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小龙遨游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441
专题名称: 西海小龙遨游记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10.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小龙做梦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小龙,精神恍惚,迷迷糊糊中做了一个梦。梦见人间一派热闹景象,山清水秀、水草肥美、百花齐放、千紫万红、牛羊成群。陆地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鳞次栉比。大街小巷做生意的、卖艺的、耍把式的,商摊、店当、用物应有尽有,目不暇接。街道上青年男女双双对对,挨肩接吻,亲亲热热,好不顾忌。一些小伙伴也模仿大人,搂搂抱抱,打街骂俏,别有一番情趣。又有那亭台楼阁、画栋雕梁、紫烟缭绕、香气袅袅、钟声袅娜悠扬。三太子想不知那位神仙在此享受人间香火,就想看个究竟,便大大咧咧的走向前来。大殿上端坐着先辈老龙王,小龙赶忙上前跪拜行礼,却被老龙王大喝一声“小孽种为何到此?”小龙吓出一身冷汗,惊醒来后却原是一场梦。 小龙打喷嚏 梦醒的小龙,整日里茶饭不思,精神恍惚。但梦中情景历历在目,如诗如画,如影随行,驱不散、割不断、理又乱,放又放不下。思想有朝一日,云游天下陆地,一饱眼福,享受一番。想人间还有比这更好的呢!无所事事的小龙,奈耐不安,寂寞无聊的龙宫,受不了龙宫的清规戒律,老龙王的管教约束。一日趁龙王午睡,独自一人溜出了水晶宫来,信马由缰,随意飘溜,心怡神旷,自由自在,不知不觉迷失路径。天光时色已不辨黑白明暗,飘啊!游啊!不觉信步儿来到火焰山下,定睛观看,山川焦土一片,山峦叠叠,寸草枯竭,赤地千里,毫无生机。顿感全身灼热,湿淋淋的驱体被烤得鳞毛皆干,凤角卷曲,汗液炽干。小龙盘旋不敢落脚而离开火焰山向东漂游,来到海拔5500米的祁连山主峰,峰峦披雪,千里大山,白雪皑皑,真乃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雪域之下碧绿辽阔的大牧场,家畜野牲满山遍野、骡马成群,牦牛黄牛、家羊野羊遍满山坡草地。不时的虎豹豺狼、狗熊野狗、窜来窜去,狂游在牲畜的周围。这也是焉支山南麓的八个墩草原,黑河水流似女神之驱,从这里源渊流长,她是那样清澈洁净、冰雪肌肤的模样。他还到过现在的肃南裕固族地面,查科尔夏牧场,那依旧是祁连山腹地,重山叠岭遍布,深厚而望不到尽头的原始森林,雪松、云杉、白桦松、马尾松,密密麻麻,直插云端,遮天盖日。山峰间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涌泻直奔到那雪山胸腰而下,看见那消融的雪水向北流向甘凉二州的广大土地上……。 放荡不羁的小龙不知他走了多少时日多少路程,那关山隘谷长长,没有尽头,两旁雄伟的山势连山构成了一个宽阔的隘谷,形成走廊。这一美景是天然生就,还是古人铸造?也许是天神千曲百转的神姿天色?有可能是女神身心的精气血液化作?也许是历经火焰山热量熏烤,又经雪山凉爽的意境!也许是先祖作弊有意设置大山、冰海考验后人?思量间来到峡谷的腰峰去处,只见相当开阔的走廊平原源头。刹那间,他咽喉发痒,突发两个喷嚏,喷发出的水珠满天泼降下来,犹如雨点打在沙滩,一点一个水坑,坑坑汪水,瞬间有水的坑竟成了清澈泉水涌将出来,数万眼泉水,一股股暖流上升。这时的小龙很需要润喉,补补驱体的水分,便潜入暖泉之口打起盹来。 