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永昌县农业生产耙地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166
专题名称:
永昌县农业生产耙地情况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34.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耙地时用两根长、宽、高分别为约200厘米、15厘米、6厘米的长方体木料,用四根木撑连结起来,在两根木料大面处安装齿子制作的木具称为“耙”。耙地时牲畜在前牵引,人在耙后指挥,若地里土块多时,人站立在“耙上”,一手牵住缰绳,一手执鞭驱赶牲畜。有时在“耙上”放些大石块,或让一个小孩坐在上面,起到镇压的作用,将土块切碎。如果地里的土块太大,土质又硬,不易破碎,便用木制榔头敲碎。这种方式,就是上古时期“击壤”之法、现在有些地方还在沿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有的农民用钢管焊成铁耙使用,经久耐用。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手扶拖拉机的普及,大部分农民用拖拉机带铁耙或圆盘耙耙地。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