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 小曲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065
专题名称: 民歌 小曲子
其他名称: 杂曲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174.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小曲子也称杂曲,是民歌的一种,它是在继承了元代小令和套数的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歌曲新形式。这类曲子,大多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由文人采录搜集保存下来。城关镇流传的小曲子在民歌中所占比例很大,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很广,地方色彩浓厚,生活气息浓郁,语言生动形象,如《送情郎》、《走西口》、《五哥放羊》、《拉骆驼》等,反映了下层社会生活和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有些歌咏古人故事,借古喻今的小曲子如《十里亭》、《十盏灯》、《下四川》等都成了社火演唱的保留曲目。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不少村社和社区,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唱队,或唱传统小曲子,或自编自演,活跃了地方文化生活。近几年,民间曲艺爱好者成立了民间曲艺协会,专业录制地方小曲的刻录碟片出售,促进了小曲子的传播。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