只因小龙的喷嚏打出几万个泉眼,四溢在这块肥沃广阔的土地上,周围的人家立觉喜从天降,久旱盼水的农人如得甘露,无不喜悦。根据水势地形,人们齐心协力修渠筑坝,分别筑起了乔家坝、清河坝、乌牛坝、小沙坝、梅七坝。还挖修了好多沟渠,疏通了水系,方便了农田的灌溉,先后修筑渠道有宋家沟、华家沟、方沟、头沟、将军沟、宗泉沟、碱沟、汤赵沟、北大沟、梅南沟、梅北沟、龚西沟、龚东沟、龚新沟、中沟、董上沟、流泉沟、闫洼沟等。垦荒种田,富民一方。 小龙打盹 小龙由于多日奔波,体困神倦,在暖泉打起盹来了,一打盹就进入梦乡。再说西海龙王水晶宫一片惊慌,西海龙王的二太子,北海小龙前来探望老龙王夫妇,各部人等均已到齐,唯独不见三太子小龙,寻遍了水晶宫里里外外没有下落,老龙王夫妇很恼火,二太子讨好地说:“请二老不必挂心,小龙生性顽皮,或许去我那里游玩,我来时没能碰见,回去查个明白再报。”老龙担心小龙,便派红衣虾兵、黑衣蟹将出海寻找,二将不敢怠慢,日夜兼行,跋山涉水,翻越了祁连大山来在走廊的一个小湖泊,恰适静谧地散布在一条小溪源头,举目远眺苍茫而衔接天际,那里拉起一带青烟雪雾,飘飘冉冉如梦如幻。只听野鸭、白鹭、黑鹤飞翔噪晚,栖息起落,夕阳辉映着,不知此时是不是夕阳?还是皎白的月光铺在这片湿地上?他们站立许久,虾、蟹二将发现小龙在暖泉中甜睡。便小心翼翼的躲在中、下二暖泉中等待小龙的睡醒。 第二天小龙翻身,拨弄泉水乱溅,泛起浪花,灌满了两泉,惊醒了虾兵蟹将,赶忙上前伺候小龙,含泪劝解:“三太子啊!你这一出来就是三年了,愁得老龙王夫妇好不伤心,揪心撕肺,时时悬念三太子,我们还是回去吧!” “二位说的也是,该是回去侍奉双亲的时候了,就是我的心愿未了,梦想未能实现,怎能半途而废呢?好不容易找到这么块风景美好的绿州,茵茵绿地实在热闹,唯独没有看到人间的亭台楼阁、高楼大厦,若是放弃实是遗憾!”红衣虾兵,黑衣蟹将尽量劝小龙还是回宫,小龙无奈免强应允,“好吧!二位这几日劳累了,不如暂时休息一日,再做斟酌起行。” 小龙误伤 朦胧入睡的小龙迷迷糊糊的想着心事,思忖回宫去如何应付老龙的训斥和处罚。 一觉睡的不知时间的早晚,主仆三个跃出水面又不知怎么迷失了方向,而且各自走散。小龙腾空盲游去,数星辰、赏月色,自觉多么的惬意!一路游山玩水,观赏自然界的奇特景象,将充满纯真和梦幻的往事缓缓地铺开来,远景和近景,呈现出两种不同形态的美,前者热烈、后者娇柔,前者使人心灵产生震憾,后者令人赏心悦目。瀑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不可遏止。那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端,它泛着银花,带着欢笑,吐着芳芬,溅着水花,不停地流动着,正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当把视线投放近处去欣赏那一朵朵小花时,则又享受到一种美感。当把视线投放远处时,一层薄烟笼罩着山顶,暮色苍黄。尽情观赏的小龙却猛一转身,撞在昆仑山的冰柱上,只听咔嚓嚓一声巨响,冰柱倾刻倒塌,撞伤了小龙的腰部及尾巴,霎时间电光闪闪,雷声大作,冰雨倾盆而泼降下来,其势凶猛,不可阻挡,小龙误认为是老龙王请来雷公天将捉拿自己,急忙忙不顾流血疼痛躲在水中不敢动弹。撞碎的冰柱随水滚下,横堵了黄河水流,漫溢低洼地带。 雨过天晴,阳光明媚,受伤的小龙抬眼望去,好大的汪洋明净湖泊,一眼望不到边,拖着沉重受伤之躯游向湖泊,比起黄河源头急流中的冲刷好受得多了。湖泊中的水类鱼虾躲在远处看着这个陌生的不速之庞然大物不知所措。小龙面对小主人半晌无语,只得点头示意,时长日久了,各鱼类齐聚身旁,就连小小的蝌蚪也胆大地给小龙捋起胡子来了,可转眼间便成候鸟的美食。 