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城关镇通讯变化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079
专题名称: 永昌县城关镇通讯变化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236.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通信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对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通讯的发展状况是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1985年以后,通讯事业发展较快,1990年,永昌县电信局建成了1000部自动电话交换机并开通使用,结束了半个多世纪永昌电话由“摇把子”统治的历史,进入了自动化时代。自动电话开通后,电话开始进入老百姓家庭。1990年以后,通讯事业呈飞跃式发展,尤其是光缆线路开通,使电话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拥有一部电话即可直接拨打全国各地乃至世界。1992年,县电信局又开通了无线寻呼业务,BP机风靡一时。紧接着无线电话业务相继开通,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已有电信局开通的“小灵通”无线电话和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开通的无线电话业务。进入21世纪,电话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项目,电话的入户率急剧上升,它可以与衣、食、住、行相提并论。据2004年统计,全县已开通固定电话45170部,每百户拥有64.95部;开通移动电话35100部,每百户拥有49.89部。到2006年底,仅城关镇就拥有固定电话5000部(其中农村1000部),每百户拥有50部;手机用户为11000部,每百户拥有91.7部,仅以上2项相加,城关镇电话每百户拥有总量为141.7部,户均1.8部。有些家庭内成人每人就有一部手机,有些个人一人就有两部以上。 因特宽带网开通后,家庭电脑拥有量也在迅速提高,上网已成时尚。据统计,至2006年底,县城内家庭上网电脑已有480台。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办公设备都在向现代化迈进,一般都拥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一体机等现代办公设施。县城里网吧也很时髦,为网迷们提供了上网的场所,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维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在网吧上网。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