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幻影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442
专题名称: 沙漠幻影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17.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相传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有一位老先生云游祖国山川大地,一日来到我们河西走廊,到现时的龚家堡新沟村。那天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大地。莫想霎时间雾云遮日,黑云滚滚、电闪雷鸣,倾盆大雨泼降下来,大地到处流水,水海汪洋,山洪暴发,低洼之处洪水犹如万马奔腾,巨浪翻滚、气势雄猛,不可阻挡。 那位先生无处避雨,被大雨淋泡成了一个落汤鸡,急急忙忙,奈泥灌浆地来到高大庄院的大门前。恳切请求借宿避雨,可守大门的伙计死活不肯,原因是疑虑他是土匪的“踩点”(秘探),经伙计仔细观看,又加之老先生的再三恳切,伙计认为这个老先生不像是坏人,是个实诚人。只好到上房向当家老爷报信请示,张老爷随手写了便条,“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伙计出来把便条递给老先生,先生一看便条高兴的说:“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老先生举步要进大门,伙计急忙挡驾,两人相互为难,相持之下,伙计只得匆匆地再去请示张老爷,并说了老先生说下的话:“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张老爷听后,思之再三,认为此人实不简单。吩咐伙计有请,老先生听伙计说:“有请先生进屋说话。”老先生喜出望外,但觉自已一身湿衣,两脚稀泥,十分难堪,怎么进门睹面?又一想落难之人何顾许多,理直气壮地进入张家厅堂,躬敬行礼。张老爷一边还礼一边观看先生,观得先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举止文雅,气度不凡,立生敬慕之心,急忙让坐。“请先生坐下说话。” 张老爷立叫伙计侍奉先生更衣洗漱,准备酒菜,热情款待,不多时一桌丰盛的酒席端上席桌。在酒席筵中,二人互道姓名之后,张老爷问龚先生从何而来,为何来到荒僻山村,不毛之地?又为何来?龚先生言说:“我并非姓龚,龚是我的化名,我原是晋朝司马家的后代,改朝换代为避灾祸,曾把司改为姓同。” 酒饮之后,雨过天晴,二人出门,抬头观望,天空中东西一条彩虹,尤如一条巨龙,龙首在西山(现今的龙首山),龙尾在红崖山,龙的后爪强蹬在龚家堡的堡子,现今新沟村四社西边。同先生对张老爷的热情款待,感谢不尽,手指龙爪之地,说:“此地有银请先生领取。”张看了又看并无什么白银,同先生携张的手,前去观看,果见一对白银鸽摆放在那里。张老爷爱财如命,一见喜之不尽,立即吩咐伙计杀羊宰牛准备祭品,焚香念文已备,将一对白银鸽揣在怀里,又留同先生住了几日,同先生去意甚坚。“我要到龙首山下看一看,此山底下定有大量宝藏,你如不信请看,左有龙首山、右有红崖山,中有馒头山,群龙现显,厅台楼阁接连不断,到百年宝藏现显,惠及子孙,造福后代。”并又说:“保护好此地,三年后我定来此地,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三年一晃过去了,同先生确实又来到了张家,张老爷急切的问同先生:“你当年说,此处有宝物,我们究竟怎么办?”同先生说:“起出宝物,在此处修座大庙,以示纪念。”当地有权威的张老爷组织劳役民工挖出来了几筐白银,用这些银钱修建了大庙、新庙、土地庙三座。贪财不足的张老爷借修庙之机,坑害当地的民众出钱出力,而他中饱私囊以肥自己。同先生只是把自己的家史写画在庙墙上。修好的庙宇,民众自觉的从东西北修筑围墙,南边因是水湖滩未能筑墙,当地民众把这个堡子起名为“龚家堡”,所以龚家堡没有姓龚的。百年后的龙首山的确成了国家开矿取宝福及子孙的宝地。 (讲述人:李山峰,男,74岁。县供销社退休职工。)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