群放羊的,我认识下几个放羊的,把钱给他们,通过他们从山头庄社员家买来了和禾一石六斗,是六百四十斤,连拾的青稞一共是一千零八十几斤。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笔相当不小的救饥粮啊!怎么把这批粮拿到家里哩,粮食能不能安全的拿到家里?是个非常要紧的事情。绝对不能粗心大意,一旦出了问题,粮不但家里人吃不上,还会招来说不上的灾祸。 我给场长说:“场里的骆驼我拉上四峰,往家里送一下那些粮食去。”场长说:“拉上送去,一定要小心,骆驼的目标大,走远些也不要叫人看见了。”场里的职工帮我把垛子捆好搭在骆驼上,头天上半天从小青羊口下来,走的山路、荒滩路外走了两天两夜,才走到青山堡,走到羊圈沙沟西边的滩上放骆驼。快到太阳落山时,赶黑走过羊爷庙,挨长城走过皇娘娘台子,经过狼刨泉到后沙窝。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到家里正半夜。粮食卸下后,家里母亲和哥嫂们高兴地说:“这就饿不死了,有这些子粮食补贴者就不会出问题。” “妈妈!赶紧给我做上些吃的,喝啰上些了赶快出门,三、四峰骆驼目标又大,万一被人看见就不好了。” “就熟了,儿子啊!这次你拿来这么些子粮食,娘就心里踏实了,就不怕人饿死了。队里这阵子前前后后饿死了二十几口子人了,我们家里没有出事情。还不是你几次弄来的粮食米面顾救下了,就连你大姐家也没有出事情,滕之发一家四口人也好着哩,这你放心去吧。” 细想工作在那个野山荒滩里,也有很大的方便好处,认识下了个皮匠,几个放羊倌。在饥荒年里,热情地帮我解决了那么多的吃粮,顾救了几个家庭三十多口子人的命。就场里的领导和职工,大部分职工的粮票用不完有余的,向他们要几斤粮票,推辞儿不打给了。羊倌帮我买来了六百几十斤和禾,这在当时的形势下是了不得的事情。就连那四峰骆驼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不是骆驼的驮送,一千多斤粮食,从三、四百里的路程往家拿,非拿出个命来不可。 那时拉上骆驼驮那么多粮食往家里送,担惊受恐的不是怕的拦路贼,而是干部。一旦让人知道了,汇报给大队、公社的干部,那就把祸闯下了。没收掉粮食还不饶人,不是斗死就是饿死,下洼子的万人批斗大会就是例子。我妹妹家在武威双城子公社,我们是老亲加小亲。妹妹坐下月了,姑爹爹来家后,妈妈以送奶的方式烙了个锅盔,给给姑爹爹背上回去。姑爹爹经流泉大队的大门前时,被大队干部和县公安局的一个姓李的干部挡住:“老家伙你背的啥?”从姑爹爹口袋里把锅盔拿出来。又问:“你是哪来的锅盔?你这个馍馍有问题,没收了。”把姑爹爹都吓坏了,他们都是国家干部,拦路抢劫老百姓救命食物,现在给人说谁相信啊? (讲述人:滕之仁,男,78岁,退休干部。)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