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转世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443
专题名称: 观世音菩萨转世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19.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观世音菩萨缘何是千手千眼 世上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是只有一双手,一对眼睛,就连佛庙里的佛爷和十八罗汉、八大金刚也是两只手一双眼睛。可观音菩萨不仅有千双只手,而且还是千双眼睛,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民间传说,古时候西峪国王妙庄严王,他有三个美丽的女儿,长女和次女很早出闺嫁人了;唯有乃小女儿妙英拒绝了严王为她亲许的婚事,不听父命,不愿嫁人,而是一心向善,非要皈依佛门,行善积德,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妙庄严王听说女儿不尊父命,实为恼火,怒发冲冠,恨气难消,一怒之下狠心断绝父女之情。赐给宝剑命她自刎殒命,以泄他王爷尊严之气,然而妙英虽是女子,个性倔犟,殒命也行,父命不尊,手执宝剑横颈一挥,莫想妙英的颈项完好无损,而是宝剑断折成千截,实属一件非常奇特的怪事。 狠毒无情的严王见宝剑不能伤害妙英,又下令他手下人等闷死妙英;使她的灵魂堕入地狱,永世不得转世超生。妙英被父王下令闷死之后,魂魄去到阴曹地府,十殿阎君认为妙英公主实在冤枉,阴曹地府不能收留冤鬼,随使妙英复活于普陀山附近一朵莲花上。妙英在那里生活了九年,为人治病救人,抢救沉船,做了不少为人的善事。后来到了汉朝文帝时代,妙英公主来到群峰环拱,状如莲蓬的蓬山上,故人名曰香山。此山就在现今的甘肃礼县雷坝乡朱雀村的香山主峰上,山顶奇峰罗列、林木葱翠、景致十分迷人。妙英公主就在此山上修道成化,时间长了人们称她为菩萨,又称为香山菩萨或称为千手千眼佛者。 这些传说与古代西和、礼县的文化遗存和地名相比较,可以确认礼县香山就是妙英公主成道之处,是观音菩萨文化在中国本土化的发祥地。 后来妙庄严王患上了重病,全身癞痂生疮,医生给开了药方,并特别关照说:“这药需要亲生骨肉当药引,严王出嫁了两个女儿都不愿做出牺牲。妙英听到这个消息后,为了救父王,立即从蓬山赶到西峪王宫,割下手臂肉来给父亲治病。严王病愈不久,又生眼疾,妙英公主又挖自己的一双眼珠替父亲治愈了眼疾。 妙庄严王并不知道妙英公主割肉、挖眼为自己治病的事情,一见到三公主就气不打一处来,又一次下令手下把妙英关在房子里烧死,在熊熊烈火中,燃烧的烈火从屋中将屋顶棚烧穿,妙英从燃烧的火光中冉冉升上天空;这次一火烧出了个观音菩萨。释迦摩尼佛,得知慷慨地许诺舍一赏千,就赋于观音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就是这样成了千手千眼的。 据传观音菩萨为何礼县香山是观音菩萨发样地呢?这是因为礼县佛教在战国至秦汉传入中国时,首先传入地应该是中国西部的秦国,即所谓西峪国或兴林国,其后才在汉朝时传入中原地区,所以甘肃礼县即是秦帝国的发祥地,也是观音菩萨的发祥地。 (讲述人:山,男,74岁,县供销社退休职工。)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