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传统婚嫁请期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180
专题名称: 永昌县传统婚嫁请期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46.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纳征之事完结后,婚姻基本缔结,接下来就该迎娶过门了,而此前的准备工作就是请期。请期就是男家占卜择定合婚的吉日良辰,让媒人告知女家,征求女家的同意,也就是所说的“择日子”、“送日子”、“探话”等。古礼请期用各色礼品。请期仪式过程中,进行婚仪的第二次占卜活动,大体与问名后的占卜相同,主要是选择适当的迎娶吉日,合婚良辰,以及合适的迎亲、送亲之人。占卜的选择中心仍然是八字与属相。首先是选择吉日良辰,民间一般选双月双日,如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八月十六等。不过嫁娶月份一定不能犯男女双方的属相忌讳,否则“犯月”;合适的月份诸如“正七迎鸡兔”等,则为“行嫁月”,可以嫁娶。迎亲、送亲的也不能犯属相的忌讳。古时候的请期似乎是口头进行的,后世则口头、书面皆有,尤其是世族大家或小康的耕读之家,大多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也就是所谓的下婚书。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