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永昌县农机具骆驼的用途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150
专题名称:
永昌县农机具骆驼的用途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029.pdf
专题类型:
动物
专题描述
骆驼是永昌历史上重要的长距离驮运动力,由于骆驼利于在沙漠戈壁中行走,被誉为“沙漠之舟”。每峰驼负重约120公斤,日行70里,昼夜兼程可行100至180里。据记载,西汉时期就曾大量养殖。到明、清和民国时期,永昌养驼业仍很兴旺,驮运发达,尤以北乡(今双湾、宁远堡、河西堡)为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骆驼仍为永昌县主要运输工具之一。据1949年统计,全县有骆驼2697峰,役用1500多峰,共有骆驼帮(民间运输组织)20个左右,大帮有驼100峰左右,小帮有驼30峰。到1961年以后,随着公路、铁路的逐步建成,骆驼由驮运转变为拉车和农田役用。而后被农业机械化取代,1990年,全县仅有骆驼300峰。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