小龙在青海湖中养身修性三年,如今伤愈体壮,精神倍增。走出湖面细瞧四周水草茂盛,牛羊成群,骡马肥壮,还有牦牛、藏羚羊满山遍野,它们悠闲自在地抢食鲜嫩的野草。牲畜的主人骑马扬鞭,腰挂弓箭强弩,外露一条臂膀,大有战斗之势,随时都在应付意外事故的发生。小龙观看了半天,猛想起了红衣虾兵,黑衣蟹将不知在何方,该去找他们了。 小龙和虾兵蟹将分散各自东西走去,虾、蟹二将手持钢钗、方天画戟,紧追慢赶来到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一阵沙尘暴填迷双眼,难以看清路径。找不见主人没了主意,两个互相埋怨起来,一个说“应该慢一些跟随主人。”一个说“三太子能飞善走,速度极快,想是已走在前面了,不妨上东山崖望望。”伫立山头、风大沙重,双眼被风沙迷糊看不清方向,更不辨东西南北,只得下山避风。过了几个时辰风平浪静,二人分头东西寻找。虾兵手掌方天画戟越过东山头,深入沙 漠边上探寻,仍没一丝踪迹,顺便撒起尿来,一泡尿冲出了个“小盐湖”来,经历了天长日久的蒸发,把尿水蒸发了,生出马莲泉盐池,养活了一方人民。 再说黑衣蟹将,在东山岸来回找了几遍不见虾兵的踪影。即不见主人又失去伙伴,怨恨恼怒一齐涌上心头,无处发泄,抡起那沉重的钢钗向东山岸山头奋力劈将下去,轰隆一声巨响,把东山岸劈成两截,劈开了个大豁落。巨裂的爆炸声惊搅了撒尿的虾兵,一个猛跑到巨响处,原是黑衣蟹将把东山岸劈裂开了个豁口,就是人们称它“龙口子。”二人商议几天来米面未吃一口,水未喝上一滴,思来想去还是回到上暖泉等候。劳累乏困的虾兵蟹将,在中、下二泉中打起盹来。忽一日几头乌牛前来饮水、惊动了黑衣蟹将的美梦,一看是几头畜牲骚扰,气不打一处来,抡起钢钗凶猛地乱劈乱打,搅得水花乱飞,河水急流,乌牛奔跑,蟹将穷追,阵阵雾气,大雨水浪倾泻,冲开了一条河床。乌牛播雨,水到渠成,浇灌田园,造富于一方子孙。受益的农人开渠筑坝,先后修筑了坞牛坝、清河坝、小沙坝、梅七坝、汩汩流淌的泉水不知流淌了多少个年代,已成为永久的传说。 再说三太子离开青海湖,信步儿来到走廊平原,耳听哗哗流水声,又见蟹将赶打乌牛不放,忙喊“住手!”蟹将听到小主人呼唤,真是喜出望外,紧忙收住钢钗向小龙施礼见面,陪同小龙回到住处,主仆三人倾诉着近几年来的艰辛……小龙说:“真难为你们的一片忠心,实在难能可贵。自那日走散,误撞昆仑山冰柱受伤,无不思你俩,你们劝我回去,只有找到黄河,从水路回比较好,这才是咱们水类族系的归途之路。”虾兵、蟹将对主人说:“只要主人不要把我俩抛下为好。”小龙说:“这是那里的话呀!”因此,主仆三人踏上回宫的路程。 小龙东行 翌日一早,主仆三人徒步缓行,离开走廊隘谷,寻找到了黄河水道,踏上中卫宁夏地界,发现河堤决口,水患漫延,一片汪洋泽国。 眼看周围村庄民众遭受水患之害,善良的小龙很想为这方民众做点事,劝说虾兵、蟹将二将带领村民修水渠、筑堤坝,疏通水道。把四溢横流的黄河水,经一番拦截,堵口固堤,疏通向北,继而转弯向东,拐了个“几”字向东流去,保住了那一方田园村庄,算是了结了一桩心愿。小龙主仆三人顺水而下,逢山开道,逢岭通渠,历经千辛万难才到达东海,真道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且说小龙开拓的走廊平原,风调雨顺,百姓安泰,问耕农事,筑堡建寨。为了纪念小龙为这一方开辟的水源功绩。相继在各堡各沟都修建了庙宇,杜家寨“三官庙”、龚家堡“龙王宫”、“新龙宫”,陈仓堡的千佛寺,赵沟有“五圣庙”、“三圣庙”,汤宁、朱王堡、新堡子、董家堡都有庙宇,塑造尊神虔诚供奉。 (讲述人:李山峰,男,74岁,县供销社退休职工。)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