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070
专题名称: 佛教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227.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佛教相传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历史资料记载,城关镇现辖区内曾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佛教寺院。有位于金川西村敕建于南北朝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的瑞像寺(即圣容寺,民间俗称后大寺);有位于北海子敕建于唐代的金川寺,后发展为“永昌第一禅林”;有位于东山头,依山傍水,清静幽雅的普济寺;有位于北武当山的大觉寺。县城内更是寺庙林立,至民国初尚有千佛寺(县城西北隅)、弥院寺(县城西南城墙巷)、“三元府”等佛教寺院。 1949年9月,永昌解放,县城内寺院先后被国家单位占用,部分僧尼还俗,佛教信徒(称居士)大多因政府提倡反对迷信而放弃了信仰。1958年,仅有的千佛寺也被拆除,佛像被毁,和尚杨本祥等被法办,方丈宝藏法师(俗名高永智)1957年在北京佛学院学习时就被迫还俗。1966年“四清”、“文革”中,已还俗娶妻生子的高永智,又被戴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劳动改造。凡信仰宗教者,在文革中被称为“牛鬼蛇神”所以佛教信徒都已销声匿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得到落实,佛教徒又开始了佛事活动。到1985年以后,经政府批准开放了佛教活动点4处,即:普济寺、云庄寺、大觉寺、五佛寺。1991年,成立了县佛教协会,选张钧科为会长,各寺都成立了寺管会,民主管理寺内宗教事务。除云庄寺在南坝乡外,其余四处都在城关镇境内。至2005年,圣容寺又被批准为佛教活动点,全县各活动点共有僧人27人(其中尼姑2人),全镇有佛教徒(称居士)800多人。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